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巨亏超70亿,“安琪”却没有“舒琪”的命!

妮妮聊商业 2025-01-25 11:25:04
同为四川新能源龙头的女二代“掌门”人,蒋安琪似乎远没有刘舒琪幸运。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获悉,1月23日晚间,锂盐龙头天齐锂业(SZ:002466)发布公告称,2024年公司预计净亏损71亿元—82亿元。 这是蒋安琪于2024年4月正式担任天齐锂业董事长以来,交出的第一份年报。也是天齐锂业近四年以来首次年度预亏。而在2023年公司还处于盈利,当年盈利72.97亿元。 总部同在四川的另一新能源巨头通威股份(SH:600438),同样陷入巨亏。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预亏70亿元—7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这是刘舒琪自2023年3月任通威股份董事长后,交出的第二份年度成绩单。 两家巨头,不仅同期业绩由盈转亏,亏损额度均高达70亿元以上,两位新任掌门人都分别遇到了最严峻挑战。 业绩下滑,远不止行业周期原因 刘舒琪出生于198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女王玛丽大学。2021年,刘舒琪正式进入通威股份,两年后又正式接了其父亲刘汉元的班,担任通威股份董事长、CEO。 刘舒琪接班时,光伏产业正如日中天。2023年这一年,光伏装机量大增,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全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16.88GW,同比增长148%,创下历史新高。 而在2022年,通威股份营收1424.23亿元,同比增长119.69%;净利润为257.26亿元,同比增长217.25%。 相比之下,蒋安琪的运气则差了很多。 资料显示,蒋安琪出生于1987年,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历,早在2016年,蒋安琪就开始担任天齐集团副总经理,2017年2月,开始担任天齐锂业董事,2022年4月,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在正式接任父亲蒋卫平天齐锂业董事长一职时,其“在锂行业已拥有近10年的从业经验”。 天齐锂业处于锂电行业上游,主要产品为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从2023年年初开始,锂盐的价格便一路下滑,至今价格仍有下探的趋势。在蒋安琪接班之时,锂盐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锂盐企业业绩承压,行业一片哀嚎。 就在蒋安琪官宣正式担任天齐锂业董事长的当天,天齐锂业还发布了一季报,营收同比下降77.42%,亏损38.97亿元。 此后,亏损的态势贯穿全年,最终全年亏损超过了70亿元。天齐锂业称,亏损主要是受到锂产品市场价格大跌影响,公司锂产品售价及毛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通威股份巨亏超70亿,同样是受行业周期影响。通威股份称,2024年,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甚至持续低于行业现金成本冲击下,通威股份虽维持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全年仍录得亏损。 华夏储能注意到,除了行业周期“天灾”因素,天齐锂业的亏损或还有“人祸”的影响。 由于国内在产优质锂资源匮乏,包括天齐锂业在内的多家国内锂业公司在海外投资有矿产项目或相关矿业公司的股权,但天齐锂业更加大胆。 据了解,早在2018年,时任天齐锂业董事长的蒋卫平发起一场“蛇吞象”式并购,获得了智利锂矿巨头SQM23.77%的股权,但也由此背上沉重的债务。2017年底,天齐锂业资产负债率还不到41%,2018年一下子猛增至73.26%。 目前,对于天齐锂业来说,SQM依然是一个“烫手的山芋”。2024年,SQM不仅面临着被智利政府收归“国有”的风险,还出现了巨额亏损。去年一季度,SQM公司净亏损约63亿人民币,为此也造成了天齐锂业录得13.88亿元的投资亏损。而这也是造成全年业绩不佳的另一重要因素。 第二业绩曲线还未形成 天齐锂业还在积极调整其产能布局。 在发布最新业绩预报的同时,天齐锂业还发布了一则“终止投资建设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的公告,原因是“继续投建不具备经济性。” 华夏储能注意到,该氢氧化锂项目位于澳大利亚,一期为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一期项目,于2016年官宣投建,2019年9月启动建设,2022年5月进入试生产阶段,2022年11月达产,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二期于2017年正式官宣,为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该项目总投资概算为3.28亿澳元,建设周期为26个月。而在去年4月,天齐锂业还表示,预计2024年下半年可完成奎纳纳工厂二期前端工程设计。 在2024年,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在内的所有锂盐价格均处于下滑趋势。Wind数据显示,2024年,氢氧化锂均价为8.18万元/吨,较2023年同期下跌69%。氢氧化锂价格下滑趋势影响了大部分企业营收。 面对行业的周期影响,天齐锂业蒋卫平也早有预料并提前布局,本着“做强中游、渗透下游”的战略,开始向锂电产业链的中下游发展。 在锂电池环节,早在2022年5月,天齐锂业就入股中创新航(HK:03931),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其港股IPO的股份。 同时,天齐锂业对被誉为“下一代电池”的固态电池也情有独钟,在2022年,天齐锂业还与与北京卫蓝合作,设立深圳固锂公司。 另外,在下游整车领域,天齐锂业也加大渗透力度,在2023年9月就一口气官宣了与三家汽车公司的合作动态。 一是与吉利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二是向smart投资1.50亿美元,且合作不止于财务投资层面;三是与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 显然天齐锂业希望实现多元业务布局,从而培育“第二业务增长曲线”。但截止目前,仍没有一项业务能够为业绩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业内与其并称“锂盐双雄”的赣锋锂业(SZ:002460),已经在培育第二业绩曲线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即吃到了动力电池及储能市场红利的赣锋锂电。到2024年时,后者的产能已经达到35GWh,规划产能已超100GWh。在2024年,赣锋锂电的储能电芯出货量还打入国内前十。 显然,对于天齐锂业新“掌门”蒋安琪而言,又到了一个危急关头和考验时刻,除了亟需扭转业绩之外,更需要思考其第二业绩增长要如何定位、如何实现了。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
0 阅读:0

妮妮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