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玩水也需要学问

蝶儿无忌 2020-05-01 16:41:12

2018年5月中旬八达岭长城

生活处处皆学问。游山玩水也需要学问,此学问不仅要饱读诗书,并且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生活提炼。

诚然,读过书的人很多,但真正有学问的人并不多。特别是游山玩水的这一档子人,有学问者更是少之又少。

有学问的人,行游天下往往形单影只,抑或呼朋结伴也不过三五个人,而无学问之人出游,一呼一大片,少则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

有学问之人出行,讲究的是品味,而无学问之人讲究的是热闹。他们的口头禅是——人少了不好耍。

说到这里,我不免想问,行游天下,目的是体味异地风光,观赏他乡风情,这和人之多寡有何关系?

“人少了不好耍”,难道出游不是看景而是为了耍人?既是耍人喊到家里耍不就得了何必非浪费车旅费到外面折腾?

欣赏美景,图的就是一个人寡耳静,偏偏有很多人喜欢人多。

然而,持这种心态出门旅游者绝不在少数。据我近几年的观察了解,但凡成群结队出游者,基本上来自社会底层。要么是退休工人,要么是小商贩,要么是无业游民或者家庭妇女。此类人肤浅低俗,虽然读过书,却胸无点墨,毫无一点文学素养。不管走到哪里都旁若无人大呼小叫,高声喧哗,唯恐别人听不见。

她们出游,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拍照。哪怕一棵很普通的树或者一块并不奇特的石头,她们都会摆弄各种姿势拍几十张不嫌累。

如果有鲜花,那更是不得了,不是摘在手里就是爬上去站在花丛中和鲜花比美。

与花比美?

此种人,自己肤浅也喜欢肤浅,自己花哨也喜欢花哨。有内涵的东西她们看不懂也无兴趣。假如一棵历经千年风雨的古树矗立在她们面前,她们看到的也许就是树干的粗壮或者枝叶的繁茂,而有学问之人会从树的表象联想到它所经历的沧桑,它所见证的岁月……

步入古镇,面对残垣断壁或者雕梁画栋,她们心里所想绝非是岁月的变迁和曾经的沧桑。她们就是一群看热闹的门外汉。从她们口中称赞的东西你就知道她们有多么的肤浅。

我有个同事,还是教中学语文的,学校退协组织旅游,我曾经和她同宿过两次。我实在是受不了她那大惊小怪见物就赞的毛病。看见一棵树,她会高声赞叹——好大哟!看见一片树林,她也高声赞叹——好美哟!看见一片菜地,她也会高声赞叹——好安逸哟。

老师,特别是教中学的语文老师,按理说文学素养应该不低了,可她就那水平,除了好美,好漂亮她几乎不会别的赞叹语。

像这种不管看见什么就高呼好美的人,尽管她读过很多书,也算不上有学问之人。有学问之人绝不会这么肤浅。

生活处处皆学问。旅游也需要学问。有学问之人才能看见有内涵的美好景物。

2019年5月17日星期五

2018年5月颐和园

本作者公众号:dieerfei2019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