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毛主席刚被抢救过来,指着一本书道:看我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梦桃说过去 2024-08-18 13:41:02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前言

毛主席一生非常喜欢读书,除了处理国家大事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起书来看。他的住所里,床上、办公桌上、休息间里,甚至在卫生间里,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书籍。毛主席还因此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在毛主席的“书库”中,古典诗、词、曲、赋是必不可少的。晚年,在毛主席疾病缠身的岁月里,有一篇辞赋是他十分钟爱的,它就是《枯树赋》。

晚年丧子,一读《枯树赋》

战争年代,毛主席没有受过一次伤,却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人,包括他的妻子杨开慧。杨开慧牺牲后,他们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流落上海,正在迎接红军艰难挑战的毛主席,时常挂念着两个孩子。

1936年,毛岸英和毛岸青被地下组织找到,并在张学良将军的帮助下去了更为安全的苏联。身为父亲,毛主席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此后,毛主席时常与毛岸英通信,在深切的关切中无一不透露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

在苏联第十年,毛岸英回到了祖国。还在病中的毛主席似乎忘记了疼痛,欣喜地来到机场迎接儿子归来。当父子四目相对时,从不轻易掉泪的毛主席眼圈也不禁泛了红,因为他们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过面了。

毛岸英在幼年时期受了很多苦,先是经历母亲就义,后又在上海漂泊,毛主席是心疼儿子的。但这种心疼不会是溺爱,毛岸英刚回国还没有歇脚,毛主席就将他送到了乡下干活,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他尽快融入环境,二是了解中国国情。

像全天下父母一样,毛主席对毛岸英也充满了期望,虽然不强求他成为人中之龙,但也希望他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毛主席也深知,作为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必须是全军、全人民的表率。于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将毛岸英送上了战场。

有人曾对毛主席送子从军的行为产生过质疑,但战场毕竟是战场,是随时会牺牲的地方,谁又会拿儿子的性命做赌注呢?

在送毛岸英上战场前,毛主席就知道毛岸英此去会凶多吉少,但没想到噩耗会来得如此突然。

1950年,毛岸英牺牲,此时的他刚刚结婚不到一年。彭德怀连夜向中央军委汇报噩耗,但这份报告直到1951年才被送到毛主席的手上。

当看到报告的那一刻,毛主席的脸上显现出了惊愕,紧接着转变为悲伤,然后是良久的沉默。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苍凉,只有身为父母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几个月后,彭德怀回国汇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情况。报告结束准备告辞时,他满是愧疚地对毛主席说:“主席把岸英交给我,我却没有照顾好他,我对不起主席……”

“你莫讲喽!”毛主席打断彭德怀的话,开口说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志愿军战士死了成千上万,不要因为岸英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毛主席没有怪任何人,他常对工作人员说的一句话就是:“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彭德怀走后,毛主席伫立在窗前,悲痛心情依旧无法平复。他久久凝视着庭院里那棵挺拔的参天松柏,良久悲痛地念出声:

“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是《枯树赋》中的句子,作者庾信生活在魏晋动荡时期。在那个兵荒马乱中,他的父亲和两儿一女接连丧生,而他的母亲和妻子被当作俘虏抢到西魏。在遭受国破家亡的严重打击后,他写下了这篇惊世之作,流传千古。

此时,毛主席的心境与庾信的悲痛有何不同,妻子早逝,儿子也身死沙场。因此,毛主席用《枯树赋》来表达自己的丧子之痛,抒发自己的情感。

缠绵病榻,二读《枯树赋》

从1972年以后,毛主席的身体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到1976年时,他的病情出现反复,其主要症状是肺部感染、咳嗽,气喘加重,语言不清,行走也变得极为困难。

造成毛主席身体急剧下降的原因,很大方面来自战友的接连去世。

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当噩耗传到中南海时,毛主席满是悲伤,他想送一送老战友,可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那样坐了,只能写一副挽联送到了追悼会现场。

晚年的毛主席是孤独的,只有周恩来能够理解他,他对这位老战友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周恩来一走,他将再也没有了理解他的人。

5月11日,毛主席第一次出现了可怕的心肌梗塞现象,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并伴有全身大汗。经过检查,专家们确认毛主席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情况十分严重。

由于周恩来已经去世,改由华国锋主持和领导医疗小组。医疗小组在进行抢救之后,毛主席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其他病情仍在快速恶化,到后来毛主席已经无法进食,只能用胃管进食。

就在毛主席刚刚度过一场生死挑战时,朱德总司令于7月6日去世。和上次一样,毛主席无力参加追悼会,得知噩耗的他哀叹道:“‘朱毛’‘朱毛’,不能分离。现在朱去见猫科死了,我也差不多了!”

毛主席还未从朱德去世的悲伤中缓过来,唐山又发生了大地震。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一向坚强的毛主席竟然失声痛哭起来。毛主席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人民受苦,这比亲人离世更让他感觉难过。

毛主席的心肌梗塞再次复发,而且比上一次更加严重。医疗小组全力抢救,直到凌晨时分才恢复正常。

当夜,叶剑英来到了毛主席的病床前,毛主席的眼里瞬间露出了光亮,他的手动了一下,这动作很明显是有话对叶剑英讲。但当叶剑英将耳朵凑到毛主席嘴边时,毛主席几次张嘴却没能说出来,只能用手紧紧握住叶剑英的手,眼神中满是不舍。

短短半年中,毛主席就经历了几次大悲大痛,他的身体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了,好在,在医疗小组的照顾下,他的病情稳定了不少。

据毛主席晚年的秘书张玉凤回忆,毛主席的身体刚有些好转,就又恢复了从前惯有的读书习惯,而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枯树赋》。

毛主席让张玉凤把这首辞赋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自己则双目紧闭,细细感受辞赋中的情景。张玉凤只读了两遍,毛主席突然说:“你拿着书,看我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张玉凤盯着《枯树赋》,在惊讶中毛主席完完整整背了一遍,之后,毛主席又背了第二遍才罢休。后来,张玉凤感慨道:“老人家的记忆力很惊人,他的声音,他背诵时的表情,我至今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有人说《枯树赋》中的意境只有人到了晚年才能读得懂,因为只有经历过足够的人生疾苦,才能对人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毛主席一生经历无数大风大浪,虽然他的身体没有受过伤,但他的精神世界早已遍体鳞伤。六位亲人,无数战友都在他面前一个个牺牲,每一位至亲至爱的倒下,都是对他心灵上的沉痛打击。

参考资料:

李景.毛主席为什么爱读《枯树赋》.《党的建设》.2014年第9期

董晓彤.“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毛泽东与《枯树赋》.《党史博采(上)》.2022年第1期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