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老两口对孙女混合双打,15年后,儿媳:带你们儿子一起滚

晓七姑娘 2025-04-08 15:15:15

01

我叫林秀芝,今年56岁,初中文化,婚姻状况是已婚,但感情早已名存实亡。

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年轻的时候在供销社上过几年班,后来供销社改制,我就回家做了全职主妇。

丈夫赵德柱在县里的建筑队干活,算是个泥瓦工,工资不高但稳定。

我们有一个儿子赵志强,也有一个女儿赵艳。

可惜,这个“也有”仿佛是一种错,从我女儿出生的那天开始,我就知道,她这一生注定比哥哥低一头。

我娘家在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家里兄弟姐妹多,我是家里的老大。爸妈重男轻女,我从小就习惯了把最好的让给弟弟。可我没想到,这种命运的轮回,后来竟然落到了我女儿身上。

我一直以为自己会是个不一样的母亲,可当生活的压力一点点将我吞没时,我渐渐发现,我也在用曾经伤害我的方式,伤害着我的女儿。

02

赵艳出生的时候,是个大冬天。

那天我在县医院生的,刚生完,婆婆就进来了,第一句话不是问我怎么样,而是冷着脸说:“又是个赔钱货。”

我忍着泪水,看了一眼襁褓里的孩子,那双黑亮的眼睛仿佛在问我:“娘,我是不是不被欢迎?”

赵德柱也没什么反应,甚至没怎么碰过赵艳。相比之下,赵志强出生的时候,全家人都像过年一样热闹,婆婆炖鸡汤、煮红鸡蛋,邻居都来道喜。可赵艳呢?只草草包了个红布头。

从那天起,赵艳就成了“多余的那一个”。

那几年,赵艳还小,什么也不懂,但我知道,她早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吃饭的时候,她总是最后一个夹菜;新衣服永远是哥哥穿旧的;就连一根棒棒糖,她都会先问哥哥要不要。

我心疼过,可我也软弱。我劝自己,女孩子吃点苦没关系,将来嫁人了就好了。

我不敢忤逆婆婆,也不敢和赵德柱吵架——每一次我为赵艳说话,换来的都是一句:“你是不是疯了?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的,你想干嘛?”

赵志强小时候调皮捣蛋,成绩也一般,但家里人总说“男孩子嘛,不用读书,将来有手艺就行”。

可赵艳成绩一直不错,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前几名,我曾偷偷去找过老师,问她有没有希望考个好点的中学。

老师笑着说:“你女儿很聪明,只要家里支持,她一定能考出去。”

我心动了,回家后和赵德柱提了这事。他冷冷地说:“家里就这点钱,送儿子读书都不够,还送女儿?她迟早是别家的人,读那么多书干啥?”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厨房里,眼泪一直流。

我没有坚持。赵艳初中毕业后,就被安排去县城的一家小超市打工,工资不高,但她很听话,从不抱怨。她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回家还帮我做家务,照顾弟弟,像个小大人。

而赵志强呢?高中也没读完,就整天在外面混。婆婆还骄傲地说:“我们家志强胆子大,将来肯定出息。”我看着她那副神气样,真想反驳,可我知道,说了也没用。

赵志强二十岁那年,突然说要结婚,女方是邻县一个女孩,家里条件一般,但女方怀孕了,没办法,只能结婚。

婆婆高兴得不行,说“我们赵家终于要添孙子了”。婚礼办得风风光光,彩电、冰箱、沙发,娘家全给置办了。赵艳那天也在,我看见她站在门口,默默地看着弟弟在婚礼上接受众人祝福,眼神复杂。

赵志强婚后不久就辞了工作,说是要自己开店。我和赵德柱把仅有的一点积蓄拿出来,还借了亲戚几万块,给他租店面、进货。

可赵志强没耐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店撑了不到半年就关门了。债还没还完,他又说要做直播带货。这次是儿媳妇出面劝我:“妈,您再不帮帮志强,他就废了。”

我心软了,又拿出我和赵德柱多年的养老钱。

而赵艳呢?她已经在城里一家服装厂打工,工作稳定,省吃俭用,自己租房子、自己交社保。我曾劝她回家,她说:“妈,我习惯了,我不想再回来。”

直到前几年,赵艳谈了个男朋友,男孩儿家里是普通工人,但对她很好。两个人谈了三年,终于决定结婚。我高兴坏了,想着终于能把女儿嫁出去,给她一个家。

可赵德柱却冷脸说:“她嫁不嫁,关我屁事?”

婆婆更是直接:“谁家女儿结婚还要我们出钱?她自己挣的,不够就让男方出。”

我羞愧得头都抬不起来,还是赵艳男朋友的父母主动提出:“我们家来负责婚礼的一切,只求孩子们幸福。”

婚礼那天,赵艳穿着洁白婚纱,还是站在门口,默默看着家人们忙碌地为弟弟筹备婚礼的记忆浮现。她轻声问我:“妈,我结婚那天,你会来吗?”

我哽咽着点头:“我一定来。”

婚礼很简单,但我第一次感到女儿真的笑了。

可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去年,赵志强生意再次失败,负债累累,连房贷都还不上了。他和儿媳妇天天吵架,最后干脆分居。儿媳妇带着孩子搬出去住了。

赵志强跑回家,住在我这儿。婆婆又开始骂赵艳,说赵艳不孝,不借钱给弟弟,不帮家里。赵艳那天回家,婆婆指着她鼻子骂:“你个扫把星,怎么就不死在外头!”

赵艳忍了半天,终于开口:“不是我不借,是我早就看清了你们的心。十五年前,你们对我混合双打,十五年后,我凭什么要替你们儿子擦屁股?”

赵德柱怒了:“你这是忤逆!”

赵艳冷笑一声:“爸,我不是忤逆,我是看透了。”

那天,儿媳妇也来了,她看着赵志强冷冷地说:“你爸妈不是最疼你吗?那你就带着他们一起滚吧。”

我第一次看见赵志强被赶出家门,狼狈不堪。

我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收拾碗筷,眼泪一滴一滴地落在瓷盘上。

03

如今,我每天一个人坐在厨房里,回忆过去这几十年,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女儿赵艳很少回家了,但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一袋水果、一盒钙片,还会轻声问我:“妈,你最近好吗?”

我点头,可她却不再多停留。

儿子赵志强还住在家里,整天无所事事。婆婆已经瘫痪在床,赵德柱也没了当年的硬气。家里冷清得像个空壳。

我常常想,如果当年我能多坚持一点,是不是会不一样?

可人生没有如果。

我错过了做一个好母亲的机会,也错过了给女儿一个温暖家庭的可能。

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余生里,慢慢偿还我欠她的爱。

也许有一天,她会原谅我,也许不会,但我依然会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