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艺上讲,白茶是指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品。有许多人认为白茶工艺简单,只要简单的晒干便是白茶,殊不知这类简单生晒的白茶并不能称之为“白茶”。白茶制作是一项传统技艺,既然是技艺,那么一定有技巧,否则茶农都可以是大师了。制茶如果不讲究技艺,制茶人也就不用整天钻研提升工艺、改进设备了;制茶如果不讲究技艺,茶叶也就不会有风味上的优劣上下之分了;制茶如果不讲究技艺,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茶友追求极致的茶香与口感了。
有许多茶友认为白茶工艺简单,不同工艺的白茶风味也并无二致。而其实,简单晒干的“白茶”与工艺到位的白茶,其品质相差何止几万里。不论是外观、香气还是滋味二者都相差甚远。简单晒干的茶就像是“神农氏”的“白茶”,若是原料粗老,其结果是只能煮着喝,不好喝,还苦涩感重。而工艺到位的白茶,不仅要选择好的原料,还要看茶做茶看天做茶,调整工艺,精心呵护,才能制出香气自然,滋味顺口的好茶。直接晒干的茶,相当于萎凋工序没有走透。白茶萎凋,需要遵循自然规律,给予萎凋中的茶叶最舒适的方式走水。白茶萎凋前期,鲜叶加速散失水分,扩大叶片与茎梗之间含水量的差异,提高叶片细胞的吸水力,细胞膜透性增加。光化学反应、酶促反应、湿热作用等化学和物理反应变化加速,为提高香气和去除苦涩味准备物质基础,如萎凋叶中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等的含量提高,叶绿素破坏,叶色变浅淡,促进低沸点的青气芳香物质挥发减少,促使高沸点花香组分形成或显露。
严格意义上说,简单直接晒干的茶叶并不能称之为“白茶”。这类“白茶”更像是民间中草药的收储,谈不上工艺价值与品饮价值,香气与滋味的丰富度上与工艺正统的白茶更是无可比拟,至于后期转化就更是有着天壤之别了。只有原料纯正,工艺到位的白茶才具备白茶独特的风味特征和转化先质。存茶的朋友更需要“火眼金睛”识别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