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案现重大转折,美菲军事互动引关注

翊宸聊谈 2025-03-30 16:55:52

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3月27日公布的调查报告犹如政治核弹,揭开了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事件的惊人内幕。调查显示,现总统马科斯在既无国家法院逮捕令、也未获国际刑事法院(ICC)正式请求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实施抓捕,这一发现使得菲律宾总统府与最高法院的关系降至冰点。

调查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在听证会上披露关键证据:司法部档案中不存在任何关于ICC的协助请求函,最高法院数据库亦无逮捕令备案记录。

更令人震惊的是,国家警察总长罗德里格斯承认,3月10日的抓捕行动直接依据"总统府特别指令"。这些发现印证了此前法学界的质疑,菲律宾2019年退出ICC后已无配合义务,此次抓捕涉嫌违宪。

民调机构"亚洲脉搏"数据显示,马科斯支持率在报告公布后骤降11个百分点至34%,创任内新低。杜特尔特家族根据地达沃市爆发万人集会,要求立即释放前总统。其女莎拉副总统的支持率却逆势攀升至63%,政治分析师指出,若提前选举举行,杜特尔特家族可能重掌政权。

值此政治动荡之际,美国防长赫格塞斯的到访耐人寻味。在马尼拉港,8艘全新"哨兵"级巡逻艇完成交付仪式,五角大楼同时宣布向菲军提供12架"扫描鹰"侦察无人机。这些装备明显针对南海部署,日本《读卖新闻》获取的美菲谅解备忘录显示,美军获准使用吕宋岛三个新基地存放导弹系统。

面对南海暗流,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在博鳌论坛透露,《南海行为准则》草案已完成二读程序,计划2025年前达成最终协议。值得注意的是,准则首次明确"域外国家军事活动事先通报"条款,这被视作对美菲军事合作的制度性约束。中国海警局同步宣布,将在南沙群岛新建三个应急救援中心,强化民事存在。

马科斯政府的困境折射出小国政治的典型困境,在华盛顿与北京的战略夹缝中,单边押注往往导致国内政治撕裂。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报告所言:"东南亚国家的生存智慧,在于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当杜特尔特案持续发酵之际,南海的和平进程正迎来关键窗口期。

0 阅读:160

翊宸聊谈

简介:解析最新事件,与世界同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