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27日视察摩尔曼斯克州期间,对乌克兰局势释放关键信号:俄军已掌握战场主动权,若和平协议无法达成,将彻底通过军事手段击溃基辅政权。这一表态不仅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也揭示了俄罗斯对当前局势的战略判断。
普京在与“亚森-M”级核潜艇官兵会谈时提出,可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临时国际管理机制,由美、欧、俄共同参与乌克兰治理,通过选举组建合法政府后启动和谈。
他援引联合国在塞浦路斯、科索沃等地的托管先例,强调该方案旨在为和平创造政治基础。然而,基辅方面迅速回绝,泽连斯基同日宣称乌克兰“需要欧洲作战部队而非维和人员”,暗示其无意妥协。
普京直言,俄军当前在整条战线掌握全面攻势主动权,完全有能力“彻底解决问题”。这一强硬立场得到战场态势佐证: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近日紧急向苏梅州调遣预备队,试图阻挡俄军突破边境。前线报告显示,俄军已在该地区形成战术优势,乌方虽避谈具体战损,但其仓促增兵行动暴露了防御体系的脆弱性。
除乌克兰议题外,普京在北极论坛上重提美国对格陵兰岛的百年领土野心。他梳理历史档案指出,美国自19世纪60年代起多次试图吞并该岛,甚至曾计划与德国、丹麦进行领土交换。“这绝非特朗普个人奇想,而是系统性战略。”
普京警告,北极正成为大国博弈新焦点,俄方将密切关注美方军事化动向。尽管格陵兰自治政府明确反对并入美国,但华盛顿的战略意图已引发区域国家警惕。
面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泽连斯基在巴黎峰会上坚持要求维持对俄制裁,称其为“迫使莫斯科回到谈判桌的关键筹码”。然而,美欧内部出现分歧,美国务院暗示或放宽部分制裁以换取黑海临时停火,而欧洲担忧过早让步将削弱谈判筹码。值得玩味的是,乌方近期持续袭击俄能源设施的行为,反而为俄军升级攻势提供了口实。
当前局势凸显俄乌战略认知的根本对立:莫斯科将军事优势转化为政治筹码,基辅则寄望于西方持续输血。随着俄军春季攻势展开,顿巴斯至哈尔科夫方向的战事烈度可能进一步升级,而美欧对乌援助的可持续性正面临国内政治挑战。这场危机究竟走向“彻底解决”还是长期僵持,未来数月的战场与谈判桌动态将成关键。
你们信吗?"三年了,别提它了"!
对于乌俄停战谈判,普京曾经对记者说:乌克兰迟早会被俄罗斯全部占领。
泽连斯基为了赚钱已经用尽了所有一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