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上,把抑郁症比喻成黑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就像黑狗一样缠着你不放。让抑郁症患者痛苦不堪,那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我曾见过一位患者,他已经同抑郁症抗争15年了,每天活在懊悔、自责和悲观中,但最后她迎来了生命的转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除了一个心理锻炼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正念训练”,老天不负有心人,在正念持续的练习下最后她走出了抑郁,重获新生。
01
抑郁的根源
抑郁症的成因看似复杂,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性格的缺陷造成的。基本上所有抑郁症患性格上都是比较敏感、多虑、多疑、完美主义的。而这种性格的人就会容易在生活中因一件小事没做好,陷入内耗、自责,并且对未来总是表现出过度担忧,最典型的就是容易被 “万一”的念头折磨得夜不能眠。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种性格的人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杏仁核更活跃,而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却相对“懒惰”。久而久之,负面情绪就会像滚雪球一样累积,最终压垮心理防线。但值得庆幸的是,性格并不是不能改变的。正念练习,正是重塑大脑、扭转性格缺陷的最好途径。

02
什么正念练习
正念,简单来说,就是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它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一种人人都能实践的心理锻炼。
国内外研究早已证实了它的效果,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研究显示,8周的正念训练能让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灰质增厚,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减轻。
牛津大学团队发现,正念认知疗法(MBCT)可将抑郁症复发率降低43%,效果与抗抑郁药物相当,且无副作用。
在中国,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临床实验表明,坚持正念练习3个月的患者,睡眠质量、情绪稳定性明显提升,强迫性思维减少60%以上。
这些数据背后,就是通过正念训练“平等心”,帮我们跳出自动化反应的陷阱。当焦虑袭来时,不再被它牵着鼻子走,而是像旁观者一样看着它升起、停留、消散。这种不对抗、不逃避的态度,自然就会切断情绪的恶性循环。

03
活在当下是正道
对于正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金刚经》早已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执着于过去或未来,才能解脱痛苦。
一位抑郁症患者曾分享她的顿悟:“过去我总纠结于为什么是我得病,对未来又害怕一辈子好不了。直到练习正念,我才发现,痛苦是因为我的心永远不在此刻。” 通过学习正念我领悟到:“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专注当下的一呼一吸、一步一行,便是对生命最深的接纳。
04
实践方法
正念不需要复杂的仪式,关键在于每天坚持。给大家分享一下练习的建议:
1、观察呼吸(观息法)
静坐,闭眼,感受呼吸时鼻腔的气息进出。
当杂念出现时,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呼吸,不必责怪自己“走神”。
每天10分钟,坚持一周,你会发现思绪越来越容易“静下来”。
2、身体扫描
平躺,从脚趾到头顶,逐一觉察身体各部位的感受。
若某处紧绷或疼痛,只需默念:“我感觉到这里紧张,我允许它存在。”
这个练习能帮你与身体重建连接,缓解因焦虑导致的躯体化症状。

3、日常正念练习
洗碗时感受水流过手的温度,吃饭时细嚼慢咽品味食物的滋味。
走路时注意脚掌接触地面的感觉,甚至焦虑时,可以默数5个深呼吸。
记住:正念不是消除情绪,而是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
05
推荐两本书
对于正念练习,大家可以参考这两本。
1、《情绪自救》
作者提出七日情绪管理法,通过记录情绪日记、练习情绪暂停术,帮助读者识别负面思维模式。书中强调:情绪不是敌人,而是信使。读懂它,才能治愈自己。

2、《抑郁症打卡自救》
这本书将正念与行为激活疗法结合,设计每日打卡任务,比如;今天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小事,写下三个感恩瞬间。很多读者反馈:打卡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好起来,而是学会在黑暗中寻找微光。

06
写在最后
走出抑郁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像锻炼肌肉一样,每天训练自己的觉察力与接纳力。与抑郁抗争15年的患者曾说到:“最绝望时,满脑子都是负面的想法。但当我开始练习正念,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可以选择不跟随那些念头时,我就重新燃起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朋友们,如果你也深陷抑郁的泥潭,请记住:抑郁的反面就是活力。而找回活力的方法,就藏在每个当下的呼吸里。从今天起,每天给自己10分钟,不做任何事,只是单纯地允许、接纳。你就会越来越好,直到完全走出抑郁。
诵经念佛就可以治疗心理疾病,心情不好了念一会佛,心情就会变好,因为诵经念佛可以把让自己心情不好的负面情绪排出体外,负面情绪排出来了,心情就好了。可以试试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药师琉璃光如来,大悲咒,心经,金刚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等等,都有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