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近期氛围异样,引发忧虑:1930年代的历史是否会重演?
然而,时局已变,危险非来自德国,而是德国正面临巨大威胁。默茨候任总理刚倡言对美国强硬,西门子一高管即在美坠亡,此人不仅是企业高层,更藏有诸多秘密。
目前,德国候任总理默茨尚未履职,便已陷入舆论风波之中。
这种局面实则因德国民意汹涌,否则选择党何以在数年间赢得众多支持,迅速崛起为德国第二大党?
默茨获胜并非因其能力超魏德尔,而是德国民众怀念科尔与默克尔时代,两者与默茨同党,故民众再次给予基民盟机会。
默茨获得巨大利益,但面临复杂的德国局势,其中暗藏凶险。
德国现状:失俄能源,去工业化加剧,经济连续两年下滑。表象之下,被美国制衡才是最严峻的挑战。
提及此事,众人或难以置信。简述近日几桩事件,皆令人深思后心生恐惧。你或许会为遭遇不幸的德国人默哀片刻。
美国主导的俄乌和平进程让欧洲蒙羞,同时激发了德国的民族血性,促使德国奋起。
面临严峻形势,德国各界共识需重振经济并强化军备。候任总理默茨主张,必须全力以赴拯救经济,并增加军事投入。
默茨计划将国防开支从2024年GDP的1%提至2027年的3%,预计2027年德国GDP达5万亿美元,届时国防开支将达1500亿美元。
此外,德国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总额达5000亿欧元,旨在促进军工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和平时期,德国仍强化军备,鉴于其历史,人们不能不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第二,重点在于接任总理默茨的态度及其执政方针,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3月,默茨于公开集会上强调,德国不应再处边缘,需占据核心位置,面对美国时,我们应采取强硬立场。
其竭力呼喊之态,颇具昔日希特勒之风范,由此可见,德国民族骨子中并不缺乏刚强之气。
默茨企业界背景使他擅长妥协,倾向中间路线,即中庸之道。他本性非强硬之人,但形势所迫,不得不展现出强硬的一面。
第三,4月10日,纽约发生震惊全球事件,一架直升机坠入曼哈顿附近的哈德逊河,机上6人(3名儿童、3名成人)全部遇难。
纽约执法部门称,机上六人乃西门子西班牙公司总裁奥古斯丁·埃斯科瓦尔及其全家,含成人与儿童,均不幸遇难。
纽约当局表示,事件正调查中,将公布结果。然而,多数人认为此事很可能无疾而终。
此事是否存在问题?可参照近期事实进行判断,具体事例在此不赘述,留待大家自行评估。
4月10至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对中国进行访问,期间签署多项重大合同。
4月10日,美财政部长贝特森,关税战推手之一,警告西班牙勿与中国过近,称此举无异于自我毁灭。外交场合,他竟公开采访中使用“割喉”一词,显其极度疯狂。
4月11日,该悲剧事件已然发生。
我们调研了这位西门子高管的背景,发现其远非普通CEO。其背后涉及的政治因素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结果令人惊愕。
西班牙首相访华,核心合作领域为新能源。
新能源方向与特朗普重返传统能源相悖,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期批判欧洲推广新能源为错误,认为此举近乎向中国投降。
西门子西班牙公司CEO埃斯科瓦尔,负责西班牙新能源基建项目,不幸遇难。他是该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2014至2018年,他主管拉丁美洲新能源基建,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西门子在西班牙的新能源项目至关重要,现正负责西班牙马德里地铁项目。
该关键人物事先规划了美国之旅,却不料全家在美国遭遇不幸,丧生异乡。
埃斯科瓦尔之死,警示了西班牙,同时也是德国的一大损失。
因此,危险性的根源并非德国改变,实则美国人行为过于极端。
我们拒绝战争,但不可畏惧,含经济战争。面对战争,必须保持坚定立场,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