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伦理之间,虽然都主张善良和道德,但在一些事情上,或许也有一定的分叉口。法律更多主张的是责任,而伦理更多的却是人情。各自初衷和目的都为向好,但对个别事件的认识也有一些不同。
近日,有媒体报道的一起离婚夫妇就儿子抚养费纠纷案件引起不少网友热议。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基本情况——
话说,孩子生母刘某和生父李某离婚后,孩子随其生母李某生活,起初父亲也按照约定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1500元。
这本来也都很正常,接下来有意思的是,孩子的妈妈再婚后,与李某签订离婚补充协议,约定孩子改成继父的姓后,生父李某不在支付抚养费。按约定改姓,生父不再出钱抚养,也很正常。
更让生父李某想不到的是,几个月后孩子母亲竟然以孩子名义起诉李某,要求他支付这几个月拖欠的和今后的抚养费。
看到这里,我们似乎觉得孩子的母亲有点不厚道,虽然是私下约定,但是也应该守信守约。孩子跟母亲姓还可以理解,孩子都到别人名下,都跟继父姓了,还让人家生父出抚养费?
说好的不让人家出抚养费了,却又出尔反尔,这孩子母亲令人不敢苟同。
更让舆论惊诧的是,法院也认为补充协议违反相关法规的部分无效。孩子不能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于是认定生父仍然需要支付所欠及今后的抚养费并达到李某认可,双方并就如何探视孩子也进行了详细约定。因李某爷爷刚去世尚未出殡,孩子母亲也在法官建议下同意孩子参加生父爷爷的祭奠仪式。
类似事件,在当今社会似乎并不罕见。父母离婚后,孩子随母亲生活的也有很多,父亲支付孩子抚养费也是理所当然,更是法律所赋予的责任。从法律层面讲,这跟孩子改不改姓没有关系。
但是从情理上讲,孩子改成别的男人的姓,还要自己出抚养费,那个男人都会感觉到委屈,感觉到冤得慌。
这钱出得真是憋屈!客观一点地将,生父每月出1500元的抚养费,在一般家庭,估计够孩子成长所有的消耗了,甚至有时候还花不完。那么,对孩子来说,生父除了抚养费,妈妈出了照看孩子的劳动,而孩子改姓继父,继父就没有一点义务和责任吗?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白捡一个儿,还不用抚养。更重要的是,继父对孩子的态度怎么样,还很不好说。
另外,既然继父没有承担一点责任,那么孩子对他也就没有任何责任可言。孩子对生父依然需要承担养老送终的责任。就怕孩子的母亲,等孩子长大后不需要抚养费了,又出什么幺蛾子。
自己替孩子做主改孩子姓,而且自毁自己签订的协议,虽然法律不支持,但也是人说的话,签字画押的呀。这孩子的母亲,确实让人难以接受,还是那一句,确实不厚道!
孩子生父到需要赡养的时候,依然可以依法维权,责任、义务及权利,应该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