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有趣的“错位”!内陆城市像沿海,沿海地区比内陆还干旱。

全城探世界 2025-03-23 09:06:47

(全城探秘所有原创首发文章,抄袭洗稿必究!)南美洲是距离我们最远的大洲,但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大洲;

全城探秘认为,南美洲最有趣的地方是,他的一些地方是完全“错位”的,内陆地区像其他大洲的沿海,而沿海地区却又非常像其他大洲的内陆;

南美洲是距离我们最远的有人居住的大洲

最明显的一点!

提到沿海城市,大家会想到什么?

无非是海拔低、气候湿润以及毗邻海洋水运非常便捷,原因也很简单,大部分海岸线都以平原为主,气候上更容易受到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较多,而大多数沿海城市也都具备一定的港口功能;

上海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比如我国的上海,因为地处长江入海口的长江三角洲上,其平均海拔只有4米,由于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其年降水量达到800-1600毫米,而地理位置的优势,也让上海成为全球重要的港口城市;

相反,内陆地区城市由于距离海洋更远,气候上大多更加干旱,降水量相对稀少,比如地处关中平原的西安,年降水量就只有500-700毫米,明显比上海低很多。

西安年降水量明显低于沿海地区的上海广州

但在南美洲一些地方,这种情况却完全反了过来;

位于亚马逊平原的巴西城市马瑙斯,这是巴西亚马逊州首府,辖区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25.59万,是一座规模相当大的城市了,地理位置上看,马瑙斯位于南美大陆内陆,向东距离大西洋海岸线约1600公里,应该属于典型的内陆城市对吧?

但实际上,马瑙斯简直比很多沿海城市更像沿海地区!

马瑙斯地理位置

一方面,马瑙斯气候湿润,年降水量高达2500毫米,比我国大部分的沿海城市降水量都高。

另一方面,深居内陆的马瑙斯,交通运输上居然以水运为主,亚马逊河作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河流,年径流量高达6.93万亿立方米,断崖式领先其他世界大河,巨大的水量使得亚马逊河的通航能力远超很多人想象;

马瑙斯处于亚马逊河沿岸

万吨巨轮,居然可以从大西洋沿着亚马逊河河道逆流而上,直达深居南美大陆内部的马瑙斯,而马瑙斯也修建了全世界最大的浮动码头,其长度达到1313米,整个马瑙斯港目前的年货物运输量已经超过1000万吨;

与此同时,由于马瑙斯被亚马逊雨林包围,距离市区仅80公里的区域,就已经属于茂密的野生热带雨林带,所以马瑙斯的陆上交通受到极大限制,目前仅有一条公路和其他地区相连。

马瑙斯港

气候湿润、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这不就是沿海城市的标配吗?

更别说,马瑙斯虽然深居内陆,但地势高度也相当之低,平均海拔只有44米,即使放到沿海地区也没有明显优势。

马瑙斯与热带雨林区域仅一路之隔

更典型的城市,则是秘鲁的伊基托斯!

伊基托斯是秘鲁洛雷托省省会,其面积约1213平方公里,人口约46万,相比巴西的马瑙斯,伊基托斯到大西洋海岸线的距离远了不止一倍,达到3700公里;

伊基托斯与马瑙斯地理位置对比

然而你能想象?就是这座深处南美大陆内部的城市,距离海岸线如此之远,年降水量却超过2800毫米,甚至比马瑙斯更多;

就是这座城市,2000吨级的船只,居然可以从大西洋沿着亚马逊河直接抵达,而伊基托斯也得以成为全世界距离海洋最远的一座海港;

伊基托斯

并且由于同样被亚马逊雨林包围,根本没有公路连通这里,伊基托斯也跟俄罗斯堪察加州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一起,成为全世界仅有的两座虽然处于大陆、却不能通过公路到达的城市;

降水更丰沛、对水运的依赖更高,甚至根本无法通过陆上交通方式抵达,这甚至连很多沿海城市都做不到,比马瑙斯还“过分”啊!

伊基托斯对外联系只能通过亚马逊河和航空

更有意思的是:

即使比马瑙斯更深处内陆,伊基托斯的地势也不高,平均海拔也才104米,而伊基托斯1213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内,居然还有340平方公里属于水面。

除了这些“陆生水相”的城市,南美洲还有一些地区,虽然毗邻海洋,但却比其他大洲的内陆地区还干旱,堪称“水生陆相”;

最典型的,就是南美大陆西侧部分区域。

利马与伊基托斯

比如秘鲁首都利马,这座城市面积约840平方公里,人口则高达975万,是整个南美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上看,利马毗邻太平洋,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沿海城市;

然而,一看到利马的气候条件,估计不少人会“怀疑人生”,虽然毗邻海洋,但当地气候却几乎没有海洋影响的迹象,其年降水量只有15毫米,堪称全世界最干旱的城市之一;

并且哪怕是在利马辖区范围内,内陆地区也比沿海地区更湿润,前者年降水量还能有10-60毫米,后者则仅有10-30毫米。

此外还有一个地方也非常出名,这就是智利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同样位于南美洲西侧太平洋沿岸,属于世界罕见的沿海沙漠之一,沙漠沿着海岸线南北延绵长达110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面积达到18万平方公里;

阿塔卡马沙漠位置

既然是沙漠,那么干燥必然就是其最主要的特点,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之低估计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居然不到0.1毫米,有的地方甚至上百年时间都不下一滴雨;

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干极”的称号,真不是说说的。

回过头再对比一下深居内陆、但气候却异常湿润的马瑙斯以及伊基托斯,不能不感叹,南美洲的这些“错位”情况,真的太有趣了!

“错位”的南美洲

那么,南美洲为何会出现这种有趣的“错位”呢?

全城探秘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南美大陆西侧靠近太平洋海岸线的安第斯山脉,其长度达到8900公里,几乎纵贯了整个南美大陆,平均海拔则超过3000米,是全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正是安第斯山脉的存在,拦下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使得山脉东侧形成了辽阔且降水丰沛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域;

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海岸

而山脉西侧呢,由于处于背风坡,再加上大气环流、寒流等因素的影响,虽然毗邻太平洋,反而气候非常干燥。

2.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从大西洋海岸线向西一直到安第斯山脉脚下,辽阔且地势平坦,使得大西洋暖湿气流不受阻挡,可以一路直达南美大陆内部,并且在安第斯山脉附近被抬升,形成更充沛的降水,导致距离海岸线更远伊基托斯,降水量反而比马瑙斯更高。

南美洲剖面图

3.亚马逊河的存在,汇聚了亚马逊平原大部分的降水,所以水量非常大,也使得其河道通航条件远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河流,而深居内陆,但却处在河流沿岸的伊基托斯以及马瑙斯等城市,也得以通过亚马逊河便捷地通江达海。

所以,为何这些有趣的“错位”会出现在南美洲?

马瑙斯风景

放眼全世界,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本来就非常少,东西流向的世界大河虽然很多,但又有几条能像亚马逊河这么“变态”呢?全世界的大平原也不少,但又有那个平原能像亚马逊平原这样几乎被茂密的热带雨林全覆盖呢?

南美洲的地形,全世界都难得一见

可以说,南美洲的这种“错位”,就是诸多罕见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估计也是南美大陆所独有的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防止文章被抄袭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全城探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