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今年55岁,退休后就参与了小区楼下的广场舞小队,几乎每天晚饭后都在一起跳舞。但跳了几年下来,她总感觉腿时不时会酸疼,尤其是时间长了之后。
还是邻居李阿姨发现她的不对劲后询问了她才说,李阿姨建议她可以多踮脚,对缓解腿疼很有帮助,自己之前也是这么做的。刘阿姨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开始练习踮脚,一段时间后发现腿疼真缓解了不少,且感觉自己的睡眠质量也变好了。
这让她喜出望外,怎么也没想到小小的踮脚竟然有这么多好处,之后逢人就安利踮脚,让大家都加入踮脚行列。一个小小的踮脚,竟然有这么多好处吗?
一、踮脚:一个流传800年的长寿秘方
踮脚是个历史悠久的养生方法,最早出自西汉初期的《引书》,内里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距今有800多年历史的养生术八段锦,最后一个动作也是通过踮脚跟来刺激肾经系统,让全身静脉震荡柔和按摩五脏六腑,起到消除百病的作用。
为什么踮脚能起到这么好的作用?
因为我们的足部有许多穴位,尤其是足跟有很多经络。在踮脚的时候可促进经络上的气血运行,如刺激肾经可温补肾脏,让气血上行达到养生作用。
踮脚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认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朱越锋表示踮脚时需要反复做上下升降动作,虽然幅度不大但需要很多的肌肉协调进行,如小腿肌群、足弓肌等,对增强肌肉力量以及稳定性很有帮助。
且下肢本身距离心脏较远,日常能获得的血流量会少一些。通过踮脚运动可加速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以此来满足运动肌肉对氧气以及营养物质的需求,对改善全身氧气供应和代谢顺畅也有好处。
二、每天坚持踮脚,5个好处不请自来
数据显示,我国年龄>50岁的人群中8成以上有运动不足的问题,这些人群每天仅需要5分钟的踮脚即可改善多项身体指标。
北京体育大学2022年的研究指出,老年人坚持踮脚3个月可让血压改善率达到73.6%、血糖控制有效率达68.2%、骨密度平均提升0.2~0.5个T值、下肢静脉功能改善率达到81.4%。
“树枯根先竭,人老腿先衰”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腿部可以说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治医师荣根祥表示,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速度等,坚持踮脚这几个好处看得见:
1、改善痔疮
踮脚的时候是脚趾受力,人会不自觉提肛,肛门处的血液循环会向腔静脉回流,对改善痔核淤血有帮助。
2、提高脚踝灵活性
通过踮脚可让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扩大,韧带和肌腱弹性也会一定程度变好,在踝关节灵活性增加后,可显著提高行走稳定性,可减少老年人摔倒的可能性。
3、预防血管堵塞
不少老年人有下肢血栓问题,通过踮脚可改善心脏耐力、效率,让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对预防血管堵塞、血栓发生有好处。还可以减少下肢的水肿问题,可预防静脉曲张问题。
4、预防心血管疾病
足部有很多的穴位,在踮脚的过程中可刺激穴位以及锻炼小腿肌肉,可让心肌摄氧量增加,对心脏功能有益。
5、缓解腰酸
不少上班族一天都需要坐着,一旦姿势不对或是坐的时间长了就容易腰酸背痛的,通过踮脚不仅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还可以避免弯腰驼背。
三、踮脚也有注意事项需牢记
虽说踮脚是个很简单的运动,但也有不少的细节需要注意,这几件事一定要做好。
1、动作标准
踮脚时要保持身体直立、双脚并拢,动作要缓慢一些保持脚趾抓紧地面,在身体提到最高点时再缓慢将重心从脚尖摞到前脚掌,最后落下脚跟重复进行。
2、用力过猛
每天踮脚的时间不要过长,保持在10分钟左右即可,如若过程中有疼痛症状要及时停止。注意,过程中要避免用力过猛。
3、事后按摩
踮脚虽然运动强度不高,但也是个锻炼,在锻炼结束后可能会感觉小腿酸胀、紧绷,要及时拉伸放松,或按摩下下肢肌肉。
4、特殊人群不推荐
孕妇、高血压、骨质疏松的人群不建议踮脚,有较大的摔倒风险。一些活动较为不方便的中老年人,在踮脚的时候可以扶着墙壁。
踮脚是个对健康有很大益处的运动,在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可以多做几次,特殊人群就别勉强自己了,可以选择其他适合自己的运动。
参考资料:
[1] 《【照做】每天坚持踮脚10分钟,会收获4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11-02
[2] 《每天坚持“踮脚”的人,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8个好处不请自来!》.健康时报2024-04-18
[3] 《一个简单的动作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比走路还简单!》.健康时报2024-12-0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