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冬至悄然临近,大家在庆祝冬至这个节气到来的时候也意识到2024年已经不剩下多少天了。
冬至仿佛是一个信号,它是冬天真正到来的信号,也是这一年即将结束的信号。
在冬至这一天人们往往通过吃饺子、吃热乎食物来图一个冬天迹象,希望自己冬天不会被冻坏。
就现在看来这种活动只是祈求一个美好祝愿,但对于以往没有太多取暖措施的人看来何尝不是一种心灵慰藉。
冬至的含义还有很多,那你听说过“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吗?
不少人看到前人传下来的谚语就一个头两个大,因为现在人们对农业劳作接触的不多,对这些谚语感到陌生。
但殊不知就是这些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农谚拯救了多少人的性命,我们要对农谚有清醒的认识。
那你知道这句农谚背后又有什么是需要我们深层次思考的吗?
一、“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历史渊源中华文化以何种方式才能够使得世人认识到本文化的独特性?以何种方式才能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
除了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这些代代相传的谚语就是最好例证。
像“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就是农谚的一种。
农谚顾名思义是农民劳作时口口相下来的通俗用语。
因为地域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各个地方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农谚。
那么回归到“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这句话,只有现在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
“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这句俗语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南朝官员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相关记载。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九期间(即冬至开始的九个九天)没有下雪,那么到了九九时期(即来年的春季末至初夏),天气就会异常炎热,仿末进入了六月盛夏。
这既是对一种自然现象的描绘,也蕴含着古人对天地间规律的深刻理解。
要知道这句话产生已千年有余,一些人就不免质疑他的真理性。那现在“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这句话还有普遍适用性吗?
空口无凭,我们通过近十年来中国冬季气温变化来佐证。
2010年冬季中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4.7摄氏度,创下1987年以来最低。
往后的2011年和2012年继续保持这种趋势。
但是来到2013年及之后,中国冬季平均温度开始出现显著变化。
虽然官方没有给出具体数据,但因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中国冬季平均温度会相对上升,这也就预示着将出现“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的状况。
从2013年到2020年亦是如此,“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所产生的现象似乎越来越普遍。
有人会问:“官方没公布这几年的数据,你怎么肯定就是暖冬?”
虽然官方没有公布这八年的数据,但2021年全国冬季平均气温上升到了零下2.9摄氏度,这和2010年的零下4.7摄氏度相比可是升高了一大截。
2022年和2023年冬季平均温度也以每年0.2摄氏度的涨幅在变动,所以我们现在见到“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的情况或许比古代人见到的都多。
所以这句“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横跨数千年时间流传到现在,它还描绘当时的地理气候特征,同样能够反应气候变化。
综上所述,“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这句话就表明这样的天气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以往历史上人们也绝对经历过。
农谚的文化传承属性在这一刻具象化,曾经指导先辈农业劳作实践的经验现在又为我们所用。
二、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在具体了解其背后隐藏的故事和当今冬季温度发展变化历程之后,我们先来看从一九天到九九天的区间范围。
以2024年和2025年为例子,今天的数九寒天时间跨度应该在2024年12月21日到2025年的3月11日。
一些对时间敏感的人意识到这就是从导致到立春的整个时间段。
两个重大节气是九九寒天的起始点,这也是古人的智慧。
可以说他们是按照节气确定时间,也通过时间规定节气,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那知道了大致时间我们就逐句分析这代表着什么含义,以及他的成因和后续影响有哪些。
1、“一九不见雪”
字面意思是一九天我们可能见不到雪,之后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一九天指的是冬至过后的九天,一般而言冬至开始的第一个九天我们就会看见雪花飘落(对于正常下雪区域)。
这个时间节点往往代表着温度可能开始变得更低,一般零度以下都是常态。
天气也会从之前的晴空万里变得阴沉沉,天空时不时的就会飘下雪花,此时下雪、下霜都应该是常态。
不过就像上文说到的,正常情况下一九天应该开始下雪但有没有不下雪的时候?
有,而且这个现象从古代就开始发生。就现在而言一九天开始下雪的区域也越来越少,“一九不见雪”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现象,这是为何?
从大环境来讲这还是全球变暖惹的祸,不稳定的厄尔尼诺效应和拉尼娜效应扰乱着全球气候。
此效应背后成因不外乎是大洋环流受到影响,而能对大洋环流产生巨大影响的只有海水中的酸碱度。
当温室效应加剧,北极冰川融化后巨量淡水涌入海洋中,海水的酸碱度被打破。
当然大家也可以将上述解释看做是现在极端天气变多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九不见雪”越来越多的原因。
2、“九九如六月”
一旦出现了上文中提到的“一九不见雪”现象,那就预示着这一年的大洋环流出现问题。
古代人自然不知道大洋环流是什么也不知道出现这种现象的成因是什么,但他们能看到结果。
一旦一九天该下雪的地方还没有下雪,甚至气温都没有降低多少。
那到了九九天也就是来年三月份的时候,天气温度可能就会升高到同年六月份(夏季温度)的水平。
通俗的说“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预示着今年是一个暖冬,不会有糟糕的暴风雪天气出现,也不会有冻害等极端情况发生。
那是不是这样就一定代表对人类生产有好处呢?
我们在了解谚语之余,一定要清楚我们不是了解谚语本身有什么意思,而是了解谚语背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明白这些影响,我们才能掌握这些谚语,并为我们所用。
“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比较直观的是北方过冬的人准备年货的方式发生变化,尤其是以前没有电、没有冰箱的时候。
以前的大萝卜、白菜、肉都能够在外露天存放(有时候气温低还怕冻坏),但一旦遇到冬季气温不降反升的情况那放在户外的食物就要寻找新的保鲜地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农业劳作的影响。
针对冬季变暖的事实,来年的更重计划、种植规模、种植作物等都会发生变化。
土壤的肥力、含水量也会受到影响,人们来年农作物种植自然受到影响。
现如今虽然人类的科技水平上来了,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消除自然天气变化带给农业种植变化的影响。
虽然我们有一系列手段能够改变,但违背天时的行为还是存在一定风险。
三、怎么看待这句话?现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气象卫星和遥感卫星,我们也有地面监测站等多方式来了解当地的土壤水文天气变化情况。
但是我们有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就用不着学习诸如“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这样的传统习语了吗?
那倒未必,就像是现在学界总结出来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效应,中国古代一句“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就能见漏端倪。
所以要辩证的看待“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
毕竟这也是人们经过上千年时间的实践和观察所得出来的经验总结,是经过无数次检验的认知,我们还是要学习的。
但是现在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全球变暖、海水倒灌、温室效应等都是以往都不曾遇到的问题。
虽然“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在现在的表现可能并不那么明显,它的产生条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
这些气候问题或是人为或是自然因素,但无疑都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以往的一些农谚可能就存在表露不准确以及情况不对应等情况,我们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来看待。
结语
农谚能够代表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标识,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一句“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可能就是人们数十年观察、数百年实践总结、数千年传承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学习这句话,还要结合新时代新特点发展这句话,使得“一九不见雪,九九如六月”更具有普遍适用性,以此造福当下生活的人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农谚
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宝库---人民日报|2021年02月20日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