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一生,其实只为一件事而活

无知的求道者 2021-12-04 11:07:01

你会不会在夜深人静,周围安静得让人有那么一点点恐惧的时候,思考过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活着有什么意义?

其实,很多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我在很多平台看到相似的问题时,也忍不住点进去看一看,如我所料,点击量和阅读量一如既往地超高。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从人类历史开始的那一瞬间,这个问题就已经存在了。

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偶然的出现,从生到死的过程而已。但是,这个过程的意义却始终困扰着我们,所以,我们会循规蹈矩地找一些书面化的答案来填充生与死之间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意义。

任何一个人的生活意义当中都残存错误成分,所以,没有谁的生活意义是绝对正确的,同样,只要若干人持有相同的意义定位,没有谁的生活有意义是一无是处的。

因为我们对于生活的意义总是以自身为立足点对其加以衡量,所以,我们的立足点与他人会有雷同和不同。

那么,这立足点是什么呢,标准又是什么呢?

疑问

主体性认同

笛卡尔曾经对于主体性认同发表过这样的观点。

“我”仅仅只是一种人称代词,但是,如果把“我”作为人的主体,其实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必须依附于某个主体才能证明我是存在的。

比如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和邻居抢玩具,这就是你把自身的主体性赋予在玩具之上,而当邻居抢走你的玩具时,就等于在抹杀你的“主体性”,所以,你会苦,你会闹,你会去抢。

所以,从本质而言,个体存在的意义就是对主体的认同和维护。

比如平日非常要好的朋友 ,经常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观点而发生争执,就是出于本能的对自身观点主体性存在的防卫。会在不知不觉中,抛开了对于事实本身的争论,演变为一场尊严之战,最终陷入了二元对立的纠葛中。

再比如,我们的婚姻也存在主体性认同的矛盾。

我的老公,我的老婆,一旦在“我的”后面,存在“老婆”或者“老公”这个概念,在婚姻捍卫方面,已经不能容许第三者的侵入了。

法律意义层面的老公和老婆,只是解释为一种关系,不掺杂主观成分。但是,如果渗入了主观成本,便存在对自身的主体性占有。

比如你是我老公,你就应该为我怎样怎样,你做到了,“老公”这个主体在你心底深处才能加在“我的”后面,“我的老公”才是一句完整的主体性认同。

反之,相对于老婆,也是这个道理。但是主体性认同,双方都想要的话,到底应该倾斜于哪方呢,情感博弈便由此深化下去。

即使是青梅竹马而缔结连理,儿时抢夺的是玩具,婚后抢夺的是对方的情感。无非都是主体性认同的本质。

主体之争

主体性认同的内心世界

大家都没有听过佛语的一句话:一花一世界。

其实从这句话的理解为,花的内部结构和世界的结构,有一定程度的雷同,花只是世界的缩小版。

其实,语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觉得人类的语言,哪怕是一句话,也可以诠释某人的内心世界。

比如,你的父母,或者你的伴侣对你说:“你就不能上点劲,孩子上学需要钱,柴米油盐需要 钱,你看看人家的日子,你再看看咱们家的日子”

这句话中,有愤怒,有生存,有期盼,有欲望,有逻辑,有伤心等等,这些何尝不是人生的主体结构呢?

其实,我们的一生都是被大量主体之争裹挟前行。

花的世界

主体性认同的三个阶段

此前,我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看到这样一篇:人的一生,在情绪上分为三个阶段

1.情感奴隶: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

2.面目可憎: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

3.生活的主人: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助人。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者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

我个人认为,情绪是由于主体性认同遭受威胁而产生的。所以,与其说是情绪变化的三个阶段,归根结底还是主体性认同变化的三个阶段。

比如说,比较年长的父母,对于青年一代总是说这样一句话:“穷日子有穷的活法,富日子有富的过法,天天想那么多干嘛,天天比来比去的,把自己弄得这么累,”。

其实,他们是在用第三阶段,评判青年人的第二阶段,但是,年长的父母在年轻时,何尝不是如此呢。

而青年人看到自己的儿女时,也是经常这样说:“这孩子,一点都不像我,不知道自己主动争取,真软弱”其实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第二阶段来评判孩子第一阶段的主体性。

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到达第三个阶段,这是一种极高境界的精神层面。

和睦

主体性认同的变更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泰森的短视频,内容如下:

有一次,泰森的朋友采访泰森。

然后,朋友看到泰森满桌子的金腰带说:看看这些金腰带,这都是你辉煌的历史,你是一位传奇。

泰森随意拿起一个金腰带,然后很随意地扔在桌上说:这些只是一堆垃圾,可以说我这些年都在为这些垃圾打拼。

朋友惊讶地问:所以这些腰带毫无意义?

泰森很尴尬地笑着说:不,在我还年轻的时候,他们意味着很多,腰带就是我的一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观念就会改变,你更希望孩子们能过得开心,希望做好事让自己开心,所以这些东西什么都不是。

佛教用语中,有一个词汇,叫作“我执”,而在小乘佛法中做出这样的观点,人们对于自我的偏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同样也是轮回的原因。而“我执”就是对某一主体性认同的执念。

于泰森而言,只是换成了另一个“我执”。

我们每日的生活,构成了人生的连续性。而每日又同样是在对主体性认同的“我执”中生活。个体被卷入主体性认同衍生的思维定式的漩涡中,为其喜,而为其悲。

只要存在主体,就或多或少有被认同的渴望,就一定存在“我执”。

所以,归根到底,人这辈子在干嘛,就是活在“我执”这一件事上。

拓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都是路。想了解更多认知领域,请关注我。

2 阅读:343

无知的求道者

简介: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