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亿晶光电(SH:600537)发布了光伏行业首份业绩预告——2024年全年净亏损达19到23亿元。看到这份预告,9万股民的内心是凉凉的。
内心更加凉的,还有亿晶光电的实控人古耀明、古汉宁父子。
古耀明为深圳市勤诚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勤诚达”)的创始人,公司主业为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项目,有“旧改大亨”之称。2019年,古氏父子豪掷30亿跨界拿下亿晶光电的控股权,意图杀入火热的光伏行业谋求转型。
而现在,无论是房地产行业还是光伏行业,都已跌入谷底。古氏父子已经负债累累,其所持的亿晶光电全部股权被冻结拍卖。最新的市场消息是,公司正在寻求呼和浩特国资接盘。曾经的“光伏第一股”,再次走到了风雨飘摇时刻。
砸下30亿跨界捞金
古耀明,广东河源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1996年,他从建筑施工队起步,第二年创建了勤诚达集团,开始做房地产开发。由于抓住了时代红利,勤诚达发展迅速,在深圳、广州、湖南等地拿到了多个旧城改造项目,古耀明也因此被称为“旧改大亨”。
2011年时,古耀明还被评为深圳市地产风云人物,曾任广东省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会委员,河源市第六届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2019年,勤诚达集团实现权益销售100.2亿元,跻身百亿俱乐部。在网民2019年统计的河源30位知名亿万富豪中,古耀明榜上有名。一同上榜的还有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汉能集团创始人李河君,他也是河源人。
然而,随着房地产调控和整个行业走到下坡路,古耀明的旧改项目越来越难进行下去了。勤诚达的资金链紧绷,甚至出现停缴公积金、拖欠工资的情况,2023年还曾传出勤诚达将总部大楼出售还债的消息。
精明的古耀明父子,很早就嗅到房地产不行的讯息,并积极寻找机会从“旧改大亨”转身为“资本大佬”,寻找新的赚钱机会。其中之一是投资广东华兴银行,勤诚达于2017年获得华兴银行10%的股份。另一个重要的投资便是2019年30亿拿下亿晶光电控制权。
亿晶光电是一家老牌光伏企业,成立于2003年,2011年通过借壳海通集团在A股上市,号称“A股光伏第一股”。亿晶光电的原实控人为荀建华,但因对赌失败,在巨额利润补偿压力之下,荀建华只得将亿晶光电转手。
2019年5月,荀建华将亿晶光电控股权转让给古氏父子控制的“勤诚达投资”。根据公告,实控人变更完成后,勤诚达投资持有亿晶光电2.5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1.65%,荀建华在亿晶光电的持股降至10.36%。
(2020年10月22日,在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金坛长荡湖峰会,古耀明发表题为《资本赋能科技光伏照耀未来》的演讲)
古氏父子跨界进入光伏领域时,中国光伏刚刚经历过2018年的“531”新政,全行业跌入低谷。亿晶光电也深陷在亏损之中,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41.69%。
2020年、2021年,亿晶光电继续大亏6.52亿元和6.03亿元。2022年,随着整个光伏行业的好转,亿晶光电终于不再亏损。当年初,古氏父子还引入了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光伏“老炮”唐骏,担任亿晶光电总经理。2022、2023年,亿晶光电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0.68亿元。
希望投资光伏产业拯救“勤诚达帝国”的古氏父子,终于尝到了“回头钱”的滋味。
潮水退去,卖公司还债
令古氏父子没有想到的是,光伏的景气期这么快就结束了!
2023年下半年,光伏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光伏产品价格开始一路下跌。2023年年初光伏组件价格尚在1.8元/瓦左右,第四季度已跌至1元/瓦以下。进入2024年后光伏产品价格继续下降,并跌破现金成本。至今,光伏企业仍处在“卖的越多,亏的越多”的窘境之中。
刚刚向好的亿晶光电,也再次跌入谷底。2023年第四季度,亿晶光电亏损了2.3亿元。2024年,亿晶光电继续大亏。根据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亿晶光电2024年净亏损19亿-23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大亏损额。从2019年到2024年,亿晶光电总亏损额超过30亿元。
更严峻的是,亿晶光电大部分产线已经停产。据公司公告披露,受光伏行业周期性影响,其合计12.5GW的电池产能已经全线停产,10GW组件产能目前产能利用率也仅为40%。
如今来看,古氏父子想要依靠光伏“翻身”,显然已不可能了,除非有新的奇迹发生。而他们身上的债务“大山”正越来越重,勤诚达面临严重危机。
天眼查信息显示,古氏父子控股的深圳勤诚达集团现有8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13.79亿元。另据亿晶光电2024年半年报披露,深圳勤诚达集团以及勤诚达控股有限公司,未履行完毕的担保金额合计达到28.48亿元。
债务之下,古氏父子对亿晶光电的控制权已岌岌可危。因替勤诚达集团进行贷款担保,导致其持有的亿晶光电全部股权被冻结。根据亿晶光电公告,今年2月11日10时至2月12日10时,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唯之能源(古汉宁100%控股的公司)所持占亿晶光电总股本4.61%的无限售流通股将进入法拍程序。
亿晶光电还在公告中提醒,唯之能源持有的亿晶光电股份已全部被轮候冻结,如后续唯之能源被轮候冻结的剩余股票被提起法拍,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如今,古氏父子只能想办法寻求主动“变卖”亿晶光电控制权。去年年初,担任公司总经理2年的唐骏离职出走润阳后,业界就传出亿晶光电在找接盘方的消息,有传闻称“出资5亿就能控股”。
1月8日,亿晶光电发布公告,其董事会出现重大变动,原董事长刘强和两名非独立董事孙铁囤、张婷辞去董事会职务。同时,有呼和浩特国资背景的戴苏河、赵争良及霍智义被提名为新的非独立董事。
简历显示,戴苏河现任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该企业由呼和浩特市国资局控股。赵争良和霍智义也有呼和浩特市工作背景。此一变动引发市场关于呼和浩特国资将收购亿晶光电的猜测。
不过,唯之能源所持股份的法拍尚未进行,其所有股份均已冻结,呼和浩特国资会通过拍卖接手还是协议转让的方式入主亿晶光电,尚是一大悬念。
而古氏父子即使成功“卖掉”亿晶光电,也很难补上房地产业的“窟窿”。截至1月24日收盘,亿晶光电的总市值为32.38亿元,据此计算古家持有的股份价值仅为6.9亿元,相比当初的投资额亏的不剩多少。
光伏从来也不是“淘金乐园”,想靠跨界光伏来“捞钱”的人,多数终将黯然离场。亿晶光电的危局还未到终了时刻,“光伏第一股”能不能抱上国资大腿实现绝地反转,还有更多精彩续集值得关注。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