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咱们一起去旅游吧!"我对她说。我清楚地记得,她眼里闪烁的泪光让我心疼不已。
可是,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一次,我们选择了一个看起来性价比很高的跟团游,目的地是云南。旅行社承诺"纯玩无购物",可实际上,大巴每天都要停在各种购物店,导游甚至暗示如果不购物,接下来的行程会很"不愉快"。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所谓的"五星级酒店"竟然是郊区的招待所,早餐简陋得令人心酸。
看到老伴失望的眼神,我暗自发誓要给她一次完美的旅行体验。于是我们尝试了很火的"定制游",找了一家口碑不错的旅行顾问公司。这次我们选择了西藏,打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高原之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到达拉萨的第二天,王淑芳突发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头痛欲裂。看着她躺在医院的样子,我的心都碎了。更让我愤怒的是,那家所谓的顾问公司竟然完全没有提前告知高原旅行的注意事项,也没有建议我们提前做体检。
这次的教训让我们都深受打击,王淑芳甚至一度不愿再出门旅行。但我没有放弃,经过深思熟虑,我想到了一个主意:"老伴,不如我们试试慢游?"
什么是慢游?就是我们租一个当地的小区房子,住上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不赶行程,不赶景点,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安排。第一站我们选择了厦门。
记得刚到厦门时,我们租了一个面朝大海的小区房,每天早上我们就坐在阳台上,看着日出,喝着茶,聊着天。周边的邻居都很热情,常常邀请我们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教我们做闽南特色菜。渐渐地,我们不再是匆匆的过客,而是真正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生活。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天王淑芳突然对我说:"老李,你知道吗?这才是我一直想要的旅行。不是看多少景点,而是真正地生活在一个地方,感受它的烟火气。"
从此,我们开启了我们的"深度慢游"模式。我们去了大理,在洱海边住了两个月,每天清晨去喂海鸥;去了青岛,在啤酒之都住了三个月,学会了烤海鲜;去了成都,在人民公园喝茶,和当地的老人下棋,聊天。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匆匆忙忙的跟团游带给我们的只有疲惫和失望,而"深度慢游"却让我们找到了真正的快乐。我们不再是游客,而是每个城市的临时居民,体验着最真实的市井生活。
给大家的建议是:旅行不在乎去过多少地方,而在于你能在每个地方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年人来说,旅行就应该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而不是追求打卡和速度。
现在,我和王淑芳的旅行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各地的故事。每一页都承载着我们的欢笑和感动,这大概就是我们最好的晚年生活吧。旅途依然在继续,下一站,我们打算去看看江南的春天。
老伴常说:"咱们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是方向对了就好。"是啊,找对了方式,慢慢来,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