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大坝远在200公里外,却让斋桑泊扩大2倍,哈萨克斯坦受益匪浅

全城探世界 2025-01-22 06:04:41

(全城探秘所有原创首发文章,抄袭洗稿必究!)作为世界第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可谓是幅员辽阔,其国土东西跨度达到3000公里,南北跨度也有1700公里,面积则高达272.49万平方公里;

也正是由于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离海洋太过遥远,哈萨克斯坦的气候非常干燥,境内60%以上的区域都属于沙漠和半沙漠,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当地也修建了不少水利设施;

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

这其中,全城探秘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就是布赫塔尔马水电站。

布赫塔尔马水电站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的额尔齐斯河干流河道上,因水电站大坝建在额尔齐斯河与其支流布赫塔尔马河交汇处附近而得名,大坝坝顶长达380米,最大高度则达到90米;

工程于1953年开工建设,到1966年全部建成,大坝拦截额尔齐斯河形成的水库,就是布赫塔尔马水库。

布赫塔尔马水电站大坝

也许不少朋友没有听过这座水库,但斋桑泊大多数人都知道吧?

布赫塔尔马大坝建成后,斋桑泊就成了布赫塔尔马水库的一部分;

在以前,斋桑泊是额尔齐斯河干流的一座天然湖泊,其长度约110公里,宽约32公里,面积186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在4-6米之间,最大水深约10米,湖泊蓄水量大约为165亿立方米;

而成为布赫塔尔马水库的一部分后,其水域面积扩大到5500平方公里,是斋桑泊原本面积的3倍以上,水深也增加到11-13米,是原来的2倍以上,蓄水量则达到530亿立方米,是原来的3.2倍。

布赫塔尔马水库与斋桑泊的关系

这是个什么概念?

全城探秘从几个不同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

1.哈萨克斯坦最大的人工水库是卡普恰盖水库,面积只有布赫塔尔马水库的1/3;

由于斋桑泊的存在,布赫塔尔马水库不能被完全认定为人工水库,所以哈萨克斯坦最大的人工水库一般认为是伊犁河上的卡普恰盖水库,其面积为1847平方公里,相当于布赫塔尔马水库的1/3,蓄水量约281亿立方米,是布赫塔尔马水库的一半多一点。

斋桑泊与卡普恰盖水库对比

2.布赫塔尔马水库的蓄水量,相当于额尔齐斯河流出我国国境水量的近5倍;

我们都知道,额尔齐斯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我国,流经哈萨克斯坦,最终在俄罗斯境内汇入北冰洋,其干流河道在我国的长度大约为633公里,流出我国时的年径流量为119亿立方米;

额尔齐斯河

由于斋桑泊位于中哈边境附近,其向南到我国边境的直线距离只有85公里,向东到更是仅76公里,而哈萨克斯坦气候干燥,额尔齐斯河自我国边境线到斋桑湖的这段河道,能够得到的水源补给也非常有限,基本上流出我国的水量,约等于流入斋桑泊的水量;

也就是说,斋桑泊的蓄水量,相当于额尔齐斯河流出我国时水量的4.5倍。

从我国境内看斋桑泊

不止如此,额尔齐斯河在哈萨克斯坦境内长约1637公里,流域面积更是达到49.87万平方公里,但由于沿途得不到太多水量汇入,其流出哈萨克斯坦时,年径流量也才300亿立方米;

斋桑泊的蓄水量,相当于额尔齐斯河流出哈萨克斯坦水量的1.76倍。

3.斋桑泊也即布赫塔尔马水库的蓄水量,相当于哈萨克斯坦全国地表河川水资源的1/2以上。

哈萨克斯坦面积不小,境内也分布着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锡尔河以及楚河等河流,但由于气候太干燥,这些河流的年径流量都很小;

哈萨克斯坦境内河流湖泊分布

额尔齐斯河就不说了,伊犁河作为中亚水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年径流量也才228亿立方米,锡尔河作为中亚最长的内陆河,全长达到3019公里,但年径流量只有141亿立方米,而楚河年径流量19.2亿立方米,更是不值一提;

因此,整个哈萨克斯坦,全国地表河川水资源总量仅有1005亿立方米,布赫塔尔马水库蓄水量高达530亿立方米,居然占了1/2还多。

中亚河流水系图

除了水库体量惊人,更有意思的一点在于:

布赫塔尔马大坝,距离斋桑泊也非常远。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一座大坝拦截河流形成的水库,都是挨着大坝的,就像我国的三峡大坝与三峡水库,埃及的阿斯旺大坝与阿斯旺水库,等等;

布赫塔尔马水库确实挨着布赫塔尔马大坝,但斋桑泊却距离布赫塔尔马大坝非常远,二者之间居然相隔差不多200公里;

布赫塔尔马大坝距离斋桑泊很远

不过说实话,当年修建这个大坝时,选择的地理位置确实非常精妙,完美发挥了斋桑泊这个天然湖泊的作用,使得形成的布赫塔尔马水库无论面积还是蓄水量,在全世界都能排到前列。

当然,斋桑泊的存在,只能算“锦上添花”,布赫塔尔马大坝之所以能修建,还在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从地形条件看,额尔齐斯河沿岸山地众多,非常适合修建水库。

哈萨克斯坦地形图,山地几乎都分在在东部

哈萨克斯坦绝大部分区域地势平坦,从里海沿岸一直向东延绵数千公里,除了低矮的哈萨克丘陵外,几乎没有山脉分布,这种地形也许比较适合挖运河,但却无法修建水库;

但额尔齐斯河流域却不太一样!

流出我国后,额尔齐斯河一直到斋桑泊以下河段,两侧被天山和阿尔泰山两大山系的余脉包括,形成了南侧的塔尔巴哈台山以及东北方向的纳雷姆山,再加上原本就有斋桑泊这个天然湖泊存在,非常适合拦河筑坝。

布赫塔尔马大坝附近地形

第二,从河流条件来看,额尔齐斯河是哈萨克斯坦为数不多的外流河之一,拦下的水资源属于妥妥的“增量”。

哈萨克斯坦虽然河流不少,但几乎都属于内流河,比如伊犁河流入了巴尔喀什湖,锡尔河流入了咸海,等等,这些湖泊原本就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如果在上游修建水库,那么下游的水库势必就会减少;

二者此消彼长,但哈萨克斯坦的水资源总量却不会增加;

咸海上空的沙尘暴

举个例子,当年中亚地区修建了卡拉库姆运河,将锡尔河河水分走,造成的后果就是锡尔河流入咸海的水量大幅减少,咸海周边生态环境恶化,对哈萨克斯坦来说可谓是“前车之鉴”。

额尔齐斯河就不一样了!

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同时也是流经哈萨克斯坦水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在以前,大量河水白白流出国境,下游的俄罗斯也不缺这点水资源,相当于大量淡水资源被浪费掉了,流入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是哈萨克斯坦为数不多的外流河

修建布赫塔尔马水库后,就能将河水留住一部分,对哈萨克斯坦来说,这就是“增量”,增加了一部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

第三,从流域条件来看,额尔齐斯河流域也是哈萨克斯坦最适合开发的区域之一。

一方面,这片区域人口密集,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大部分属于东哈萨克斯坦州,2022年,阿拜州从东哈萨克斯坦州分出,如今,两个州人口分别达到72.9万和60.8万,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之一;

额尔齐斯河流域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人口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自然也大。

另一方面,这片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也比较完善,未拆分之前的东哈萨克斯坦州,在哈萨克斯坦各州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全能型选手”;

工业方面,东哈萨克斯坦州生产了全国几乎所有的镁和镁合金、锌、镉、钛等稀有金属,此外还有97%的黄金、86%的铅以及40%的铜精等,形成了包括冶金、电力、汽车和机械制造等在内的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常年位居全国前三,其中冶金占比高达55%以上;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

农业方面,东哈萨克斯坦州的农业用地面积高达620万公顷,并且还拥有哈萨克斯坦70%的森林资源,要知道哈萨克斯坦原本森林资源就非常少,全国只有森林面积约13.3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9%,可见东哈萨克斯坦州的木材储量和农业种植在哈萨克斯坦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所以,布赫塔尔马大坝的修建,原因也就很明显了!

1.大坝建成后,布赫塔尔马水库蓄水量巨大,能够为周边的人口生活和制造业发展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

2.布赫塔尔马大坝还拥有9台发电机组,总装机总量67.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达到25亿千瓦时,也能为当地的人口生活和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电力;

3.布赫塔尔马大坝还修建有4级单线通航船闸,具备通航能力,还为当地木材、农产品以及矿产资源的外运提供了便捷低廉的运输方式。

也正因如此,布赫塔尔马大坝建成后,不仅让斋桑泊面积和蓄水量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也使得额尔齐斯河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位越发重要,数十年来,其流域范围内生活着哈萨克斯坦近30%的人口,产出了全国约45%的农产品以及30%的GDP;

可以说,在布赫塔尔马水库的帮助下,额尔齐斯河已逐渐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母亲之河”;

这么一看,布赫塔尔马大坝和斋桑泊相隔200公里的遥远距离,也算是二者“精诚合作”的一个小插曲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防止文章被抄袭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

全城探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