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后只有北京可以发电报了

环球通信 2025-04-02 11:58:37

一、很突然!杭州将全面停用!

昨天,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传来消息,杭州地区电报服务将从2025年5月1日起全面停止。目前,杭州和北京是全国仅剩的两个提供发报服务的城市。

目前国内唯二还在运营电报服务的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也宣布停止电报服务了… 还剩下北京是唯一!

二、北京唯一的运营电报服务在哪?

有人说是西长安街上北京电报大楼。

这座坐落在西长安街11号的建筑,是中国第一座新式电报大楼,是当时全国电报通信的总枢纽,电报章上镌刻的“01”编号,就是大楼“老大哥”地位的身份象征,每一封从全国各地发出的电报,都要先经过电报大楼,才能转到地方。在电报业务鼎盛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电报大楼每月的业务交换量达300多万张,其营业厅曾为亚洲最大的电信业务综合营业厅。

其实,自2017年6月16日起,北京电报大楼一层的营业厅正式关门,北京唯一一个电报业务窗口将搬迁至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97号的长话大楼一层。在北京联通西单营业厅,你会看到指引牌上除了有“宽带业务”“移动业务”等字样,还有专门的一栏写着“电报业务”。

这里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处可以发电报的窗口,业务员会给你一张空白单,在填上地址、电报内容之后,这份由你手写的独家消息就将发往目的地。

三、电报已成为历史,见证着中国通信强国的崛起

电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中叶。1837年,美国画家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这一伟大的发明开启了人类通信的新纪元。

电报通过电流(信号)的通断来传递信息,而莫尔斯电码则是其独特的一种“语言”。这种电码由点(短信号)和划(长信号)组成,不同的组合对应着不同的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使得信息能够以电波的形式跨越山川湖海,瞬间抵达目的地。

在那个没有电话、互联网的年代,电报成为了最快捷的通信方式,它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模式,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上海国际电台电报告知亚、非、欧、美、澳25个国家和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4月起:新中国第一代电信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仅用了14个月就建成了覆盖全国连通世界、东亚最大的无线电报网。

1958年9月29日,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国际国内通信枢纽-北京电报大楼建成,收、发电报实现半自动化。

电波能瞬间穿越时空情连两端,成为那个年代最便捷、最普及的通信手段。1990年北京电报业务达到顶峰,超过了4440万封。报务员工作时连喝口水的工夫都很难挤出来。深更半夜送电报摩托车的突突声,能把整条胡同的人惊醒,因为电报内容是大喜或大悲。“母病速归”和“今晚接站”一类的急电占比最多。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业务开始高速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和经济活动的增加,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迅猛增长,私家电话在北京市的普及速度就像火箭升空一样迅猛。再之后,大哥大、BP机、移动电话相继登场,3G、4G网速奔腾起飞……曾经的电报业务谈出大众视野。

90年代以来,电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94年12月1日:最后一条上海到东京的国际电报电路关闭。

1996年: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局用于电报投递的最后一辆摩托车退休,邮政顶灯的绿色“长安”汽车上岗,宣告摩托车投递电报方式的时代结束。

2001年8月1日:国家取消公众电报特急和加急业务,电报逐步淡出百姓生活。

2016年12月:北京电报大楼只剩最后三位“发报人”。最资深报务员-76年进入电报大楼的白何廷回忆“电报数量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最高峰时仅大楼一天的收发电报量能达到10万封。”

2017年6月15日:服役59年的北京电报大楼一层营业厅正式宣布停业,唯一一个电报业务窗口搬迁至北京长话大楼。

2019年元旦:上海最后一个公众电报业务受理点-柳林路电信营业厅停止受理公众电报,但是仍在承接“来报”和“转报”业务。2021年6月16日:上海电信的服役22年的最后一台用户电报(电传)T203型交换设备“退出”网络,上海市的用户电报(电传)服务完成历史使命。

从电报到电话,从电话到云网融合、算网一体;从模拟通信到程控交换,从程控交换到IP通信、网络智能;从1G到5G,从5G到5G-A;从拨号上网,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七十多年来,我国信息通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通信空白到走向世界前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别旧迎新》

往昔电波传尺素,

今朝科技启新程。

莫怀旧影情长在,

畅享通联岁月明。

不突然,是必然!

是时候,向电报说再见了!

30 阅读:16410
评论列表
  • 2025-04-02 15:58

    那么,问题来了,北京能发电报,全国其他地方都不能发,北京发哪里?难不成北京城里自己发吧,从东城发个电报到西城

    双生魂 回复:
    民众不能发而已,军用肯定有保留
    用户47xxx75 回复:
    发给外太空接收[笑着哭]
  • 2025-04-02 17:49

    2001年就通知停办电报业务了,那时候手机发短信息,一条一毛钱,瞬间到达。三大运营商数钱数到手抽筋,一个春节就几十亿条短信在飞

    用户10xxx35 回复:
    那个时候但凡有个手机,都会掏出来给亲朋好有发个遍,除夕当天短信量爆炸,光一夜。短信的收入就几十亿。
    用户10xxx17 回复:
    横财没有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
  • 2025-04-02 18:01

    永不消逝的电波

    用户10xxx17 回复:
    那俩人最后成家了没有?
  • 2025-04-02 21:26

    如果有灾难无线电台还是最可靠的通讯工具

  • 未见 29
    2025-04-02 19:53

    暂时还没用过呢!

  • 2025-04-02 20:00

    自己发给自己玩?北京人真会玩,如果有钱,给了穷人买饭吃不好吗?给外地穷人也会感激你的。

    不看回复 回复:
    艹,你得卑微到何种地步?
  • 2025-04-02 20:13

    北京的发给谁?

    用户12xxx24 回复:
    南极科考队也不需要电报 无线电现在发达的很 卫星通信技术 上网发视频都可以
    什么名字好 回复:
    住国外的大使馆,加密的电报比打电话发邮件安全多了。
  • 风光 17
    2025-04-02 22:07

    现在还有电报呐,以为早没了[呲牙笑]

    用户59xxx88 回复:
    极端环境下可能老式人工插转台的有线电话和有线电报是唯二能用的通讯设备!
  • 红仓 16
    2025-04-02 23:08

    电报业务永远也消失不了,只是用的地方变了。

    什么名字好 回复:
    联系各大使馆加密电报还是很安全的
  • 鹏哥 13
    2025-04-02 21:15

    抖音上玩业余电台发报的可不少

  • 2025-04-02 21:22

    当时貌似是按字数收费的,很贵的

    B845C 回复:
    普通电报一个字3分,加急电报一个字5分。
  • 2025-04-02 20:31

    搞成类似非遗之类的了。

  • 2025-04-02 22:05

    电报,还以为早就没有了。居然北京市还保留着,关闭了吧,现在谁还会用这落后的技术?

    什么名字好 回复:
    [笑着哭]主要是对政府机构用的,比如联系驻外大使馆,用加密电报很安全。
    神经蛙 回复:
    落后?
  • 2025-04-02 20:46

    我记得97年在外打工每个月发工资都会从邮局拍打电报回家,把工资邮寄回去。

  • 2025-04-02 22:20

    美国电影《独立日》场景:外星人摧毁了所有的通信卫星,全世界为了统一反攻,重新开始用电报联络

  • 2025-04-02 22:53

    2000年的时候还要两毛钱一个字呢!

  • 2025-04-02 23:15

    小时候的广告,都有电报挂号,多少多少。

  • xs
    2025-04-03 07:05

    国防应急用

  • 2025-04-03 00:03

    没有人员而已,设备还在,或者封存,军队肯定有一套

  • 2025-04-03 00:38

    一个时代的结束,95年在北京常兵写信还有专门的义务兵免费邮戳,那时寄包裹只有中国邮政可以办理,那时给山区孩子寄钱也是通过邮政用汇款单,对方拿着单子就可以去邮局取钱

  • 2025-04-03 00:01

    永不消逝的电波[静静吃瓜]

  • 2025-04-03 07:59

    收费吗?

  • 2025-04-03 02:17

    电台和电报不是一个东西吧。

  • 2025-04-03 06:54

    现在人人都能自己发电报,发现场直播的视频

  • 2025-04-03 05:20

    发个微信,比发电报简单多了[呲牙笑]

  • 2025-04-03 08:31

    标题党

  • 2025-04-03 09:54

    因为电报部门是有编制的,不能随便取消只能等编制退休!

  • 2025-04-03 01:29

    咦,等等。发现了,两个美食荒漠。一个豆汁,谁喝谁吐,一个醋鱼,谁吃谁后悔。

环球通信

简介:资深分析师,感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