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乌克兰舍甫琴科村的战场上,一支由女性组成的突击队顶着俄军密集的炮火发起冲锋。她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在短短72小时内阵亡过半。这场惨烈战斗的背后,是美欧军援断供下乌克兰的绝望选择,当西方承诺化为泡影,这个国家不得不将最后希望寄托在妇女身上。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虽承诺与乌克兰签署经济合作协议,但前线士兵的弹药箱早已告急。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虽累计提供338亿美元军援,但“爱国者”导弹库存仅剩12%,海马斯火箭炮弹药缺口达60%。
欧洲的援助更像“空头支票”,德国承诺的18辆豹2坦克仅交付3辆,法国提供的凯撒自行火炮因零件短缺半数趴窝。泽连斯基在基辅的地下掩体内坦言:“我们正在用21世纪的战术,打一场20世纪式的消耗战。”
乌军总参谋部数据显示,男性适龄兵员已枯竭,2024年征兵令首次将女性纳入强制征召范围,目前女兵占比飙升至22%,远超2014年顿巴斯战争时的8.5%。
第425女子突击团的战地录像显示,26岁的安娜带领小队穿越雷区时,俄军无人机投掷的温压弹在50米外爆炸,气浪掀翻三名队员。这些女兵多数来自教师、护士等职业,经过仅两周的速成训练便被送上火线。在俄军重兵防守的扎波罗热方向,她们的任务是用人体侦察吸引火力,为后续部队标注坐标。
俄国防部战报证实,3月交火中击毙的乌军有17%为女性,较2023年同期增长9个百分点。在哈尔科夫前线,被俘的乌军女兵玛丽娜回忆:“我们的步枪每两人配发一把,反坦克导弹只存在于训练手册。”
乌军用改装无人机袭击俄罗斯托夫炼油厂,导致俄原油日产量下降12万桶。作为报复,俄军对第聂伯河水电站实施钻地弹打击,乌境内40%电网瘫痪。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警告,俄军已在白俄罗斯部署20枚战术核弹头,射程覆盖基辅。这与乌克兰用“脏弹”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传闻形成死亡螺旋,联合国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紧急斡旋,却收效甚微。
当美欧深陷援乌疲劳症,中国与巴西联合推出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引发关注。该方案主张设立30公里宽的非军事区,并以冻结俄占区现状换取即时停火。莫斯科虽未公开接受,但默许中资企业参与赫尔松州重建;基辅则重启黑海粮食通道,向中国出口玉米激增280%。
在布鲁塞尔智库ECFR的兵棋推演中,若中国促成停火,全球小麦价格可回落至每吨240美元,较当前暴跌35%。这场血与火的较量,或许终将在面包与钢铁的权衡中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