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究竟想表达什么?(原创)

蝶儿无忌 2020-04-25 08:01:12

主角方玉兰

由舒崇福导演的影片《红色记忆.》我已经看了十八集,却还不知道影片究竟要表达什么,因此忍不住想说几句。

我想说的是方玉兰这个角色。

方玉兰是影片全力吹捧歌颂的正面人物,在他们的眼里,方玉兰是一个对革命有重大贡献的善良女人,

我不否认方玉兰的善良,但当我努力去想方玉兰对革命的贡献或者说革命义举时,可脑子里始终没有这样的镜头回放。

从龙门镇转移至苏区途中,一个老农因抛家离舍和儿子牺牲之痛顶撞了她几句,她就像pf般破口大骂,甚至动手打人。她之所以这样,不就仗势自己的两个儿子是红军干部,仗势干妹子是红军领导吗?

方玉兰第一次随何大侠上山,做了一桌子荤菜让两个儿子吃,儿子叶志文说红军都吃野菜粗粮,自己不能稿特殊。你猜方玉兰怎么说,她说,这是我上山捉的兔子,野鸡,要想吃他们自己不会去捉啊?

这样的话,亏她方玉兰说得出口。我不知道当她看着那些伤病员咽野菜时她是不是还有胃口吃兔吃鸡,亏她身边的人还全是红军干部,她就没受一点熏陶?

在鬼头岭战斗中,何大侠把一份机密文件交给她,要她转交廖政委。龙门镇这么熟悉的地方,她竟东转西装落到张宝善手中。张宝善要利用她做文章,并未对她动刑。赵明议的挺身相救,使她毫发未损的回到了红军队伍,结果,因为那个重要情报,她一跃成了革命功臣。廖学书竟然安排何大侠做她的介绍人培养她入党。而这个在红军队伍生活了数月之久的人,对共产党对革命竟陌生的好像第一次听说。

看那到这里,我不觉好笑。舒编导究竟想把方玉兰写成什么样的人?说是要给方玉兰贴金吧,可笔下却把她写成了一个除了七情六欲,除了会生孩子就什么都不懂的木纳女人。

如果你们仔细看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有多木钠。那张平板脸上,从来没有笑容,那双眼睛,从头至尾都表现呆滞。我不知道方玉兰的扮演者,究竟会不会笑?究竟会不会其他表情?

自私,是方玉兰的典型特征。如果说她初始的自私,是因为她生活在革命队伍之外,对革命缺乏了解。可是后来在革命队伍里生活了那么久,或者说何大侠开导她那么久,她的脑子怎么还是儿子、兄弟、自己?

方唢呐把上级发放的粮种偷去换了烟钱,她居然不痛不痒地说说就算了。叶志文要捉拿方唢呐,她居然大骂叶志文胳膊往外拐。何大侠让她再去苏维埃领一次谷种,廖学书也因一己私情而姑息养奸听之任之。

这就是方玉兰的觉悟。

革别人的命可以,革方玉兰的命就不行,这哪像一个革命家属,一个就要跨进党的大门的人的所作所为?

作为红军干部的母亲,居然怀上了还乡团团长的崽子,她为什么不去抓药把孽种打掉?即使不是反革命的崽子,她怎么还有脸生孩子,须知她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而且大儿已经二十多岁了。

方唢呐没脊梁倒也罢了,他本身就是一个吃软饭游手好闲的混混,可方玉兰脸上是贴了金的,她怎么能这样呢?

方唢呐去别处骗了猪肉回来,方玉兰假惺惺地问了几句。在方唢呐你需要营养的说辞下,她理所当然的吃起了方唢呐骗来的猪肉。

除了自私外,方玉兰还是个固执己见不可救药的包袱、累赘。

大战前夕,部队急需人手,可方唢呐怕子弹不长眼睛射中他,就逃离部队藏到了方玉兰的家。等找方唢呐的战士走后,方玉兰竟悄悄把方唢呐送出了苏区。这个时候,方玉兰已经是一个共产党员,而她的行为,却完全和共产党的做法背道而驰。

大战,又一次来临。方玉兰竟将廖政委的孩子放到大街上带着四儿子悄悄回到了白狗子统治的龙门镇。

方玉兰的不辞而别,在红军中引起了轰动。大家都为她母子的安全担忧。不得已,红军又派出何大侠等同志四处找她,赵明仪也派人四处寻找。

在赵明仪的帮助下,方玉兰顺利回到了红军队伍,可何大侠却落入敌手。

为了一个方玉兰,牺牲了一个何部长。

从头到尾,方玉兰就是一个添乱的角色。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出现战乱。私自逃跑,已是她的惯例。

对于这样一个自私落后自以为是的小农经济者的代表,她的脸上她的革命功绩除了养育了叶志文和叶志武两个革命者之外,不知还有什么值得歌颂的。

方唢呐是根本就是一个善恶不分见谁都可以下跪的软骨头,方玉兰更是自私自利不知廉耻只会生养的蠢女人,如果她就是旧中国劳苦大众觉醒奋起的革命榜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从头至尾,她的革命觉悟和革命举措全是何大侠和廖学书这两个人杜撰出来的。一个垂涎她的美色,一个需要她带孩子。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英雄就这么产生了。

不知舒编导意下如何?

方玉兰母子

本作者微信公众号:dieerfei20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