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季军”之后比亚迪仍将高歌猛进

侯车市 2024-09-10 19:15:21

据易车榜最新数据,比亚迪7月销量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仅次于丰田与大众。迅速崛起并蝉联中国车市年度销量冠军的比亚迪是否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是业内近期热议的话题。笔者认为从多方面来看,厚积薄发的比亚迪“势能”仍未完全释放,尽管市场仍存在诸多变数,但比亚迪仍将高歌猛进。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张图表

通过“有据可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方式来看,今年1-6月比亚迪营业收入首次超过上汽,位列国内主流车企第一,再参照其1-6月一直保持增长的销量、结合远超所有榜单内车企的净利润,就不难得出结论:比亚迪不仅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增长势头,而且其盈利能力也相当可观。在许多经典车型已形成规模效应及品牌溢价能力也相应提高的形势下,其发展态势相当乐观。

如果再看一下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就会更令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202亿元,同比大增42%,创下历史新高,比同期净利润高66亿元。对照主流上市车企2024年半年报可见,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几乎等于长城、理想、吉利、长安之和,而且高于特斯拉(约人民币161亿),可以看出比亚迪在乐观的市场态势下并没有丝毫放松,而是更多地投入了研发,以求保持业内领先地位。

而比亚迪的迅猛崛起,从表象看一是得益于行业政策的把握,二是全产业链发展,但归根结底,同样与高度重视研发投入有关。如果用研发投入与净利润进行对比,从2011年至今,在过去的14年里,比亚迪有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有时候甚至是同期净利润的几倍。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500亿。比亚迪目前已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目前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而高额投入研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发展过程中陆续推出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成为国内到国际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变革的中坚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造车新势力的研发投入表现。这些新势力车企虽然营收规模不大,但研发投入力度较大,例如理想研发投入同比增长高达42%。当初业内广泛讨论的“新势力车企能否存活”问题今天已经变为“新势力车企能走多远”的问题。与造车新势力的营收规模相比,其研发投入力度相当惊人)。目前汽车发展方向到底是“智能的移动工具”还是“移动的智能端口”恰好是“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的根本认知差别,这也是未来中国车市的一大变数,但至少短期内看,这些车企对比亚迪暂不构成威胁。

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不仅在中国汽车行业排名首位,Wind数据显示,在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比亚迪研发费用同样排名第一,比亚迪坐稳A股研发之首。

从其他统计数据看,2024年1-6月的国内汽车行业收入47672亿元,汽车行业利润率5.0%,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4%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在这个大形势下,比亚迪的利润表现堪称“一枝独秀”,这也为其继续高额投入研发提供了保证。

车市现存变数是否会影响到比亚迪的迅猛发展呢?我们不妨也来做个分析:

首先是“友军”对“比亚迪模式”模式的仿效与反超。不排除具备一定条件的车企会在内卷日益激烈的当下同样试探比亚迪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但参照目前汽车行业利润微薄的现状,且不说投资周期长、不确定因素激增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之路并不好走,即使“友军”选择此路,暂时也难以撼动比亚迪的市场地位。

另一变数是合资企业撤出中国市场对产业链可能造成的影响。从目前看个别经营不善的合资企业撤出中国市场可能性增加,但规模达到影响整个供应体系的撤资不会出现,对于全产业链开发的比亚迪而言,这个变数几乎不存在任何影响。

另一变数包括在许多车企“油电平权”的呼声中,产业政策是否会出现变化。目前看鼓励新能源发展依然是政策主基调,一方面大幅度“调头”不大可能,而“微调”对于中国市场混动车型领域的先驱者比亚迪更可视为利好消息。

综合上述,无论从企业实力、研发投入、行业环境、竞品现状、宏观政策乃至市场变数而言,未雨绸缪、准备充分的比亚迪都有实力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

0 阅读:21

侯车市

简介:一个资深汽车媒体人的车市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