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变脸”暴露政治算计,菲律宾权力暗战进入生死局

翊宸聊谈 2025-03-31 17:33:38

国际刑事法院(ICC)近日释放出关键信号:因健康原因考虑临时释放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这一动向却意外揭开现任总统马科斯的政治底牌,3月11日还动用数千警力协助抓捕杜特尔特的马科斯政府,如今突然改口否认ICC管辖权,拒绝为老杜回国提供担保。短短20天内立场180度逆转,暴露出这场跨国司法行动背后的权力博弈本质。

目前羁押在荷兰海牙的杜特尔特已满80岁,其辩护团队正依据ICC《罗马规约》第60条申请特别保释。该条款允许高龄或重病被告在案件审理期间回国,但需确保随时配合调查。尽管ICC尚未正式批准,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之女)已证实法官莫托克认可基本申请条件。若成行,这位铁腕前总统或将在5月中期选举前重返马尼拉,直接冲击现任政府权力格局。

马科斯政府的矛盾操作引发舆论哗然。3月11日抓捕行动中,马尼拉机场部署超过3000名警察,政府甚至派专机将杜特尔特押送海牙。当时总统府声明称“尊重ICC司法程序”,司法部长雷穆拉更公开支持“维护国际法治”。然而当ICC因舆论压力考虑放人时,马科斯却改称“菲律宾从未承认ICC管辖权”,拒绝提供必要担保。这种前后矛盾被法律专家指出涉嫌违反《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因菲律宾2019年虽退出ICC,但仍需履行退出前的国际义务。

政治分析人士认为,马科斯的策略转变与5月13日中期选举密切相关。当前杜特尔特家族在民调中强势领跑,独立机构“亚洲脉搏”4月调查显示,莎拉的支持率维持在52%,远超马科斯的37%。

若老杜此时回国,其“政治殉道者”形象可能激发更大同情票。更关键的是,中期选举将改组参议院半数席位和众议院全部席位,杜特尔特派若掌控立法机构,现任总统可能面临弹劾风险,此前已有11名议员联署要求调查马科斯家族财产来源。

这场博弈还牵扯大国地缘角力。马科斯4月10日高调接待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宣布扩大《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框架下的美军基地使用权。政治观察家指出,此举意在向国内展示“亲美外交红利”,对冲杜特尔特家族的民族主义号召力。而ICC的介入争议同样存在法律瑕疵:菲律宾非《罗马规约》缔约国,ICC对杜特尔特“禁毒战争”的管辖权基于2018年2月前的追溯原则,这种“长臂管辖”已遭多国质疑。

随着选举日临近,菲律宾政局进入高危期。杜特尔特支持者近期在宿务、达沃等地组织万人集会,要求“释放老杜、清算政治迫害”。而总统府则加速推进宪法改革,试图将国家体制从总统制转向议会制,此举被反对派指责为“为马科斯长期掌权铺路”。这场裹挟司法、民意与大国外交的复合型危机,正将东南亚地缘火药桶引向未知领域。

0 阅读:3

翊宸聊谈

简介:解析最新事件,与世界同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