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而是身上出现这6大异常,你一定要注意

逗逗玩转养护 2025-04-08 10:02:3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肺癌被誉为"癌中之王",它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高发病率,更在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很多人一提起肺癌,立刻想到咳嗽、咳血等典型症状,但实际上,肺癌的早期信号往往更加隐蔽,表现为身体的六大异常变化。

这些异常若能及时识别,将为早期诊断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肺癌真的那么可怕吗?

前阵子,我接诊了一位58岁的刘先生。他看上去精神不错,只是抱怨最近总觉得肩膀疼,还有些莫名其妙的手指肿胀。

家人劝他去骨科看看,他却阴差阳错来到了呼吸科。经过详细检查,我们在他的右肺上叶发现了一个3厘米大小的肿块。

后续活检确认是肺腺癌,所幸发现得还算及时,手术后配合靶向治疗,现在恢复得不错。

刘先生的例子并非个例。

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肺癌已连续多年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令人担忧的是,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20%。

而如果能在早期发现,五年生存率可提高至70%以上。

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多数人不知道肺癌的早期征兆并非咳嗽,而是一些看似与肺无关的身体异常。

指尖变粗,竟是肺里有"鬼"?

杵状指(又称鼓槌指)是肺癌常见的早期征象之一。表现为手指末端变粗、呈鼓槌状,指甲弯曲如同瓦片。

这一现象是由于肺部肿瘤分泌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导致末梢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所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曾分析过近千例肺癌病例,发现约15%的肺癌患者在诊断前就出现了杵状指。

而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变化往往比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出现得更早。

若你发现自己的指尖变粗、指甲呈弧形隆起,尤其是吸烟者,千万别掉以轻心,应尽早到专业医院进行胸部CT等检查。

肩痛脖酸,不一定是落枕

许多肺癌患者最初会出现肩膀疼痛或颈部酸痛,常被误认为是"落枕"或"肩周炎"。

这是因为肺上叶的肿瘤可能侵犯胸壁或刺激臂丛神经,导致肩部或颈部疼痛。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王孟昭教授曾强调:"若肩痛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特别是夜间加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应考虑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排除肺癌可能。"

我曾遇到一位46岁的女性患者,她因右肩连续疼痛三个月辗转多家医院,服用止痛药、理疗都无明显改善。直到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有一2.5厘米的结节,手术病理确诊为早期肺鳞癌。

术后她的肩痛很快消失了。

如果你的肩膀或颈部疼痛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特别是伴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务必警惕肺癌可能。

莫名乏力,体重直掉

不明原因的疲乏和体重下降是肺癌的另一个"无声预警"。

根据《中华肿瘤杂志》的研究报告,约3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前3-6个月内出现明显体重减轻(超过正常体重的5%)和持续性疲劳。

肿瘤细胞会消耗人体大量营养物质,同时释放细胞因子干扰正常代谢,导致能量消耗增加、食欲下降。

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明显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也应提高警惕。

若三个月内无意减轻体重超过5公斤,且伴有明显疲乏感,应排除肺癌可能。

反复低烧,查不出原因

低热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肿瘤组织会产生一些致热原物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异常。

这种低热一般在37.3-38℃之间,多在下午或晚上出现,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李时悦教授指出:"不明原因的低热持续2-3周以上,尤其是伴有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警惕肺癌可能,建议进行胸部CT检查。"

长期低热不退,尤其是吸烟人群,千万别以为是"上火"或"小感冒",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举。

面部、颈部或上肢水肿

面部、颈部或上肢出现水肿,看似与肺无关,却可能是肺癌的"信号弹"。

这是因为肺上叶的肿瘤可能压迫或侵犯上腔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上半身水肿,医学上称为"上腔静脉综合征"。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报道称,约3%-5%的肺癌患者会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其中40%的病例此症状为首发表现。

如果发现自己的脸部、颈部或手臂无故出现水肿,特别是水肿不消退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

反复肺炎,屡治屡发

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迁延不愈的肺部感染,可能是肿瘤阻塞支气管引起的。

肿瘤堵塞了气道,导致分泌物淤积,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张挪富教授提醒:"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吸烟者,若半年内反复发作肺炎,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应高度怀疑是否存在肺部肿瘤。"

肺炎反复发作,尤其是同一肺段或肺叶,必须进行胸部CT等深入检查,排除肺癌可能。

肺癌早诊早治,生存期大大延长

肺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根据《中国肺癌防治指南》,早期肺癌(I期)的五年生存率可达70%-90%,而晚期(IV期)则不足5%。

差距之大,令人震惊。

目前,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是发现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

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研究显示,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LDCT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降低20%。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建议,以下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1. 50-75岁吸烟史≥20包年者

2. 40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者

3. 长期接触石棉、铬、砷等职业致癌物质者

4. 既往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者

防癌从生活开始,六大习惯远离肺癌

预防胜于治疗。

戒烟是肺癌一级预防的核心。此外,以下生活习惯也能有效降低肺癌风险:

均衡饮食:增加新鲜蔬果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有助于中和自由基,减少DNA损伤。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研究表明,每天摄入400克以上蔬果的人群肺癌发病风险降低25%。

适度锻炼: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降低肺癌风险。

室内通风:减少接触室内空气污染物,如油烟、甲醛等。

防护口罩:在空气污染严重时,戴适当的防护口罩。

远离二手烟:长期被动吸烟使肺癌风险增加20%-30%。

定期检查: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

肺癌早期症状隐蔽,但并非完全没有征兆。

通过认识这六大异常信号:指尖变粗、肩颈疼痛、乏力消瘦、低热不退、上半身水肿、反复肺炎,我们可以更早地发现肺癌,把握治疗良机。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可能就是拯救生命的第一步。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拥有健康的肺、健康的人生。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18版). 中华肿瘤杂志, 2018, 40(9): 710-716.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 中国肺癌外科治疗指南(2018版). 中华外科杂志, 2018, 56(10): 728-735.

孙燕, 周清华, 支修益. 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2020, 13(5): 512-518.

王孟昭, 程颖, 陈晓红. 肺癌非典型临床表现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14): 1082-1086.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