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宦官制度,这制度下出了好些个权大得没边儿、大权独揽的太监呢。像秦朝的赵高,明朝的魏忠贤,在朝廷里那可都是能呼风唤雨的主儿。
“指鹿为马”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典故,主角就是赵高。那时候啊,赵高想看看朝廷里的大臣是不是对自己忠心,就在朝堂上,他故意指着鹿说是马。那些害怕赵高权势的大臣呢,根本不敢反驳,只能顺着赵高的意思,也把鹿说成是马。
明朝的魏忠贤那可就狂得没边儿了,直接让人家管他叫九千岁。要知道,在古代那可是只有皇帝才被称为万岁的呀,魏忠贤竟敢称九千岁,这明摆着没把皇上当回事儿,就是在以下犯上嘛。
要是提到清朝最出名的太监啊,那肯定得是在慈禧跟前儿当红人的安德海和李连英了。不过安德海这人太张狂了,没多大岁数就让丁宝桢给砍了脑袋。
李连英从安德海那儿得了教训,心里一直清楚,在慈禧跟前,那就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一丝一毫都不敢越界,也从没干过让慈禧犯难的事儿。
李连英这人本来脾气就特别好,特别会哄慈禧高兴。现在安德海没了,没人跟他争了,他当然就很受慈禧太后的看重了。
在李连英之前,皇家有个规定:太监的官品最多只能到四品。为啥有这规定呢?就怕太监品级高了、权力大了,在朝廷上一手遮天,去干涉朝政呗。
可到了李连英这儿呢,啥规定都能让步。
慈禧直接就把老祖宗定的规矩给破坏了,把李连英提到了正二品。当时李连英在朝廷里那可是相当有势力,后宫的太监都得听他的。虽说上头还有慈禧管着,可他的权力和赵高、魏忠贤那些人比起来,也就是稍微差那么一点儿。
不过要说到敛财的法子和腐败奢靡的做派,李连英跟前面那几位相比的话,第一名那肯定是实至名归啊。
李连英的作风到底奢靡到啥程度呢?想当年,李连英他老妈去世的时候,李连英就想给老妈办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于是呢,他直接拨了五十万两白银给李家人,让他们去操办所有的事儿,不管大事还是小事。
其他的他啥都不管,葬礼上他就俩要求:一是得把五十万两白银全花光,二是必须办得风光体面。
清朝末年的时候啊,一个小康之家一年也就挣个40两银子上下。可李连英给他老妈办一场葬礼花的钱,相当于当时一万多个小康家庭一年的收入呢。
李连英又不是皇亲国戚,他在位的时候到底贪了多少钱呢?办个葬礼竟敢这么大手大脚,难道慈禧太后都管不了他啦?
其实啊,李连英能这么大张旗鼓地操办,那可都是照着慈禧太后的懿旨办的。
李连英是顺天府大城县人,家里兄弟四个,他排老二。他家经济状况差,8岁就进宫做太监了,这一在慈禧跟前当太监就是好几十年呢。
光绪三十二年,李连英的母亲去世了,这对李连英来说可太痛心了。这几十年来啊,他天天在慈禧旁边伺候着,很少有机会能守在母亲身边尽孝呢。
李连英有无数资产,他母亲晚年的日子过得挺不错,不用操心生活。可对父母而言,哪怕有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不如儿子在跟前尽孝更实在。
李连英没在老母亲身旁尽孝,心里对母亲满是愧疚。那对他来说,最好的补偿法子,肯定就是给母亲操办一场盛大的葬礼,让母亲风风光光地走完最后这一段路。
想当年,李连英在朝廷那可是相当有权势的,他是后宫的太监总管呢。他母亲去世了,这葬礼的规格肯定不能像普通人家那样办呀,得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再说了,李连英他又不缺钱。
但是场面撑多大,规格办多高,都得去跟老佛爷请示。要是没老佛爷点头,就自己瞎做决定,说不定办个葬礼还把慈禧太后给惹恼了呢。
毕竟之前那个肆意妄为的安德海,都已经死翘翘了。李连英心里清楚主仆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办葬礼之前,还专门向慈禧太后请示了一下呢。
李连英一脸委屈地对慈禧说,自己这么多年都没照顾老妈,没能在身边尽孝,就想给老妈办一场风光的葬礼。
李连英跟着慈禧太后好多年了呢,怎么说也是个老员工了,他想给母亲办个葬礼,不管是从人情上还是道理上讲,都说得过去呀。
古代人挺看重孝道的,封建统治者也一样。几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一直坚守的儒家思想,对稳固统治更有利。
还有一个原因,慈禧为啥能一直牵制光绪皇帝呢?就是因为有孝道。
慈禧不但准许李连英厚葬老母亲,还大手一挥,给李连英拨了四十八万两白银呢。
由此也能看出来,慈禧可真是个败家子儿啊。那时候清朝末年,国库空虚得很呢,就为了这么个小事情,慈禧居然大手一挥,大方地拨出了四十八万两白银。
慈溪挺大方的,不过李连英也不缺这点钱。这么多年了,他贪污的可不少。他跟慈禧打招呼,不是为了要钱,关键是想师出有名。
老佛爷都点头了,李连英不管咋折腾,旁人都没资格管。这不,李连英马上就安排自个儿兄弟,能搞多大阵仗就搞多大,只要别比皇帝老儿还过分就行。
李连英都这么说了,可他那些本家兄弟,说到底就是普通老百姓呗。哪怕他们见过些世面,冷不丁让他们拿出50万两白银来办一场葬礼,那也不是轻松的事儿啊。
李家人不管咋商量,就是没个具体的法子,那就干脆把当地的富豪乡绅也拉来一起商量呗。
那些富商在当地可都是有身份的人,啥大世面没见过啊。可一听说李连英要拿五十万两白银给他妈办葬礼,在座的人都被惊到了,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就这么浪费了。
李连英都舍得花钱了,别人哪管得着啊?
咋能让全城老百姓都来给母亲吊唁呢?还有啊,当年有不少人看不起李连英,得让这些人瞅瞅李连英现在有多牛气。就这么着,他们合计来合计去,最后定下来宴请全城百姓,让大家大吃大喝一个多月。
为了供得上大家吃,光厨师就请了两百个呢。那时候啊,不管是贵族、平民还是乞丐,只要愿意来给李连英母亲吊唁的,在葬礼上都能白吃白喝,还能往家带东西呢。
那时候有句话是形容李连英的,“李连英葬母,一城人跟着像过节”,这可一点都不瞎扯,对当地老百姓来讲,那一个月就跟过新年似的。
光请全城的老百姓吃饭还不够呢。李连英晓得他娘生前就爱听戏,于是又让人找来一伙唱戏的,专门搭了个台子唱戏,早晚都得唱一场。
另外呢,李连英把一大群和尚高僧都给请来了,让他们轮流给母亲念咒,一念念了七七四十九天。就冲这阵仗,只能讲那些皇亲国戚也就这样了。
在那一个月当中,当地的老百姓可没少从李连英那儿得好处,酒啊肉啊馒头啊,全都敞开了供应。
但这东西可不是平白能拿的,既然得了别人的好处,就得给人家办事。李连英母亲下葬那天,只要吃过宴席的百姓几乎都来了。照民间的殡葬规矩看,这已经是最高规格了。
就这事,李连英可满意得很呢。说起来啊,李连英为啥要这么费劲地给老妈办葬礼呢?一方面是想好好尽孝,另一方面呢,他想立个标准,就是等以后轮到自己办后事的时候,也得照着这个规格来。
李连英啊,他想得也太多了。慈禧太后一驾崩,他可就没好果子吃喽。葬礼根本就没按照他之前预想的规格办,死了还身首分离,墓室也被人抢得精光。
李连英生前做了不少事,再看看他死后的遭遇,只能说这就是他罪有应得啊。
别看他办葬礼的时候可大方了,花了老多钱。可这些钱啊,都是从老百姓那儿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这就相当于把搜刮的钱又还给老百姓了呗。
你看啊,一个太监都能这么铺张浪费,从这儿就能瞧出来清朝有多腐朽没落了,清朝灭亡那肯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啊。
文摘报 - 2021年12月11日:大太监李莲英的“莲”字其实是“连”。
葬哪了我想去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