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首隐居古诗词:滚滚红尘中,谁又能潇洒地放下浮华,挥挥衣袖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2-23 10:35:51

滚滚红尘中,有多少人能够淡看繁华、超脱尘俗,如同古诗词中的隐逸者一般,潇洒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隐居,这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主题,正是诗人词客们对现实世界深刻反思后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的具象表达。

他们借由笔下的山水田园,以诗为舟,穿越时空的洪流,向世人展示了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

古人寄情于山林泉石之间,用诗词书写着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宁静,仿佛那翠竹丛中的一抹清影,或是高山流水间的悠扬琴音。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诠释了隐居与古诗词之间的亲密联系。

这份联系不仅仅是生活状态与文学创作的相互映照,更是历代文人士子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谐与真我的永恒追寻。

这千年的诗意传承中,我们看到了那些放下了浮华名利的背影,他们以诗化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心路历程,也给后来者留下了一份关于隐居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

每当我们品读这些流淌着隐逸情怀的古诗词时,便能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那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也是对灵魂家园的深深眷恋。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在乾隆十八年的山东大旱灾变之中,郑板桥以其为官的清正与百姓的疾苦相连。作为潍县父母官的他,因恳求朝廷赈济饥民而触怒了上司,却坚守着那份为民请命的初心,终至罢官离任。

这首《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便是他在告别潍县之际,以诗画并举的方式,向当地士绅与民众深情话别的篇章。

郑板桥诗意地宣告自己抛弃乌纱帽,毅然决然地舍弃了仕途,转身之际,两袖清风,囊中空空,唯有一份淡泊名利、无愧于心的坦荡。

他用笔墨勾勒出一杆瘦竹的形象,那竹子既象征着他坚韧不屈的人格,又寓言了他的未来生活愿景:在秋风轻拂的江边,将竹竿化作渔竿,享受垂钓的乐趣,远离庙堂之高,回归江湖之远。

这一画面生动诠释了其对自由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世俗的不屑一顾。

他的选择犹如一位侠者,面对逆境,不改其志,挥洒自如地放下功名利禄,走向人生新的阶段。

诗人借竹寓情,以画传意,这份潇洒的转身,饱含了对人民深深的眷恋和对世事洞明后的豁达超脱,使人读来不禁被其高尚品格和坚贞气节所打动,更对那幅描绘在心灵深处的“清瘦竹”产生无限共鸣与敬仰之情。

如同秋风中的翠竹,虽历尽沧桑,依然挺拔清劲,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美,令人心生感慨,久久难以忘怀。

一个官职而已,丢了就丢了,与其为之苦恼,倒不如去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这一首古诗,就是他留给人们的辞职信,从此之后不再为官,专心去做一个江湖中的闲云野鹤。

这一份超然的情怀,着实让人佩服不已。在茫茫人海,大千世界当中,又有几人能够像他这样潇洒的放下浮华,挥挥衣袖,告别曾经的一切。

拿得起也放得下,来时不惊不喜,去时不怒不嗔,这种心境宛如山间流水,清澈动人。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犹如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透过诗人笔触细腻的情感抒发和如诗如画的生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以诗意盎然的方式展现了他对于世俗官场的深深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烈向往。

陶渊明早年便不具随波逐流之气韵,内心深处挚爱着山野丘壑的宁静与自由。然而,在仕途的涡流中沉浮十数载后,他终于决然挣脱了那束缚身心的尘网樊笼。

这份解脱如同鸟儿重归林间,鱼儿跃回深渊,满载着久违的轻松与欣悦。他选择在南野之畔开辟荒地,回归农耕生活,保持那份质朴纯真的本性,享受着田园的恬静与闲适。

他的居所虽简陋却富有诗意:榆柳荫庇屋檐,春桃秋李繁花似锦;邻村依稀可见炊烟袅袅升起,深巷犬吠与桑树顶的雄鸡啼鸣交织成一首淳朴的田园交响曲。

庭院内无世俗纷扰,唯有内心的宁静与安逸充盈其间。陶渊明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由衷的满足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陶渊明潇洒挥别浮华,宁可舍弃官位荣华,也要坚守内心纯净与精神自由的决心。

他用诗化的语言记录下从困顿到释放的心路历程,借由田园美景寄托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坚持。

这是一首颂扬自然、歌咏隐逸情怀的杰作,其中蕴含的情感深沉而动人,让每一位阅读者都能感受到诗人那超脱于俗世之外的豁达胸襟和高洁情操。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唐·王维《答张五弟》

王维的《答张五弟》犹如一首淡泊宁静的田园诗谣,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诗人隐居终南山下的生活画卷。

在这首诗中,王维以其特有的禅意与诗意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潇洒自如的人生哲学。

在终南山那翠峦叠嶂之下,王维拥有一间简朴的茅屋,而茅屋正对着壮丽秀美的终南山景致。这里整年罕有酒客光临,柴门常常紧闭,呈现出一派清寂恬静的生活氛围。

他以一种无为而治的心态面对日子,不问红尘琐事,每日虽无所用心,却能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时而饮酒作乐,时而垂钓溪边,享受着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

他向友人张五发出邀请,无关乎世俗礼节,只是希望好友能时常前来共赏这山野之美,一同感受这份洒脱与自在。

这首诗通过对终南山下生活的描绘,王维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淡然放下,以及对自由洒脱人生的深深向往。

他以“挥挥衣袖”般的态度舍弃了浮华功名,选择了山水之间的简单生活,从而流露出内心深处那份超凡脱俗的情感追求和精神寄托。

其文字之唯美,情感之深沉,使得每一个读到此诗的人仿佛都能感受到那股从喧嚣红尘中超脱出来的清新与宁静,进而深受感动,向往那如诗如画的山居岁月。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是一首深情且内敛的山水田园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昌龄所选择的隐逸之地——一个深藏在清溪之畔、松林月色下的静谧世界。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致的刻画,生动展现了王昌龄那超然物外的清高品格和对隐居生活的独特追求。

诗中,“清溪之水深不可测”,象征着王昌龄内心的深邃与广袤,如同那无底的溪流,蕴含着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隐居之处只有孤云”,寓言其远离尘嚣,不染世俗,独守一份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这里的月光如洗,仿佛只为照亮这位卓尔不群的文人雅士,映射出他的高洁情操与脱俗气质。

接着,诗人用“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暗示王昌龄虽隐居山林,却并未完全割舍生活的情趣与诗意,而是让自然之美融入日常生活,使得这份隐逸生活更加丰满且富有哲理。

最后,诗人借由对王昌龄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这句话既是对王昌龄高尚情趣的敬仰,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渴望归隐山林、追寻心灵自由的向往,展示了两位诗人共同拥有的那种潇洒挥别浮华,悠然自得于山水之间的理想人格形象。

整首诗以其平实的语言、含蓄的意境和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传达了对王昌龄及其隐居生活的深深理解和赞美。

读者仿佛能够透过诗句感受到那份清风明月间的恬静淡泊,以及从繁华到简朴、从世俗到隐逸的心灵变迁,从而深受感动,陷入对人生真谛与价值取向的深度思考之中。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见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宋·陈抟《归隐》

陈抟的《归隐》如一曲流淌在岁月长河中的清泉,将十年漫游生涯中的一座青山深深镌刻于心,那梦回萦绕的山色成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在这篇诗作中,陈抟以一种深沉而淡泊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他对世俗繁华与权力纷争的疏离和超越。

诗人用“高官厚禄金山银山”与“安稳的睡眠和安贫乐道的生活”进行对比,揭示出其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相比于物质财富与权势地位带来的浮华短暂,他更向往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富足。

世间最令人心生愁绪的是王朝更迭的动荡不安,以及世人沉迷于笙歌酒宴、醉生梦死的无尽空虚。这种洞察世事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归隐去吧”,陈抟借由这一句呼唤,向世人传递出放下浮华,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理念。

他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携带着喜爱的古琴与平日所读之书,走进山林深处,赏野花烂漫,听鸟语悠扬,在春光里陶冶性情,享受这份大自然赋予的最纯净美好的时光。

这样的归隐世界,既是对现实喧嚣的一种逃离,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深情向往和执着坚守。

陈抟的《归隐》以其深邃而豁达的人生态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决绝舍弃,对自然和谐生活的热烈向往和坚定追求。

它如同一首恬静而激昂的生命颂歌,引导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感,体验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感动与共鸣,让人不由得为之心动神往。

长歌咏楚词,细赓和杜诗,闲临写羲之字。

乱云堆里结茅茨,无意居朝市。

珠履三千,金钗十二,朝承恩暮赐死。

采商山紫芝,理桐江钓丝,毕罢了功名事。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

汪元亨的《朝天子·归隐》犹如一幅淡然超脱的生活画卷,以诗人自身丰富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内涵为依托,生动刻画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内心宁静的生活理想。

在这首词中,汪元亨时而借《楚辞》的浪漫诗风放歌抒怀,时而步和杜甫诗歌的深沉意境,闲暇之余又沉浸在王羲之书法的灵动笔意之中,展现出他对传统文人雅趣的深深热爱与执着追求。

词中的主人公选择在白云深处搭建草屋,摒弃繁华都市的喧嚣浮华,透露出一种“无心居闹市”的豁达态度。

他以冷静的旁观者视角描绘豪门贵府的煊赫气象,即使他们拥有门客满堂、歌舞升平的荣耀,也难逃晨恩暮戮的命运。这种对比之下,更显现出词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疏离。

汪元亨将自己比作商山四皓,采芝调补,向往着那种悠然自得、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时又效仿严光垂钓江边,寄寓了那份不问世事、怡情山水的人生哲理。

他坚定地表达了放下一切功名牵绊的决心,以此来彰显其洒脱不羁的精神风貌与对自由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首词宛如一首深情的田园牧歌,流淌着诗人的孤独与自由、恬静与旷达,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归隐生活的热烈向往。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宋·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辛弃疾的《鹧鸪天·博山寺作》宛如一幅生动而深刻的归隐画卷,以其独特的笔触勾勒出词人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以洒脱不羁的姿态,抒发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与选择。

他以“不在往临安的路上奔波”为引子,揭示了对权力中心的主动疏离,即便多次涉足山寺,那里的静谧与淡泊也仿佛因他的频繁造访而略显疲于逢迎。

这一反差,巧妙地映射出词人心中的矛盾与挣扎:既追求生活的情趣,在有味与无味之间探寻真意,又在材与不材之间游走,试图找寻一种超脱世俗的身份定位。

辛弃疾坚定地表达了对独立人格的坚守与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也不趋炎附势猎取功名”。

这种决绝的态度,流露出其深藏内心的傲骨与高洁,更凸显了他对自由精神的热烈追求。

词人走过半生,终悟得人生归途——归耕田园。松竹、花鸟成为他的挚友良伴,象征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执着追求。

这首词是一曲咏唱厌弃官场、决意归隐的人生之歌,它承载了辛弃疾深情且坚韧的灵魂独白,犹如一束穿越历史烟云的光亮,照亮了无数后来者的心路历程。

透过唯美且深情的文字,读者能够感受到辛弃疾那份挥别浮华尘世,回归本真自然的决心与勇气,这份情感深深打动人心,让人在感叹其命运多舛的同时,也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动,并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度反思。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以一种超脱于现实困境的心态,描绘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所处的乡间幽居生活,那是一种繁华落尽后的淡泊与洒脱。

词的上片如同诗人手中的一支妙笔,勾勒出了一幅层次分明、意蕴丰富的乡村画卷。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延绵至天际,终被崇山峻岭切断,那巍峨耸立的高山仿佛象征着人生的高峰与低谷,既有对远方理想的遥望,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畏面对。

近观,翠竹如屏障般环绕屋舍,营造出一方静谧清雅的天地,池塘边衰草丛生,蝉鸣声此起彼伏,既有大自然的生命力,又透出一丝秋日的寂寥,让人感受到时间流转与生命轮回。

空中翩翩飞过的白色小鸟以及塘中散发幽香的红色荷花,则是自然和谐与生机盎然的具体表现,它们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苏轼心中向往的诗意栖居地。

词人手拄藜杖,在古城墙下漫步,享受雨后带来的清爽与闲适,这不仅是对眼前景物的直观感知,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从容接纳。

这首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以无比潇洒的姿态放下世俗浮华,挥一挥衣袖,不仅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更在内心深处找到了安放灵魂的宁静之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