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如果用推恩令削藩,朱棣还会靖难吗?两个原因让他一败涂地

蒋晨曦说生活 2024-12-18 10:15:55

建文元年,尚未坐稳皇位的明惠宗朱允炆,在谋臣齐泰和黄子澄的怂恿下开始削藩。

自古以来削藩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搞不好就会伤及元气甚至动摇国本。

西汉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都充斥着浓浓的血腥味。

明朝建文削藩期间,?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潭王朱梓和?周王朱橚,先后在削藩的过程中殒命。

随着削藩计划的不断深入,诸藩王开始对削藩之事恐惧尤深,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断送性命。

朱棣为了避免成为下一个替罪羊,自导自演了一出装疯卖傻的大戏。

一、一场精心策划的“局”

很多人都认为朱棣韬光养晦的时间,是从建文帝朱允炆开始削藩算起。

实际上从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去世开始,再到建文元年起兵前后足有六七个年头。

朱棣是名副其实的大明贵胄,也是实打实的大明一字亲王。

他为了隐藏自己的实力,不被性格残暴的老爹识破险恶用心,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

朱元璋对最像自己的第四子燕王,早已生出了戒备之心,甚至曾有过除掉他的想法。

尤其是在懿文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对朱棣的戒心首次达到顶点。

由朱元璋主持编纂的《皇明祖训》中,有“兄终弟及”的硬性规定。

朱标病逝后,在朱元璋诸多子嗣中,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非皇四子阎王朱棣莫属。

但朱元璋出于对朱标的喜爱,以爱屋及乌的心态册立“皇太孙”朱允炆。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在朱标去世仅四个月后,16岁的庶长子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是皇太孙制度的创始人,此举堪称亘古未有之事。

目的很明确:一是为了确保皇位的稳定传承;二则是出于稳定王朝秩序的考虑。

朱标在世时个人威望极高,即便是朱棣也没有和他抗衡的资格和实力。

其他藩王自然也会乖乖的俯首称臣,不至于闹出太大的乱子。

但当朱标病逝之后,太子之位就出现了空缺,群狼环伺的局面立即形成。

朱元璋无论选哪个儿子做储君,没被选中的儿子都可能不服。

这就很容易埋下一个重大隐患,等朱元璋去世后国家就会陷入动荡不堪的局面。

朱元璋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也是为了稳住或团结朱标旧部,尽量避免内部冲突。

朱棣原本有机会成为储君人选,可他却偏偏和皇位失之交臂,肯定会有很多的怨气。

只不过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他不敢造次,为了避祸只能忍气吞声。

朱元璋像一只失去幼狮的雄狮一般,张开血盆大口扑向猎物,只为让朱允炆坐稳皇位。

明初四大案中的最后一案“蓝玉案”,发生在懿文太子朱标去世一年后。

表面上看是因为蓝玉因骄横跋扈不服管束,实则却是朱元璋想杀鸡儆猴。

他给蓝玉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大帽子,随即举起了屠刀疯狂屠戮超1.5万人。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削弱勋贵和军事将领的势力,起到进一步加强集权的作用。

这无疑是在为朱允炆登基扫清障碍,也可以确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身为一代开国之君,朱元璋的想法毋庸置疑,但偏偏落掉了朱棣这条漏网之鱼。

二、稚嫩的守成之君

朱元璋心知肚明,年长的皇子基本都有战功,他们是明朝诞生的见证者。

爹英雄儿好汉,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朱元璋深知大明王朝接下来的君主,唯有“守成”才是王道。

至于朱棣等一众曾和朱元璋征战沙场的皇子,只能成为大明王朝的远征大将军。

另外,朱元璋不想让继任者的手上沾鲜血。恰好朱允炆的性格和父亲朱标十分相似。

但《明史》中对朱允炆性格的记载,却用了“仁柔少断”四个字。

“仁”指的是宽仁、仁爱,而“柔”则是懦弱的表现。

“少断”则说明朱允炆是一个缺乏决断力的人,同时还是一个不具备理政经验的君主。

即便朱允炆在位时以“仁”治国,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

还改变了朱元璋在位时的残暴政策,大力推行宽刑省狱,一度创造了“建文新政”。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社会矛盾,但对改变明朝社会结构并没有实际意义。

同时,朱允炆的一些改革措施过于理想化,甚至可以说是不切实际。

尤其是在急于削藩这件事情上,更是暴露了自己缺乏执政经验的短板。

三、伪装大师朱棣

朱棣出生时正值陈友谅挥军南下,向应天发起进攻之时。

当时,朱元璋正在前线指挥作战,根本顾不上看一眼这个刚来到人世的第四子。

朱棣自幼就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接受了强度非常大的军事训练。

自幼培养了坚韧不拔、英勇果敢的性格, 大约20岁时加入行伍。

至此,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在明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洪武十三年,朱棣以燕王身份就藩北平,并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护卫军。

遵照朱元璋的安排,藩王在就藩时需要选一名僧人陪护左右。

这名僧人法号“道衍”,即后来大名鼎鼎的姚广孝。

正是在他的怂恿和鼓动下,朱棣才下定了发动靖难之役的决心。

随着削藩的步伐逐渐加快,齐泰和黄子澄同时提出,将朱棣定为首批削藩对象。

朱允炆对此深以为然,并派遣官员严密监视朱棣的一举一动。

期间,都督耿瓛和都御史景清,分别负责北平的军事和政务工作。

随后一批又一批的官员,打着各种幌子频繁出现在北平,真实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监督朱棣。

当时,朱高炽三兄弟滞留应天,好不容易才逃回北平,朱棣深知朱允炆要对自己下手了。

为了掩人耳目朱棣只能装疯卖傻,甚至伪装成乞丐整日睡在大街上。

在三伏天盖着棉被烤火,为了将这场戏演得更加逼真,朱棣不惜将猪粪塞入口中。

面对疯癫的朱棣,朱允炆派去的官员都被蒙蔽了,他们在复命时说:“朱棣真的疯了!”

这才让朱棣躲过了朱允炆的严密监视,暂时赢得了他的信任。

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朱棣深知早晚有一天自己会沦为阶下囚。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戈一击,所以说朱棣靖难是出于无奈,更是朱允炆的步步紧逼。

正所谓“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发动了震惊大明王朝的靖难之役。

彼时,距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不足一年时间。建文帝发动几十万明军,企图彻底剿灭朱棣。

当朱棣率领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时,建文帝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输了。

四、盲目自信,自掘坟墓

朱允炆在登基时,朱元璋为他留下了三十万禁军。

如果算上各地藩王所辖的明朝军队,他手中至少握有百万大军。

可以说是一个家底儿极其雄厚的皇三代,可惜一手好牌被他打个稀烂。

自幼熟读史书的朱允炆,小时候就知道汉武帝大力推行“推恩令”的史实。

为加强集权统治,避免“七国之乱”的悲剧重演,刘彻采纳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策略。

“推恩令”被誉为“千古第一阳谋”,明目张胆地削减藩王手中的权力,又让他们无话可说。

根据“推恩令”的规定,藩王权力和爵位由原来长子继承,改为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这只是刘彻削弱藩王权力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一招才是最致命的杀招。

“推恩令”规定藩王及其封地隶属于“郡”,地位和行政级别中的“县”类似。

简而言之,原来偌大的藩王封地,通过内部分家的形式化整为零。

随着这项政令不断推进,藩王们所属的强大诸侯国将被越分越小,直至丧失抵抗能力。

推恩令之所以能得以顺利执行,实则是抓住了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

将原本仅属于长子的权力和势力,像分蛋糕一样越切越小。

将实力雄厚的藩王势力范围缩小,让他的子嗣雨露均沾。

表面上来看对庶子们是一个超级福利,实则却让封建统治更趋于集权化。

简而言之,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藩王的权力则越来越小。

攻守易形之下,汉朝的藩王们再也无力和皇权抗争了。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朱允炆采用“推恩令”削藩,那么朱棣就不会发动靖难之役了。

实则这只是一个空想而已,汉朝的律法怎么可能管得到明朝的藩王呢?

其实,朱允炆在大力推行削藩政策之前,就已经有大臣想到了“推恩令”。

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御史韩郁,都曾在上书中提及仿效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

但年纪轻轻便登上大明王朝最高权力巅峰的建文帝,认为自己有强大的削藩实力。

即便有藩王反抗也未必能取胜,正是这种盲目的自信让他掉以轻心。

或者说志得意满的朱允炆,从一开始就没想过通过和平方式削藩。

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才悔之晚矣,这才导致他跌落神坛。

五、时过境迁,收效甚微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有其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

首先,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个人威望极高,集权制度达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的顶峰。

其次,汉朝藩王家族遗产分配极度不公平,这才导致堡垒从内部被攻破。

明朝时期,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实则是为了让他们拱卫大明江山。

但随着藩王的实力不断增强,到了朱允炆登基之时,很多藩王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当过度迷信朝廷实力的朱允炆,遇上了实力雄厚的藩王叔叔时,早已经注定了必输的结局。

最后,朱允炆身为大明王朝的皇帝,通过削藩巩固自己的皇权本无可厚非。

但他还是太年轻了,既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又低估了四叔朱棣夺权的野心。

在“推恩令”和韬光养晦之间,朱允炆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急躁和鲁莽,不输才怪呢!

正所谓“畏战者必衰,好战者必亡”,朱允炆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巴烂。

【阅毕须知】图片皆源自公开之网站与平台,若有侵权之嫌,一经告知,即行删除。创作不易不得原封不动地将其挪用于商业途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