疗愈不是否定痛苦,而是由外转内,获得终生疗愈的能量

抑郁那些事 2023-06-29 14:04:05

阳明先生有言: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心理疗愈师,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受某种伤害,生老病死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客观规律。

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临着各种冲突,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个体与集体的冲突,身心与环境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冲突,我们时刻在面对这些冲突,也随时在疗愈自我。

但当我们受困于焦虑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问题,我们总会有这样的认知:只有当自我疗愈好了以后,我才能够好好地去生活,而好的标准永无止境没有尽头,在时光蹉跎中,似乎永远没有等来那个好的标准。

即使我们处在人生的低谷,抑郁焦虑,恐惧无助,迷茫绝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失去了疗愈的能力。自我疗愈是生而为人的本能,活在这个世上,没有谁可以免于伤害,没有人可以免除痛苦,那些总是认为当我达成了某个目标,就会免于痛苦,这不过是头脑的一厢情愿,这本质上是一种逃避痛苦的行为。不用去逃避痛苦,痛苦一直都在,所以在自我疗愈之时,有必要放下:人生必须是幸福的这一认知。

痛苦和幸福本是一体两面,只是我们感受事物的主观体验,就像大海,波涛汹涌也是大海,风平浪静也是大海,如果我们通过否定痛苦去获得幸福,那么幸福就是无根之浮萍,摇摇欲坠。

如果我们不允许痛苦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那么就会任由头脑思维去追求绝对幸福的状态,把追求幸福摆脱痛苦作为疗愈的全部内容。那么我们根本无法安住当下,去体验生命带给我们的馈赠。

所以处在抑郁症的状态,我们为了摆脱现实的矛盾,实现绝对地心想事成,于是即使一点点不如意,也会引起极大的情绪反应,于是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

处在焦虑症下,我们为了追求绝对的安全,需要不停地通过诊断来迎合头脑短暂的慰藉。

等我们回过头就会发现,头脑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为了防御可能发生危险的同时,从而作茧自缚把自己封闭在真空里避免可能带来的痛苦,从而让我们和现实隔离生活在真空中,也就失去了从生活中自我疗愈的机会。

当我们把解决心理问题的动力全部依赖于外界,依赖于外界条件的满足,那么这个问题就会一直持续。

古时候有个国王感到很不快乐,于是向智者求救,智者说:只要找到自认为快乐的人,穿上他的衬衫,就能快乐起来。国王派侍从到各地寻找快乐的人。然而侍从都很颓丧,因为找不到真正快乐的人。

有天,侍从打黄昏森林边经过,从破落小木屋传来感叹声:“啊,我好快乐。”跑进屋看见是个粗壮的农夫,便问:“你快乐吗?为什么快乐?”农夫回答:“我很快乐,今天工作干完了,我可以好好睡觉了。”侍从问:“你的衬衫在哪里?”农夫不好意思:“衬衫?我没有衬衫啊。”原来,那个农夫是赤膊的。

基于头脑的二元特性,头脑追求的快乐永远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当满足这个条件,就获得暂时的慰藉,但随着多巴胺的慢慢退去,必须寻找下一轮更强的刺激,来迎合头脑的需要。

所以,当我们面临着人生不如意,事业的失败,情感的打击,头脑处理的方式就是逃避和压制,在思维的催化下,甚至破罐破摔一蹶不振。

但我们人人都有崛起的力量,失败了可以重来,失业了可以再找,失恋了可以再谈,但当我们陷入绝对化的思维中,就认为这就是绝境。

由此可见,当我们越是寻求外在条件的满足,那么就会被外在各种事物所控制。

所以弘一法师说:凡是你控制的,都将控制你!凡是你抗拒的,终将持续。

我们并不是缺乏疗愈的能力,而是头脑制造的匮乏绑架了我们的身心,于是你相信自己的头脑,而不相信自己,头脑只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如果头脑反过来绑架了我们,这就是本末倒置颠倒梦想!

头脑制造的快乐必须建立在二元对立下,满足一定条件,才会快乐,所以当条件满足,就会获得暂时的快感,当条件消失,就会感到痛苦。

二元对立下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与失去,高贵与低贱等,那么当我们外在条件满足了成功,满足了得到,满足了高贵,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转瞬即逝。因为头脑患得患失的特性:得到了又会恐惧失去,成功了又会害怕失败,高贵了又怕重回低贱。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所以我们必须从外在的寻找,转而内在的心理建设,向外寻找的快乐转瞬即逝,向内探索的幸福恒久绵长。

《金刚经》有言:"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捉摸的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1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