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离世的患者日益增多!医生反复强调:少吃蘑菇,多吃这几样

逗逗玩转养护 2025-04-09 10:45:4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一位60多岁的退休老干部,平时身体挺硬朗,没什么大毛病,突然有一天开始双腿浮肿、头晕乏力,家人以为是年纪大了正常现象,结果几个月后竟查出晚期慢性肾衰——尿毒症。

他的第一句话是:“我哪知道肾病可以这样悄无声息地要命!”如今,像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多,而背后的真相,远比想象中复杂……

尿毒症: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日积月累”

尿毒症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它是慢性肾脏病(CKD)发展的终末期阶段,也叫做“慢性肾功能衰竭末期”。

据《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2亿慢性肾病患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尿毒症这个“沉默杀手”。

国家卫健委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尿毒症患者超13万人,透析总人数已突破80万,成为全球透析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更令人揪心的是,很多人直到身体出现严重症状,才意识到肾已经“撑不住”了。

肾脏不像心脏那样会“喊痛”,它默默工作,一旦损伤不可逆转。

那些看似健康的“蘑菇”,为何成了“隐形杀手”?

说到饮食,很多人都喜欢吃蘑菇,尤其是各种野生菌、干蘑菇、香菇炒肉……香气扑鼻,口感滑嫩。但在肾病领域,医生却再三提醒:蘑菇,尤其是野生菌类,肾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少吃!

首先要说的就是钾含量。蘑菇属于高钾食物,尤其是干蘑菇、香菇,其钾含量甚至高于香蕉。

正常人吃了问题不大,但对于肾功能受损的人来说,钾排不出去,会引起高钾血症,心跳骤停、猝死的风险大大升高。

再者,某些野生蘑菇含有肾毒性成分。比如马勃菌、红菇、鹅膏菌等,有些即便煮熟了也无法完全分解其毒素。

云南多地医院曾多次收治因误食野蘑菇导致急性肾衰的患者。

2022年云南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一例62岁的男性农民患者,他误食野蘑菇后出现呕吐、乏力,三天后尿量骤降,检查发现肌酐暴涨至1000μmol/L,确诊为急性肾损伤Ⅱ期。

虽然及时透析抢救,仍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

医生反复强调:不是蘑菇不好,是“肾不好”的人不能乱吃!

肾脏最喜欢的不是补药,而是这几样“养肾食物”

很多人一说起养肾,就想到人参、鹿茸、冬虫夏草。其实这些“补品”对普通人来说不仅贵有时还可能“伤肾”。

真正适合肾脏的食物,往往就在家里的厨房里。

第一样是黑豆。

中医有句话叫“以形补形”,黑豆入肾经,现代研究证明,黑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减轻肾脏代谢负担。

2021年《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周摄入黑豆3次以上的人群,其慢性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普通饮食者。

第二样是紫甘蓝。

紫甘蓝富含花青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剂。

肾脏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氧化应激,紫甘蓝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护肾小球不被过早“老化”。

此外,它钾含量不高,适合早期肾病患者食用。

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生吃或过度加热。

第三样是山药。

山药含有黏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对肾脏有很好的滋养作用。尤其是怀山药,有“肾中之参”的美誉,能增强肾小管的再吸收功能。

山药蒸着吃最好,能最大程度保留其活性成分。

第四样是南瓜。

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和果胶,可以帮助肾脏排毒、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

同时,它是一种低钠、高纤维食物,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糖,减轻肾脏负担。

别让“肾病三兄弟”悄悄找上门

很多人不知道,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这“肾病三兄弟”是导致肾病高发的罪魁祸首。

高血压患者中,约有30%会逐步出现肾功能下降;糖尿病患者中,肾病发病率高达40%;而高尿酸则直接损伤肾小管,诱发肾结石、肾炎。

2023年《中华肾脏病杂志》数据显示,因“三高”引发的慢性肾病已占全部肾病患者的72%以上。

控制“三高”不是只靠药,关键还在生活方式。

管住嘴:少盐、少糖、少油,尤其别暴饮暴食。

迈开腿:每天快走30分钟,促进肾脏血流。

睡好觉:肾主藏精,晚睡等于伤肾。

戒掉烟酒:烟酒是肾脏的“隐形杀手”。

一个真实案例警醒千万人:健康从来不是侥幸

2021年江苏常州,一位退休教师张先生因长期高血压未控制,突发心衰住院,进而检查出慢性肾功能不全。医生追问病史,发现他每天晚餐必喝“蘑菇汤”,自称“最健康的排毒餐”。

但他不知道的是,干香菇的钾含量极高(超过1500mg/100g),对他这样的“肾脏脆弱群体”来说,就是慢性中毒。

张先生最终接受了透析治疗,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他感叹道:“原来健康这事儿,不能光凭自己理解,要听医生的。”

医生的使命,不只是治病,更是传播健康的“守门人”

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文。在忙碌的门诊和查房中,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仅靠药物和仪器,是无法真正阻止尿毒症蔓延的。

必须让更多人在“未病”前就开始重视自己的肾。

一个普通人,或许不能每天跑医院体检,但起码能做到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关注身体信号。就像一句老话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到了“肾都坏了”,再多的后悔也无济于事。

请记住:尿毒症不是终点,很多时候,它只是忽视健康的“果”

肾病的发生,表面看是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本质上是长期忽视健康管理的结果。许多肾病其实是可以在早期发现、防控的。

只要愿意从今天起,少吃高钾蘑菇,多吃养肾好食物,定期体检,三高管理好,肾,就能陪伴人一生。

健康,不是等病来之后才去抓,而是每天给自己一点点关怀。

参考文献:

1.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年第39卷第6期,《我国慢性肾病患病现状与防控策略研究》

2.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1年第29卷第4期,《黑豆摄入与慢性肾病风险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2023年《全国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4.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病例分析,《2022年因野生菌肾毒事件临床报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1 阅读: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