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的时候,石奋和他的4个儿子都官至两千石(职位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市长等),尽显人臣的尊贵和荣耀,所以景帝就称他为“万石君”。
到了武帝朝,他们家官至两千石的更是达到了13人。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石奋没有什么大学问(“无文学”),却做了太子太傅。他的小儿子石庆,也没有什么雄才大略(“无能有所匡言”),甚至从不“为百姓言”,却做了九年的丞相。
这是因为他们家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吗?
有一点点。
石奋15岁的时候,家里穷得只有一个瞎眼的老娘和一个会弹琴的姐姐。但作为小吏的他,在偶尔一次服侍刘邦时,那种异乎寻常的恭敬和谨慎立马就被刘邦相中了。于是纳他的姐姐为美人,并把他家迁到了长安。
这点背景不普通,但应该不够吃(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六朝的。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那他们家无与伦比的“御龙术”是什么呢?
“恭谨无与比”!
何谓“无与比”?
分述如下: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⒈严守“政治规矩”的家庭示范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记载,石奋都退休在家了,去参加朝廷大典经过皇门楼时,都一定要下车“趋行”。见到了皇帝的车驾,必定会手扶在车轼上表示尊敬。
他子孙中凡做了小吏,回来看他的,他都一定朝服接见。从来不直呼对方的名字,而是以官号相称。
皇帝赏赐的食物送到他们家时,他会“稽首俯伏而食”,如同在皇帝面前一样。
另外,只要有成年子孙在场,他都会正襟危坐,像上朝一样,从来没有闲散的表现。
其他如贯彻“孝道”国策,对仆人的恭谨要求等等更是不在话下。
这种严苛的家风建设,不啻于每天都在对石门子弟进行踏入官场的预演未来。
但它当时的口碑之好,连齐鲁二地专修儒术的儒生们都自愧不如。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⒉行“不言”之教
子孙中有人犯了错,他从不斥责,而是坐到侧室里不吃饭。
直至所有的子孙都纷纷谴责那个犯错误的人,再通过族中的长辈求情,本人裸露上身以示洗心革面,他才会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子孙对表达欲的控制能力就特别强。你想,都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了,还不跳着脚地骂,那种管理嘴巴的克制力该有多强啊。
譬如,他的大儿子郎中令石建。每当有事想在朝廷上表达时,就把所有的人支开,然后自言自语、畅所欲言,说得非常急切;到了朝廷上,却做出一副不善说话的样子。因此得到了皇帝的亲自礼遇。
实际上,武帝的母亲王娡也就是因为石奋“不言而躬行”的家风才重用石建兄弟的。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⒊永远夹着尾巴做人
石庆在做内史时,有一次喝多了,进入里巷的大门后没有下车,被石奋一通“绝食”。从此石家子弟在进入里门后,都是下车快步走回家。
官越大,越不嚣张,才会死得越慢。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⒋石庆数马
石建在做郎中令时,有一次写奏章,把“马”字少写了一笔,就恐慌得要死。
石庆为皇帝驾车,皇帝问辕中有几匹马。他用马鞭一一点数后,才举手说“六匹”。
可见他们的“老谨”。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⒌不做事,也永远不闹情绪
石庆只主张过一次正义,还受到了惩罚。
只有过一次不能胜任的羞耻心,想辞职,还被皇帝骂了一通。
皇帝要的只是他老老实实地待在那儿。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中还记载了卫绾、直不疑、周文、张叔等人因为忠厚被重用的事。
他们不是幸臣、佞臣,也不是能臣和诤臣。皇帝只是认可他们的“忠实无他肠”,就提拔他们,但从不指望他们做什么事儿。他们不分皇权,不担责任,无用也无害,是官场上让人羡慕的存在!
但说实话,像石奋那样把家庭都做成“恭谨官员”训练基地的,很难也很少。在石庆去世后,石家子孙们也逐渐因为各种罪名被免职,恭谨孝顺的家风也就日渐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