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界,尤其是古典中医,向来有“太平方”和“虎狼方”之说。
顾名思义,太平方指的是中医开方本着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目的安稳度日,方中多用药食同源、久久建功、量大量小都无妨的平稳中药,如山药枸杞党参桑椹葡萄干核桃仁之类的,补药为多,味道不错,代表人物张介宾等。

来自网络
虎狼方就不一样了,如狼似虎的方,听名字感觉就挺害怕的,以攻坚为主如附子大黄乌头马钱子之类,对症了见效很快,万一不对症就有可能要了小命,还是老张家人才辈出,张子和是代表人物。

来自网络
古时候,民间走方医(铃医)大多来自草根,混口饭吃很不容易,来了一个患者就要马上出效果,只能首选虎狼方博一下,治对了声名鹊起,治差了,换个地方重新再来,古代人员分散,村与村之间交通不便,走方医走南闯北,脚力非凡,用跑的自然谁都追不上。

来自网络
民间医虎狼方实践性非常强,同时因为总要为用错药擦屁股,就出了很多口吐莲花天花乱坠的嘴炮大师,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左右都有理。看过电视剧《老中医》的,里面的铃医有精彩嘴炮表演。

来自网络
论嘴炮功夫,老中医其实最服宫廷御医。为啥呢?因为伴君如伴虎啊,万万不能有差错,方子要四平八稳,经得起推敲,而嘴上功夫可以弥补方子的不足,万一下错药了,通过嘴炮前围后堵,也能应付过去。

来自网络
你看,宫廷里啥药最多,当然是补药最多了,所以,太平方就是为了消耗补药而存在的,御医们为了弥补太平方的先天不足的漏洞,需要理论上的支撑,那就要从文字里找出騰挪圆转的门道,连篇累牍的论述这样用太平方的道理。你看伤寒论印出来那时候就是薄薄的几页纸,后来的医书越来越厚,再后来出书的医家不弄出几百万字都不好意思出门。

来自网络
也是呢没办法,宫廷御医弄出太平方也是被逼无奈,宫廷里从上到下最喜欢的就是万寿无疆,比的就是谁活得久活的长,太平方也就只能朝着这方面使劲了,你看现在的打着宫廷御用流散民间名义的保健品,除了脑子不补,其他的啥都补,气血阴阳心肝脾肾大包围要多全面有多全面,最后发现,吃补药最多的皇上没几个长寿的,这就很尴尬了!

来自网络
可是万一皇上或者贵妃得了大病,真的需要救命药的时候该咋整?皇家还喜欢来这一套,就是先后召集几个太医,就是要看看他们的医术是否统一,哦!张太医开了金匮肾气丸,咦?李太医开的是龙胆泻肝丸,啊?!刘太医开的是小柴胡颗粒!你们玩呢!没有一味药是一样的,这不是视皇家贵胄为儿戏么?都给我下牢里!

来自网络
得,没几回,御医都给关起来了,这活不好干,本来中医讲的是悟性,没办法批量的流水线生产,这么整中医不得绝种了?中医绝了没事,个人还得前途要紧,于是御医们开始自救,最终达成一种潜规则,他们会根据每个皇家人的体质预先拟出几个基础方,并约定俗成的弄了几个暗号,皇上的贵妃病了,最先进去诊脉的肖太医出来后,捻动左手袖口,其他太医斜眼一瞄,心里有谱了,就用逍遥丸。下次三皇子病了,吴太医出来捻动右边流苏,其他太医瞄见,嗯!就用归脾汤…于是,皇上开心了:太医们出的方都一样了,这下放心了,看来爱妃得的就是这个病。起码太医的命保住了。于是,狼狼饿够,一代又一代的御医流派霸主宫廷,太平方也从此幸福的流传下来。

来自网络
其实,不管是太平方,还是虎狼药,只要对症都是有效的,能够两者结合使用才是中医本色。至于嘴炮,那就见仁见智了。
转发关注给你不一样的中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