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切的痛苦都是我执,唯有放下,才会解脱

抑郁那些事 2022-05-20 19:33:08

我们来看佛对我执的解释:

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等,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

“我执者”常常表现不自觉的行为方式和说话方式,尽管外界已经提出了反对意见,但还是执着于自己的认知。

“我执者”常常把我觉得,我认为等挂在嘴边。思维方式和应对外界的方式僵化。不懂变通。即使其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严重威胁到自己的生活,但还是意识不到,或者不愿意改变自己。因为在他们的思维中,改变自己不如承受不幸,改变会打破原有习惯的模式和安全体验,也就是说,改变对他们来说是危险的。即使,现在痛苦或者不如意,但是我熟悉的,掌控的。改变意味着我失去对我的掌控。一旦对我的掌控失效。将会是灾难性的,

从另一方面讲,就是对自己太执着,对自己的身体太执着。

太执着于自己的身体

就像某些疑病症的人,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事实上身体很好。因为从内心恐惧他身体与他分离。当一个人太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身体,就相当于拿一个放大镜来观察事物,就会放大事物的形状,而事物的真相就摆在那里,只是你放大了自己的焦虑而不能自拔。

太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和思维

认为自己就是对的,根本就没有认真分析别人的意见,就武断地下结论。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执着,而这些往往是随着年龄越大,于是执着于自己的认知。而不用一种开放性的心态来面对外界,往往给自己和家庭都来带不可莫名的伤害,比如:一个总是暴躁而发火的父亲,一个懦弱而忍气吞声的母亲。可以想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多半都带焦虑抑郁的特质。事实上父母亲一直都执着于自己认知而不改变,这才是可怕的地方。

太执着于财富和金钱

对财富和金钱的执着,从另一方面讲,就是对失去的恐惧。财富固然重要,但财富只是一种载体,一种人生工具。只有在你利用它时,它才会产生价值,如果运用不当或者对财富认识不当,财富对我们而言是一种灾难。你看那些那些贪官,贪了很多钱,事实上也没用出去。没有产生价值不说,反而落得牢狱之灾。

有些朋友,因为某些原因损失了财富,终日变得郁郁寡欢,自责自罪,焦虑不安。但实际上财富和金钱是流动的,你只是在某段时间进行保管,大不了你后代再给你保管几代。最终都会回归社会,因为它来自社会。而你最终会回归大自然,因为你来自大自然。

你对财富无非也是对安全的牢牢把控,而真正的安全来自内心,来自,无论天地怎么飘摇不定,我都能找到安全落脚点。

太执着于身份和地位

身份和地位是人的标签,是人价值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也是我们存在社会关系的区别。

很多人太执着于自己的标签,当他失去这个标签的时候,无法接受。甚至失去生命来维护这个标签。因为他把这个标签已经内化成了自己一部分。撕掉标签等于说是失去自己,但本质上二者是分离了。只是一段时间内的社会行为的概括而已。

很多朋友因为生意失败,而借酒消愁,抑郁焦虑,自闭自责。不愿放下曾经成功的标签,不愿放下自己的身段和面子,从头再来。其实有时候,你迈出那步,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还有朋友因为欠网贷被催债而自杀的,无不是对自己面子的执着,好像被知道欠债了是极其羞辱的事情,欠债金额不足以摧垮他,而是别人知道他欠款可以摧垮他,可以,想象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自己是有多么的执着,为了这个别人心目中的自己而可以放弃生命。

太执着于各种情感

对情感的执着,对亲情,对爱情,对友情的执着。经常我们看到在两性关系中断后,自杀轻生的,在亲人过世后,抑郁厌世的。比比皆是,其本质就是对情感的执着。都是在所有关系中依赖和占有的结果,是失去自我完整那部分,在情感关系中的补偿,当补偿那部分被拿走后,而产生的失去的心理应激反应。

而真正的关系是分离,而不是在一起。作为一个成年,在心里上不依赖任何一段关系,不执着于任何一段关系。关系的产生和失去是必然,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存在。

太执着于过去和未来

对过去的受到的创伤和委屈执着,对过去失败的悔恨和自责执着。不愿意和解过去,也不愿原谅自己和他人。带着受害者的模式生活,攻击自己。这就是典型的抑郁症的执着模式。

对未来总是提心吊胆,恐惧失去,害怕得不到。总是把生活过在未来而焦虑不安,而生活永远在当下,这才是事物的真相。这就是典型的焦虑症的执着模式。

“我执”就像一个放大镜,根据每个人的读书深浅,决定同一件事情放大的程度;

同样的事情,"我执"度数低的人,能妥善处理,很快就过去。而”我执“度数高的人无限放大自己的遭遇,带来的种种执念,最终难以自拔。

"我执"源于自我中心主义,太关注自己或关注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除此之外的众生漠不关心。

所以,我们能带着平等心和慈悲心来看待众生,如果我们从自身的关注,开始关注外界,放下自利的心,原谅他人,也原谅自己。心量必然随之放大,我执也就慢慢放下。

那些还处在抑郁焦虑等各种痛苦中的朋友,还处在各种的执着中而放不下。有些甚至还没意识到,或者即使意识到了,而不愿意去改变,因为承受不幸要来得简单得多,而改变更冒险而不可控。

然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打破我执,因为只有打破我执,就会自在。

16 阅读:2180
评论列表
  • 2022-06-23 02:19

    我执,自私自利是也。

  • 2022-06-21 14:56

    相关文章发不了 我就在这里发 你们云南人 🏀 都不是 连我的脚趾头 都 赶 不上

  • 2022-05-24 22:27

    写的很对

  • 2022-05-31 00:18

    如是佛说的,应该指出出自唧一部经,你对我执的解释应该只是你自己的理解,或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佛教的本义,有佛教信仰的人都知道说错要背因果的,不可不慎。

  • 2022-06-08 16:49

    放心 佛不会替你承担的

  • 2022-06-14 13:07

    要有智慧,才能自由以及解脱

  • 2022-06-19 19:24

    确实,佛教不值得去执着去信仰

  • 2022-06-23 15:25

    坏垃圾太多

  • 2022-06-23 21:05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2022-07-03 11:25

    不管你有无贪欲,不管你有无主观见解,不管你怎么样做都好。只要有个我。便是我执。。。这个我不是单独出现的,有我必有我所,即主我客物。熟睡中醒来我出现,客体世界必然出现。佛法称为能所二执,即我执与法执,此二执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的。离开一个另一个无法存在,单独说我执是无意义的。。经常说我自己与别人便是我法二执。我见到一个苹果,听到一只鸟在叫,便是我法二执。。跟作者上面说多少点都无关糸。它与无我的状态成鲜明对比。是相对于无我状态而说的,能所二执。

  • 2022-05-24 17:45

    好文章给赞[点赞][点赞][点赞]🙏阿弥陀佛

  • 2022-06-24 19:29

    其实就是住相,住相就有痛苦

  • 2022-06-29 13:57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2022-05-29 12:54

    站在客观的路上,才能摆脱我执的习惯。

  • 2022-06-05 11:50

    [点赞]

  • 2022-07-03 11:12

    什么叫"我执"。就是执着身体是一个主体,有个我在作主宰。。我能思考,我在感受我有理想,我在做决定,我在行动,这个我是主体主宰者,就是我执。。它不是一个执着自我的主观解。。而是人类,出生后婴儿无我,而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熟睡醒来第一时间出现的我。这个我就是我执。。。所以世间人都在我执中,包括圣人科学家。。只有三类人无我执,即1婴儿状态,2昏迷熟睡死亡潜意识状态,和3佛非人觉性者涅槃状态。其它一切清醒有个我的时候,都叫无明我执。

  • 2022-07-03 11:33

    另外一点。佛经三藏十二部。唯独没有说过"放下"这二个字。。只要我法二执是无法放下的。除非它昏迷熟睡死亡了就不执。不然永远在执,永远无法放下。因为有我必执我所,是无法放下的。。要解脱只有证我法二空,当证我法二空,又无需放下。本来空还要放下什么。。故而佛法从来没有说过放下这二个字。。只是一些法师一些学佛人未觉证的,常常说放下。。。但是你如果知道无明二执是如何产生的,就知道说放下,只是一句废话。

    用户10xxx05 回复:
    一人一业,这个业只能属于自己,如果无我也就无业了,所以有我,有我必有执,如无执就没有你,我,他的区别了。
    用户10xxx05 回复:
    如果说共业,则有不共业,别业不知指什么?我说的一人一业也许不太准确,如说不共业更准确些,有不共业则就表明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的业吧,有业则有受业的主体吧?就像说某种病则必定有可生病的生物体一样吧,病不能自己生病吧?所以如果随业则必定有一个随的主体,自己业自己背,那不是我还是谁?佛教我执指的是对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执着,识还包括未那识,如果未那识的执(我)断了,那就没有轮回了。
  • 2022-05-20 23:39

    这文章写的太好了

  • 2022-05-23 06:36

    不认父老,卖祖准释,当然什么都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