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刘询,早年为何会在监狱里长大?他到底犯了什么错?

有缺的晚风 2025-02-15 16:24:50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骤然离世,关键是其离世之际并无后裔留存。在这般情形下,以霍光为代表的一众大臣经过商议,最终拥立了汉昭帝五哥家的儿子刘贺,由此刘贺登上皇位,成为了新的皇帝。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这个刘贺着实离谱至极。自他被拥立起来后,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中,竟然就做出了上千件坏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他都无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于是在那之后,霍光便联合其余诸多大臣,共同把刘贺给废黜了。而在此事过后,霍光寻觅到了汉昭帝长兄家的孙子,也就是曾经戾太子刘据的后人刘病已,进而又一次将其拥立起来,使其登上了帝王之位。

刘病已这个人,后来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新改的名字就叫作刘询呢。

历史上有一位声名赫赫的人物,他便是汉宣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汉宣帝的名号可谓是广为人知,其大名鼎鼎的程度,使得许多人在谈及那段历史时期时,都绕不开对他的提及,他就是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汉宣帝。

在汉朝诸多皇帝里,刘病已也就是刘询,着实是极为传奇的一位。要知道,他本是汉武帝的嫡长曾孙呢,可就在他呱呱坠地没多久,整个家族便惨遭灭门,无一幸免。唯有他,因尚在襁褓之中,年纪幼小,这才侥幸得以存活下来。

在随后的那几年时间里,刘询始终是在监狱里生活着,靠着监狱里看守人员以及犯人们的照料才得以长大成人。一直到汉武帝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他这才知晓了刘询的存在,进而又让刘询重新回到皇族的行列当中。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重返皇族历经十多年后,待汉昭帝离世,他居然再度被拥立为皇帝,又一次拿回了原本就属于他的那皇位!

必须得承认,他的经历那可堪称是一段传奇啊。他所历经的那些事儿,实在是太不寻常了,就像一部精彩绝伦的传奇故事一般,让人听闻之后不禁为之惊叹,由衷感慨他的故事确实有着十足的传奇色彩。

刘病已的故事起始于公元前91年,彼时正是汉武帝统治的后期阶段。在这一年,汉武帝的长子,也就是刘病已的祖父刘据,其身份乃是汉朝的太子呢。

就在刘病已诞生的这一年,刘据遭奸臣构陷,被污蔑以巫蛊之术去诅咒汉武帝。彼时汉武帝正在京城之外避暑,如此一来,身为太子的刘据压根儿就没了能够解释清楚的契机,无奈之下唯有起兵来保全自身。然而这一起兵之举,其结果必然是谋反的罪名被坐实了。

最终,彼时身为太子的刘据,因兵败而选择了自杀这条路。就在刘据自尽的那一刻,京城之中已然完全陷入一片混乱,仿若一锅沸腾的热粥。而太子刘据的全家老小,也都在这场残酷的混战里丢掉了性命。

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起事件,它便是巫蛊之祸。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诸多相关的情节与纷争皆围绕于此展开,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后人研究那段历史时无法忽视的重要部分,它就是广为人知的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发生之际,刘病已或许都尚未满百天呢。刘病已的生父乃是太子刘据的长子刘进。要知道,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嫡长子,而刘进作为刘据的嫡长子,刘病已恰恰又是刘进的头一个儿子哦。

如此计算一番的话,刘病已实实在在是汉武帝的嫡长曾孙。要是未曾发生那场巫蛊之祸,按常理来讲,皇位原本就应当是属于他的呢。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巫蛊之祸里,京城陷入一片混战。太子的全家都在这场祸乱中不幸丧生,无一幸免。唯有年幼的刘病已,或许是因为他当时年纪实在太小了,压根没引起旁人的注意,就这样幸运地在这场劫难中存活了下来。

紧接着,与刘病已相关的首个千古谜题便由此产生了。

刘病已究竟是凭借何种方式得以存活下来的呢?

需明确,在太子刘据起兵一事发生后,汉武帝旋即派人展开镇压行动。随后,刘据携两名儿子以及为数不多的麾下军队,因战败而逃出京城,最终在京城之外选择了自杀。而关于太子府的女眷,史书并未记载她们确切的死因。或许是反对派在寻觅不到太子踪迹后,便对整个东宫展开了血腥清洗;亦有可能是太子离去之后,反对派担忧东宫众人会为太子喊冤,故而将她们杀人灭口以绝后患。

无论真实情况怎样,在刘据离去之后,东宫那里必然是经历了一场极为惨烈、惨不忍睹的杀戮之事。处在这样的情形下,刘病已不过是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那他究竟是靠着怎样的机缘才得以存活下来的呢?

后世对于这个问题有着好几种猜测。一种看法是,或许是当时太子府的门客不顾生死,救下了年幼的刘病已。另一种看法则是,当时刘病已的长辈运用某些特殊手段,把刘病已暂时藏匿起来,从而使其得以逃过此劫。

关于此事,恐怕后世是极难知晓其中真相了。毕竟就连刘病已本人,说不定都弄不清到底是何种情形!而那些知晓真相的人,大概率都已丧生在那场惨烈的巫蛊之祸里头了,如此一来,真相便更难明晰了。

在那之后,待京城的混乱平息下来,汉武帝得以重返京城。此时的京城,秩序也逐步恢复如初。随后,凡是与太子府存在关联的人,无一例外都被投进了监狱。就连尚还年幼的刘弗陵,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同样被关进了监狱之中。

于是在此之后,第二个流传千古的谜题便随之出现了。

汉武帝在回京以后,究竟晓不晓得刘病已的存在呢?亦或是在回到京城之后,到底是在哪个时候才知晓了刘病已的存在?

从史书所记载的情况来看,大概要到汉武帝临终之际才知晓此事。彼时,有望气之人向汉武帝禀明,称京城监狱里有天子之气。于是汉武帝便下达命令,要将狱中所有犯人杀光。就在这紧要关头,负责看守监狱的丙吉官员当机立断站了出来,予以阻止,至此,汉武帝方才得知刘病已的存在。

随后,汉武帝做出了大赦天下的决定,监狱里的所有犯人都因此获得了赦免,刘病已自然也在被赦之列。而就在这次大赦过后没几天的时间,汉武帝便与世长辞了。

从史书层面来讲,应当是在汉武帝临死之际,他方才知晓刘病已的存在。而后,为了能使太子这一脉得以延续传承,汉武帝做出了在临终之前大赦天下的决定,如此一来,他的这位曾孙才得以存活下去。

不过与此同时,后世的史学家们针对史书里的这一记载,始终抱持着怀疑的看法。毕竟依据诸多的蛛丝马迹去推断,汉武帝极有可能早在这之前,便已然知晓了刘病已的存在。

史学家们经过推测后认为,实际的情况极有可能是如下这般。

汉武帝返回京城后,一时间对京城的状况难以明晰。彼时在其身旁之人,皆为反对派。众人皆称太子已然是真的谋逆了,可汉武帝却笃定地认为,太子绝对未曾有谋反之举。

然而问题在于,彼时的汉武帝压根不清楚在自己身旁究竟谁能真正值得信赖,谁又是谋害太子的奸佞之臣。并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太子此前确实举兵起事了。就最终结果来看,太子谋反一事已然确凿无疑,即便他是被逼到这般境地,但谋反的事实是无法否认的。

在此之后,汉武帝唯有暂且隐忍下来。他先是全力去安抚手下的官员们,对所有参与平定太子一事的人,统统给予丰厚的封赏,以此暂且稳住了那些反对派。与此同时,为了彻底查明事情的真相,汉武帝还从地方上调集了诸多地方官进入京城。

在当时的情况下,京城的诸多官员都存在着陷害太子的嫌疑。如此一来,站在汉武帝的立场去考量,自然是要从地方上调一些官员进入京城了。毕竟只有让那些和这起案件毫无瓜葛的人来着手调查,才有可能查清楚事情的真实面目。

就在这个时候,汉武帝将一位极为关键的人物调进了京城。

所提到的这个人,正是丙吉呢。

与诸多相关电视剧所演的情形截然不同哦!真实历史中的丙吉,可绝非是那种普普通通的狱卒。确切来讲,他实实在在是司法系统里的一位高官呢。早在巫蛊之祸发生的好多年前,丙吉就已然荣登廷尉右监这一高位啦。要是类比到现代的话,此官职大体就等同于最高法院的副院长哟。

只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丙吉出了点状况,犯了些事儿,由此便遭到了降职的处理。而在被降职之后,他这才被安排前往地方去担任相应的职务。

巫蛊之祸告终后,汉武帝便将他召入京城,赋予其全权去探查事件的真相。就各方面迹象来推断,丙吉抵达京城之后,想必是在很短时间内就把真相查得一清二楚了,明确证实太子着实是遭受了冤枉,随后便将这一情况如实汇报给了汉武帝。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当中,丙吉知晓了刘病已的情况,明确了刘病已的存在。

汉武帝返回京城之后,太子府的人大都未能幸免,几乎被屠戮殆尽。仅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得以残存,可他们也没能逃脱厄运,被统统关进了京城的监狱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所被关押之处并非一般监狱,其名为郡邸狱。

郡邸狱呢,其实就是郡国于京城所设的监狱。通俗来讲,此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宗室成员,并非是收押普通犯人的场所。正因如此,后世不少人推测,在那场残酷的杀戮事件里,极有可能是太子府的长辈拼尽全力保住了刘病已。并且,汉武帝一回京,也立刻知晓了刘病已的存在。

然而,接下来汉武帝却没法立刻相认。要知道,倘若太子当真造反了,依那时的律法,太子全家都得被处死。这样的话,尚在年幼的刘病已肯定也难逃一死。故而在当时,汉武帝在还不清楚太子刘据是否真的造反时,便想着先留条后路,给刘据留存一脉香火。

倘若刘据当真发起了造反之事,那么刘病已的存在必然会被径直抹除。如此的话,就太子这一大家子而言,在名义上已然是全都被判处了死刑。不过从实际情况来讲,却还有一个孙子侥幸存活了下来。

故而,彼时太子府的那伙人便被关进了郡邸狱。说是关押,实则是在给予保护。要知道,当时京城之中一片混乱,就连汉武帝都无法确定外面就绝对安全。将小刘病已安置在监狱里头,反倒能够切实保障他的安全呢。

就这样,在之后丙吉将事情真相彻查清楚后,汉武帝这才明白,自己的儿子着实是被冤枉的。可即便如此,当时的汉武帝依旧没办法立刻为太子恢复名誉,就连去追究那些蓄意陷害太子之人,他都做不到呢。

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不过简单讲的话,镇压太子的命令正是汉武帝亲自下达的。而那个直接对太子进行陷害的江充,在太子起兵之后没多久,就已经被太子给解决掉了。至于后面去对太子实施镇压行动的人,那可都是汉武帝所派遣过去的。

故而,那些对太子加以陷害之人,皆是在领受了汉武帝的旨意后,方才对太子动手的。就证据层面而言,汉武帝心里明白就是他们在背后搞鬼作祟,可却拿不出能够证实此事的相关证据。

接下来,汉武帝为给儿子复仇,采用了极为巧妙的办法。巫蛊之祸中,陷害太子的关键人物是丞相刘屈氂与贰师将军李广利。对此,汉武帝先是以刘屈氂诅咒自己作由头,将其全家诛杀。而后又迫使李广利在前线与匈奴决战,待其战败投降匈奴后,汉武帝便以此为由,把他全家也给杀了。

总而言之,在巫蛊之祸落幕之后的三年间,汉武帝凭借着那些特殊的举措,将那些构陷太子的人一一铲除。然而即便如此,直至此刻,汉武帝实际上依旧没办法为太子洗清冤屈、恢复其名誉。

鉴于太子在此前已然起兵行事了。要知道,一旦起兵,这便等同于造反,而“造反”这样的罪名,对于太子而言,想要彻底摆脱、洗清,那实在是极为困难的事儿。

一直到后来,汉武帝所面临的这一难题方才得到解决,而解决它的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此人姓田名千秋,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使得汉武帝的那个难题得以化解。

有一个叫田千秋的人,主动向皇帝上书,目的是为太子鸣冤。在他所呈的上书中,清晰阐述了一番逻辑。其一,太子身为储君,已居高位,根本就不存在造反的动机。其二,太子是皇帝的亲生儿子,即便有调兵的举动,那也谈不上是造反,顶多算是盗用了皇帝的兵权罢了,对此,打两板子或者加以斥责也就够了,绝对到不了判死罪的程度。

田千秋所上之书,于法理层面径直证实了太子的清白无辜。正是在此之后,汉武帝方能将那些反对派彻底清除干净,同时也完全为太子洗刷了冤屈。随后,汉武帝更是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借此来寄托对儿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至此,身处监狱之中的刘病已,仿佛已然能够认祖归宗,再度明确其身为太子孙子的这一身份了。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对于藏于监狱里的刘病已而言,认祖归宗并重新确立其太子孙子的身份,看上去已然是可行之事了。

可问题在于,当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一个全新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汉武帝的跟前。

这一问题,便是有关立储之事的问题。

太子以及太子之子相继离世后,汉武帝该立谁为新储君便成了极为关键的问题。倘若刘病已的身份被公开,依顺位继承制而言,身为嫡长曾孙的他确实具备被立为储君的条件。可关键在于,那时刘病已年纪尚幼,真要让他当皇帝,汉武帝其余的儿子必然是不会乐意的。

而要是立汉武帝其余的那几个儿子的话,同样也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总而言之,立储一事着实让汉武帝纠结了许久。在其人生最后的两年时光当中,对于立储这个问题,汉武帝一直都没能下好决心,始终处于一种犹豫不决的状态,此事就这般一直困扰着他。

一直到公元前87年的时候,汉武帝的身体状况已经糟糕到了极点,这时候他才总算拿定了主意。就在这一年年初,出现了那起所谓的天子之气事件。负责观测气象以察吉凶的官员,向汉武帝汇报说,在监狱之中竟然有天子之气。而这件事情,极有可能是汉武帝自己暗中谋划出来的呢。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汉武帝下达指令要将监狱内所有犯人都杀掉。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丙吉坚决出面阻拦此事,也正因如此,刘病已的存在便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众人眼前了。随后,汉武帝顺势借着这一契机,恢复了刘病已的皇族身份。

然而在同一时期,汉武帝已然心意已决,打算将自己年幼的儿子刘弗陵确立为继承人。差不多就在刘病已获释前夕,汉武帝决然地处死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并且,汉武帝还对霍光等数位大臣予以暗示,示意他们日后辅佐朝政。

在这一年的一月份,刘病已的身份经汉武帝之手得以恢复。随后到了二月十二日,汉武帝将刘弗陵立为太子。紧接着的二月十三日,汉武帝颁布诏书,命霍光等四人辅佐朝政。而就在次日,也就是二月十四日,汉武帝溘然长逝。

在这一年的时候,刘病已仅仅才五岁。

无论真实情况究竟怎样,总归来讲,就在汉武帝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刘病已已然彻彻底底地重新获得了皇族的身份地位。

在过去的那几年间,刘病已一直身处监狱之中,日子过得着实艰难。虽说丙吉对他悉心照料,为了能让他存活下来,还特意找来两名女犯人给他喂奶。可监狱的环境终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并且在那里完全没有自由可言。

年幼的刘病已生活在监狱之中,那时的他身体十分虚弱,还常常生病,有好几次都险些丧命。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状况,后来人们才给他取了“刘病已”这个名字。“病已”二字,大致的含义就是希望疾病能够就此终结。

汉武帝离世之后的那几个月当中,汉朝的高层局势始终颇为混乱,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各种繁杂事务牵扯着,根本没人会去过多留意刘病已这个孩子。在这样的状况下,刘病已接下来该何去何从,便俨然成了一个极为棘手且尴尬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真的是全靠丙吉啊。若不是丙吉,情况还不知道会怎样呢。总之,关键时刻,丙吉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真的是多亏了他。

当时无人过问此事,丙吉便拿出自己的俸禄,依旧雇下那名女犯人,坚持抚养刘病已。并且,丙吉主动缩减自身饮食,从日常吃食里节省出诸多的肉和米,就是为了能好好地抚养刘病已长大。

过了好几个月,直至朝堂局势稳定下来,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们这才记起刘病已这个人。随后,刘病已便被送到了他奶奶那边。刘病已的奶奶史良娣,本就出身于大家族,彼时她的母亲与哥哥都尚在人世。于是在此之后,刘病已便由史家负责抚养照料了。

一年过后,待汉昭帝稳稳坐定皇位,霍光等几位辅政大臣这才依照汉武帝生前之意,把刘病已接入宫中的掖廷加以抚养。要知道,掖廷乃是汉朝皇宫里供低级女眷居住之所。彼时刘病已的母亲与奶奶均已离世,身为宗室之人,又不宜在宫外成长,所以留在掖廷确实是最优之选。

另外,掖廷负责管事的张贺,以前可是太子刘据的心腹呢,此人来历不简单。他的父亲便是昔日的酷吏张汤,张汤虽被视作酷吏,却也是清官,还官至御史大夫。而张贺因曾为太子心腹,在巫蛊之祸里遭牵连,无奈受了宫刑,进而入宫成了掖廷的管理员。

到了这个阶段,在宫里的张贺依旧有着一定的话语权。他的弟弟张安世彼时正在朝中任职,而且深受霍光的倚重。有着这位太子府旧人张贺的庇佑,刘病已往后的日子着实好过了许多。此外,在张贺的助力下,刘病已不仅读了大量书籍,还娶了宫里宦官的女儿许平君。

当刘病已渐渐长大,鉴于其身份较为特殊,一方面有着皇室血脉,另一方面却未受重视。正因如此,长大后的刘病已能够径直出宫,去京城周边诸多地方游历。在此过程中,他目睹了众多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而这无疑为其日后成为一位好皇帝打下了根基。

此后,待到刘病已年满十八岁之际,汉昭帝驾崩离世。接着,霍光先是拥立了昌邑王刘贺,可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又将刘贺给废黜掉了。

刘贺被废之后,刘病已的人生便来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处,命运似乎在此刻悄然发生着转变,接下来的路该何去何从,都因刘贺被废这一事件,让刘病已面临着新的抉择与走向。

接下来究竟该立谁,这可着实让霍光头疼不已。想当年汉武帝膝下共有六个儿子,长子这边属刘据这一脉,除了刘病已外,其他人差不多都被杀光了。老二那一脉已然绝后,至于老三呢,早在汉昭帝时期就因谋反,被霍光给平定了,这一脉肯定是不能考虑拿来立为嗣君的。

往后看,老三和老四乃是一母所生,要是选择老四这一支脉的话,那霍光日后必定会遭遇厄运。而老五这一脉仅存的后人,正是之前被废黜的刘贺,就当下情形而言,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再说说老六,也就是已经离世的汉昭帝刘弗陵,他可是没有留下子嗣的。

因此,在当时那个情况下,霍光着实为该立谁当皇帝这件事而头疼不已。然而,恰好在这极为关键的当口,刘病已生命里的又一位贵人站了出来,替他说起了好话。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字是杜延年。

霍光的心腹杜延年,其子与刘病已相识且关系甚佳。正因如此,杜延年对刘病已的状况颇为了解,于是在彼时便着手举荐刘病已。而霍光在脑海中浮现出刘病已后,同样认为刘病已极为契合相应条件。

其一,刘病已乃昔日太子刘据的后裔,就法理层面而言,其自身条件是极为适宜继承皇位的。其二,刘病已的亲戚寥寥无几,长辈们大多都在那场巫蛊之祸中离世了。如此状况下,待刘病已登上皇位之后,霍光对其进行掌控也就更为便利了。

自然,霍光所给出的表面上的缘由,便是刘病已自身颇为优秀。刘病已自幼历经诸多事情,因而天生就对民间的疾苦有着深切体会,并且他饱读诗书,性格方面也较为沉稳平和。

就这样,在经过一系列的考量、权衡等诸多环节之后,霍光最终把目光落在了刘病已的身上,并且做出了抉择,选定了刘病已。

随后,经由霍光的一番安排,刘病已得以入宫去侍奉太后。在这一过程当中,刘病已的表现极为恭敬,这般表现甚得霍光之心,令其十分满意。接着在近两个月的时长里,霍光展开了对刘病已全方位的观察,而刘病已的种种反应,更是让霍光越发地放下心来。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进程当中,有那么极为奇特的两个月。就在这一年的6月5日,汉昭帝驾崩离世了。随后刘贺登上皇位,可仅仅过了二十七天便被废黜。而刘病已呢,一直到这一年的9月10日才正式被确立为皇帝。这就意味着,从刘贺被废起,往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汉朝实际上处于没有皇帝在位的状况。

回顾历史长河中的那几个大一统王朝,你会发现,国家持续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都处于没有皇帝的状况,这样的情形,恐怕在整个历史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说是唯一的一次也不为过。

于是,在公元前74年9月10日这一天,凭借霍光的拥立,刘病已得以正式进入宫中,开始接受相关的拥立仪式。依照那时的惯例,刘病已先是获册立成为阳武侯,接着群臣将玉玺与绶带恭敬奉上,由此正式拥立刘病已登上皇位。

刘病已上位的整个经过便是如此。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