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第一次看见别人烧香、拜佛的时候,感觉既神秘又好笑。
说它神秘,是因为拜佛这种事情,不信的人很难证明它是错的,信的人也更难证明它是对的。对于不信佛的人来说,对着水泥做成的菩萨,又是烧香、又是跪拜的,真的无聊又好笑。
几十年后,见过了太多寺庙,见过了太多的烧香、拜佛的香客和游客,慢慢地悟出了一些门道。比如,为什么寺庙摆有功德箱?为什么寺庙内有些地方禁止拍照?为什么寺庙里面有义工?佛度有缘人还是佛度有钱人?为什么有些寺庙设党委书记?等等。
为什么要烧香?
烧香既是一种心理作用,又体现了人情世故的传统仪式。现实生活中,求人办事,或者给人家拜年,两手空空,是不合适的,总得带点东西表示表示吧。
拜佛求愿和求人办事差不多,但是又不能直接给佛祖转钱,送茅台,怎么办?点燃三炷清香,然后插在香炉,就成了最佳选择。在传统文化里面,神仙菩萨享受人间香火的供奉,给菩萨上香,等于是表达了一点心意,菩萨供奉的香火越旺,也就越灵,为什么菩萨越供越灵,后文会描述这个现象。
然后,燃烧的清香散发出来的味道,直接刺激着人的嗅觉,能够很快将人带入一个虔诚和相信的境界。传统观念认为,通过烧香的方式才能够与神灵沟通。一句话,三炷清香,既是心理道具,又是拜佛“礼物”。
烧香和拜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人之常情,现在寺庙一般都免费提供三炷清香,在这个情况下,拜佛的游客不用别人提醒,也会主动领取清香。那些不烧香,就直接拜佛的人,是不常见的。
跪拜菩萨佛祖真的有用吗?
烧香拜佛,跪拜菩萨佛祖,到底有没有用?虽然,这个问题,无法直接证明和回答,但是有句俗话可以完美地解释这个现象:信则有,不信则无。
先说信则有,一个基本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一个人进入寺庙之后,一言一行都会自动收敛起来,不会象在自己家里那样任性自由。宏伟的大雄宝殿,周围散发的清香味道,僧人念经颂号的声音,巨大的金身佛像,在这些场景下,人感觉到了渺小,感觉到了无形的约束。
那些生活中声色犬马的淫欲都被压抑了,消失了,不见了,感觉不到了。感觉那个时候,自己进入了一种圣贤模式,得到了身心净化的作用。所以,可以看到,有些游客举香跪拜的时候非常虔诚,毫无杂念,每一个动作都非常认真,根本不会顾及旁边别人的眼光,是寺庙环境成就了拜佛者的虔诚。
俗话说,心诚则灵,在一系列动作行为之下,一不小心,拜佛的人激发了感恩之心,激发了大爱之心,然后,那个人当下的心态平静了,变化了,然后,生活也跟着发生了改变,运气变好了,这是为什么呢?
看过朗达.拜恩《力量》一书的朋友们,大多认同吸引力法则的很多观念,比如以下。
爱,感恩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能量,感恩是放大器,也是一座桥梁,让你从负面感觉,走向能驾驭爱的力量的境地。
你的感觉越好,在生命中得到的就越好,改变感受就能改变命运。
一个人发出什么样的频率,就会吸引同样频率的事物。
每个人都被一个磁场围绕,磁场中的爱越多,就拥有越多的力量吸引喜欢的事物。
现在可以这样解释了,一个人通过不断的诚心诚意烧香拜佛,无意当中,激发了自己的善念和感恩的心,把自己的频率调整到了积极能量的一面,结果,改变了心态,行为和命运。
一个人烧香拜佛,不管是为父母祈愿,还是为恋人祝福,或者求财神爷保佑自己发财,这些行为都激发出了爱,爱他人,或者爱自己。
所以说,信则有。
其中,信,是一种心灵清澈、回归虔诚的状态。这个“有”的后面是什么呢?是结果,是感应,是回应,是宇宙运行你的正能量念头。
一个人少了一些嗔怪他人的念头,少了一些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纠结,烦恼少了,运气就多了,好事就多了,有了一件好事,往往吸引另一件好事,所谓好事成双,好事吸引好事。
不信则无,也好理解了。一个人充满着负面的、否定的、拒绝的思想杂念,那只能接受和感受到生活中的负面现象,看不到光明和温暖,感受不到众生的美好和希望,结果,运气变差了,坏事多了,生活中的不幸一个接着一个,所谓祸不单行,祸事吸引祸事。
看到这里,相信你不会再纠结,跪拜菩萨佛祖到底有没有作用,因为你明白了,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仙,其实不重要了。因为,求佛不如求己,拜佛其实是在拜自己,给了自己一次心灵净化和频率校正的机会,从而获得了正能量的心态和力量。
为什么寺庙摆有功德箱?
寺庙一般都摆有功德箱,比如佛祖殿前,财神爷殿前,地藏王殿前、观音菩萨殿前等等。
有人觉得,捐功德箱就是施舍,和讨钱没什么区别。因为,庙里的和尚和义工都没有生产,没有商品交易,没有收入,所以,要靠功德箱捐助,才能维持生活。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而且心态不对,为什么呢?
和尚、义工需要吃饭、穿衣,这个不假,但是他们是有生产,有产出的啊。和尚每天的念经颂号礼佛,就是在生产啊,只不过是精神方面的生产。
想想看,同样是一个水泥做成的菩萨,涂上金装,然后,把它扔进深山老林之中,或者扔进大海里面。那么,这个菩萨就没有灵力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那些个水泥做成的菩萨、财神和罗汉,只有接受人的礼拜和香火,才会显得有灵力。
这个灵力,实际上是所有念经、拜佛的人施加给菩萨的。一个水泥做成的菩萨,供奉的香火越多,拜的人越多,信的人越多,久而久之,它就显得有灵了。然而,游客并不是天天去庙里烧香拜佛,只有和尚每天礼佛做功课,也就是说,水泥菩萨变得有灵光,虽然游客也有功劳,但是和尚的功德是最大的,因为游客不会念经颂号。
有人会说,你这是迷信,念经颂号就让水泥菩萨显灵了?
因为念经颂号发出的特定声音频率和旋律、节奏,这些能量时时刻刻影响着水泥菩萨,久而久之,就像那么回事了。
既然是和尚念经颂号,将水泥菩萨变得像那么回事了,这是不是他们日积月累的功德?是不是他们的精神产品?那么,游客祈求菩萨保佑的时候,要求分享这个精神产品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在功德箱上意思意思?
所以,捐功德箱,并不是你施舍给寺庙,也不是显得你大方,有钱。当然,也不是交易,假如真有菩萨,你觉得菩萨会和你一个凡人交易?
那是什么呢?应该是感恩的心,感恩那些心在佛门、一心向佛,长年累月念经颂号的和尚,感恩那些同样给菩萨加持灵力的烧香拜佛的人们。
不同的是,功德箱捐助,不像超市的商品统一定价,各人可以根据各人的情况捐功德。一元、一百、一千都是功德,这就是“随喜”。正是这个“随喜”概念体现了佛度众生的说法。假如功德箱规定,最低捐一百元,想想看,大家是什么样的心情?
为什么寺庙内有些地方禁止拍照?
一个人第一次进寺庙的时候,往往一切感觉非常新鲜。笑眯眯的大肚子弥勒佛,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至高无尚的如来佛祖。于是,想拿出手机拍些照片,分享到朋友圈,但是,旁边显眼位置总有一个牌子在提醒你:请勿拍照!
这种失望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让拍菩萨罗汉呢?
有人说,拍照时闪光灯发出的光会损伤菩萨表面的颜料装扮。
如果是这样,不开闪光灯,不就可以了吗?
还有人说,拍照会泄露菩萨、佛祖的造型。
这个也不在理,烧香拜佛的人不会在意佛庙里的菩萨造型,不会在乎不同庙里的菩萨造型的差别,再说了,那些个为人熟悉的菩萨、佛祖,四大天王,财神爷的形象基本定形了,并不是什么秘密。
既然这样了,那为什么还要禁止拍照呢?其实,可以回到人情世故的角度来解释,一个人进入寺庙的目的,要么是观赏,要么是拜佛求愿,就是求佛办事,对吧?
想想看,在生活中,你找领导帮忙,或者找达官贵人办事。只要你是个正常人,我敢打赌,你绝不会给他们拍个照发到朋友圈炫耀,这肯定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别人帮你才怪呢。
为什么啊?求人办事是个人的隐私,事以密成,所以是不能公开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求佛办的事,要比求人办的事更难,更重要,而且往往是人办不到的,对不对?
既然事关重大,在求人办事的人面前,不能拍照,在菩萨面前就更不能拍照了,假如菩萨真的有灵,他会怎么想?他会想,这家伙,求个事,还把我拍照张扬出去了,不值得帮。
还有,在拍照的时候,很容易把别人跪拜的样子拍进去,岂不是泄露了别人的隐私?
所以,菩萨、佛祖面前不拍照,是体现敬佛、敬他人的礼数!
为什么寺庙里面有义工?
寺庙里面除了和尚,还有义工,义工的服装打扮很容易区分出来。
短期义工一般是没有工资的,所以叫义工。那为什么寺庙里会有义工的存在?
有人说,是和尚偷懒,本应该自己做的事,转嫁给义工来做。就像学生的家庭作业,本来是老师的事,却转嫁给了家长。
这样理解寺庙义工,就大错特错了。
有那么一些人,经济条件不好,但是又想做一些善事、积一些功德,或是祈愿、还愿,赎罪等等,但是,又不想出家当和尚?
怎么办呢?有个好办法,可以申请在庙里做义工。在庙里面做义工,吃住在寺庙,接待和指引游客、打扫寺庙、管理殿前殿后的日常,还可以时刻敬佛礼佛,听经听号。这个身心熏陶的作用和效果是其他任何工作场合所没有的。
所以,寺面里面的义工,是值得尊重的,他们在用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修炼精神。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义工,都能把工作做得完美至极,上班下班的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曾经亲眼见到这样一个场景,寺庙到了下班的时间了,然而,地藏菩萨的殿前来了一个女游客,跪在殿前的软包长条凳上作揖。那位女游客跪拜作揖,刚完成了一半,突然之间,旁边一个义工闪过,走进地藏菩萨的殿里,把菩萨前面供奉的灯给关了,栅栏门也锁上了,一副关门打烊下班的样子。
这一幕很不和谐,如果那位义工,稍微再等半分钟,等那位女游客拜完了,再关灯不迟。何况,当时周围就那么一个女游客,并没有其他人等着排队。
为什么寺庙不能过度商业化?
常言道,佛门清净。
它的反面则是寺庙过度商业化,说白了,寺庙不干正事,不务正业,一心变着法子,打着佛祖的旗号赚流量,割韭菜,佛度有钱人,那就是过度商业化。寺庙过度商业化,一定会让公众反感。因为烧香拜佛的寺庙文化已经成为公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高低贵贱,都可以进庙里。如果寺庙过度商业化,普通人可能连门都进不了,连香都烧不起,你信不信?
还有一个原因,在公众传统的心理认知和认可度里面,只有清净的佛门和苦修的和尚,才能让人产生最大的信任和信仰归属感,才会真正的认同。如果和尚,法师都是豪车出入,挥金如土,甚至还有美女相伴,绯闻不断,那么,烧香拜佛的人将作如何感想?
正是因为过度的商业化,才让和尚、大师们有钱了。有钱了,就难免膨胀了,七情六欲就控制不住了,然后,各种毁三观的新闻就出来了。
正是因为有太多的酒肉和尚损害了佛门的形象,以至于人们都不相信和尚了,更重要的是,寺庙过度商业化,不仅损害了佛门正气,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所以,宗教及政府部门,不得不规范寺庙的商业行为,不得不禁止寺庙过度商业化。
有些寺庙就规范得很好,游客请许愿灯、挂祝福牌、捐功德箱等等,都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转到指定的开户行,不能和工作人员发生现金来往。这样一来,大大地减少了腐败贪污行为,既然,直接贪污的机会少了,也就直接弱化了寺庙过度商业化的行为。
以前,进庙烧香,都是在外面店铺街道买香,都是一把一把的买,现在,寺庙提供了免费的三根清香,既多了一份环保,又少了一份过度商业化。
见菩萨就跪,遇神仙就拜,合理吗?
经常到寺庙走走,很容易发现这样的情景。
有些人,拿着三炷清香,一拜天王、二拜神将、三拜地藏、四拜祖师、又拜观音、再拜财神,又拜佛祖等等,凡是他们能遇到的菩萨神仙罗汉都要拜。可谓是三炷清香,拜了个遍。
其实,从人情世故的角度来看,三柱清香,拜遍神佛,这种雨露均沾,都不得罪的心态,简直成了生活中拉选票的行为。
生活中,一个人想要当村长,他可能会对村民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表明为村民服务的工作决心,这可以理解。
然而,三根香拜遍了整个寺庙里面的神佛菩萨,这是得有多大的事,必须请全体神佛一起出动?是三界要大乱了吗?还是你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面子那么大,三根香就打发了那么多神仙?
再次回到人情世故的角度,现实生活中,求人办事是有讲究的。比如说,家长想给孩子报高考志愿,应该去咨询张雪峰,对不对?假如,你硬要去问司马南,谁也拦不住你。
再比如,眼睛不舒服,想买一瓶明目液,那应该到药店去,对不对?你非要跑到五金工具店去问老板,同样没人拦你。
再比如,一个业务员,想把业务做进一家大公司里面,按照人情世故,求爷爷拜奶奶大概是少不了的。但是怎么拜呢?是有艺术的。总不能直接找人家董事长吧,也不能挨个找遍所有人吧?恐怕普通业务员还没那个面子。
有效、合适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直接找那个具体管事的人。二是找那个管事人的直接上级。
其实,烧香拜佛也是一样的道理。求子、解除苦难就拜观音菩萨。求运求财,就拜财神。你硬要对着弥勒佛说:“佛啊,保佑我中五百万大奖”。那弥勒佛只能继续笑你。
同样,你拜地藏菩萨的时候说:“菩萨,保佑我追到女朋友,保佑我升官升职。”
那就尴尬了!
地藏菩萨是谁,那可是救度一切罪苦众生的象征,特别是救度地狱众生。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就是地藏菩萨,在这样“大孝”和“大愿”的德业的菩萨面前,你居然为了一己私利,跪在那里振振有词,让菩萨情可以堪?
更可笑的是,一些地产商也拜地藏菩萨,因为菩萨的名字里面有个“地”字,地皮的地。照这个说法,一个人要当总统,那就要拜四大天王之中的东方持国天王了,为啥?他的名字里面有“持国”两字啊!
那么,地藏菩萨就没用了吗?不能拜了吗?
当然不是,他的用处大着呢。假如一个人感觉罪恶重大,或者做了一些错事,恶事,除了在佛祖面前忏悔之外,还可以拜地藏菩萨。另外就是,如果你的亲人因为祸事或犯罪等牢狱之灾离世了,那么,拜地藏菩萨救度亲人就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地藏菩萨救度一切罪苦众生,特别是救度地狱众生。
所以说,求佛和求人办事是一样的道理,找对神佛菩萨是关键。
有人会说,我天天拜财神,怎么就是不发财呢?上面说了,除了找直接管事的人之外,还可以找管事人的直接上级。
打个比方,一群业务员都找同一个工程师,希望自家的样品能成为正式的采购对象,发现不管用,工程师也忙不过来,或者没有决定权。如果有个业务员能找到工程师的直接上级,这件事就好办多了。
想想看,假如世界有神仙,哪个神仙最忙?当然是财神最忙了,因为世人都需要钱,都爱财,象马云那种说自己对钱不感兴趣的人,反正我是从来不相信的。既然那么多人都在求财神,财神真的照顾不过来。
这个时候,假如有人拜赵公明,那他就是高手了,因为按照神仙体系里面的说法,赵公明是财神的直接上司。可是,一般的庙里面没有供奉赵公明的神象,怎么办?
怎么办?可以去专门的财神庙,比如赵公明财神庙。
但是,赵公明财神庙也不是到处都有,又如何是好?
那就不妨拜北方多闻天王,寺庙的里天王殿里面,有四个高大的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就是其中之一,有一种说法是,北方多闻天王是财神的直接上司。这样也说得通,一个寺庙,既然有财神爷,就必须有财神爷的上级领导,这样整个寺庙才能成为一个体系。
所以,与其怀疑,不如拜拜看。
现实中是什么的场景呢?进庙的游客,往往扑通一下拜在弥勒佛前,可是,弥勒佛虽然本事大,但他不带财,也不管财,人家是来世佛。
弥勒佛在印度不是这个样子的,而是传进中国之后,因为中国的布袋和尚被认作是弥勒佛的化身,所以弥勒佛才变成了笑口常开的大肚子佛,因为布袋和尚就是那个样子。
顾名思义,布袋和尚总是背着一个布袋遇人就乞讨,把东西统统装进布袋,但是他那个布袋只进不出。
微微地想一下,人家都还要靠别人的施舍,你去求人家保佑升官发财,是不是想多了?
那为什么又把弥勒佛放在寺庙的最前面呢?可以这样理解,相比其他仙佛菩萨严肃的样子,弥勒佛一脸笑口常开,敞开着大肚皮,一副不受拘束、和蔼可亲的样子,就成了寺庙的前台。
大家都知道,前台是公司的形象代表,是第一印象。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放在寺庙的最前面,容易把游客吸引过来,收获良好的第一印象。假如,把凶神恶煞的四大天王放在大门正面迎客,四大天王,有的拿剑,有的缠着龙,那个阵仗,估计你都不想进去了。
所以,弥勒佛放在大门的正中中央,四大天王分列两旁,是在暗示你:虽然弥勒佛笑容可拘,无拘无束,平易近人,但是佛门之地不可放肆,不可欺心,因为还有四大天王在压阵,南方增长天王手中的清风剑可不是吃素的。
一阴一阳谓之道,一笑一凶是佛门。
佛度有缘人还是佛度有钱人?
有缘人未必有钱,但有钱人一定有缘。
如果寺庙没有过度商业化,如果认可拜佛其实就是拜自己,那么,不管是有缘人,还是有钱人,佛都能度,没必要制造对立的观念。
为什么说有钱人一定有缘呢?按照业力福报的说法,一个人今生有钱,很富有,是他上辈子功德的显化,就是这个缘故!当然,不包括违法犯罪得来的财富。
没有钱的有缘人,也好理解。有钱无钱都可以进寺庙,进门不用验证资产和余额。什么是缘?佛家讲究一个缘起。一个人进到寺庙来,不管是她自己想来的,还是陪朋友一起来的,这都是缘。总之,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理由,来到庙里,这个缘就已经形成了,发生了。
来到堂前都是客,进得庙里皆有缘。有钱人大把大把地捐功德箱,造功德塔,立功德旗,通过一系列行为,强化了有钱人感觉自己有钱的能量频率,结果,根据吸引力法则,有钱人越是爱捐,钱越流向他。
于是,外人看到了,就觉得佛度有钱人,帮了有钱人了。实际上,有钱人,是用真正的钱作为道具强化了有钱的概念,从而变得更有钱。
没钱的人,怎么办?佛就不度了吗?并不是这样的,没钱人有没钱人的做法,象上文所说,通过烧香、听经、净化心灵形成吸引财富的频率,钱同样来了。区别就是,这种难度要大一些,毕竟没有付出真银白银的真实感与满足感。
为什么不要刻意区别佛度有钱人,还是佛度有缘人?
按照佛家普度众生的理念,本来就是没有贫富之分的。仔细看看佛祖、菩萨的身世介绍也就明白。
十八罗汉修成正果之前,没有听说哪个罗汉是有钱人,观音菩萨很有钱吗?也不是。不仅如此,佛祖在出家之前的家庭背景非常高贵,他原本是释迦族的王子,可他却放弃了优越的有钱人的生活而选择修行。
放眼整个寺庙里面,有哪个神仙菩萨是因为追求到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而受到人们的敬重的?
连这个觉悟都没有,还说菩萨嫌弃你没钱,是自己嫌弃自己吧?
所以,不适合把有钱、无钱的概念带到烧香拜佛当中。
为什么有些寺庙设党委书记?
众所周知,党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能信仰宗教的,党员可以进寺庙参观,但不能烧香拜佛,所以,除特殊情况,寺庙里没有党的组织。
然而,在网上搜索,你会发现,布达拉宫的党委书记是格桑顿珠,深圳弘法寺的党委书记是孙旌皓。
既然如此,那为何在寺庙设立党委书记的岗位呢?
对于普通公民而言,烧香拜佛是宗教信仰自由,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习俗。但是,宗教是一种群体聚集性的组织活动,宗教和邪教只有一字之差,一步之遥,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寺庙有可能变成邪恶犯罪、藏污纳垢之地,就像一些老电影里面的情景。
所以,为了确保寺庙的合规与正常运行,当地政府或宗教管理部门有必要派出一名驻寺干部,即党委书记,由他负责寺庙的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太理解这种管理方法,但是,如果你多几次现场观察就知道了,那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念经颂号,做各种法事,如果没有得力的约束、引导、规范和监督,那么,本来的宗教信仰就变成了宗教洗脑,本来的心灵净化变成了心理控制,那将是非常可怕的局面。
修心不修身、菩萨在人间
这是本文最后想要分享的感受和理解。烧香拜佛,修心是关键,而不是个人形象。
多看几眼弥勒佛(布袋和尚),然后,对比一下生活中,如果一个普通人,肥头大耳,打个赤脚,挺着个大肚子,敞露着肚皮。
是不是觉得不修边幅,是不是觉得太不文明了,太不注意个人形象了?不仅如此,从医学角度来说,啤酒肚,那么肥的人,容易得“三高”,显然是不健康的体态啊。
那为什么,弥勒佛偏偏就是这个形象,就是不一样呢?因为布袋和尚修心不修身。其实弥勒佛(布袋和尚)的形象还算是好的。
最惨不忍睹的和尚形象要数电视剧《济公》里面的济公和尚,年龄大一点的朋友都知道济公和尚形象,令人一辈子都忘不了,那真的是“鞋儿破,帽儿破,身上袈裟破,一把扇子更加破。”
既然济公和尚法力高强,做过那么多好事,难道他没有能力给自己弄几身好看的衣服吗?显然不是。
《西游记》里面的如来佛解开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咒的时候说道:“心不拘束,身何拘束?”
同理,对于济公和尚而言,修心,又何必修边幅?身体又何必受衣服打扮的束缚?
说到这里,有些人想到了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对,他就是北大韦东奕,他一心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开拓创新,平时穿着极为朴素,他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物质和穿着的层次,所以,网友称之为神。
现实中,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先看罗衣再看人。但是,别人真的就是因为你的衣服而真正尊重你吗?许家印的皮带,档次够高了吧,他得到真正的尊敬了吗?
相反,宁夏中卫市残疾公益人士胡雷,蓬头垢面,没有西装革履,但是,无数的人为之仰望,称之为“大义先生”!
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其实,真正的菩萨从来都不在寺庙之中,真正的菩萨在人间、在社会、在你的周围、在人们的心中。
生活中的活菩萨是在你身陷绝境,雪中送炭的人;是在战场上为你挡子弹的战友;是在职场上替你顶雷的同事;是那些见义勇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人:是曾经为了新中国而英勇就义、浴血沙场的人;是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更是那些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默默无闻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人;是那些为了国家和平与社会治安而负重前行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里的生活中的物品,没有一样是你自己制造的,然后,你又发现,其实,是整个社会,是无数的陌生人在供养着你的时候。你的心里会不会升起一丝感恩?你的眼中会不会多一些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