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遥远的冰冷星球上,一个人工智能——更确切地说是,一艘星际战舰人工智能的碎片,居然还有一个名字叫“布瑞克”,正在“寻寻觅觅”,寻找的是自己的命运。它企图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以此明白自己的下一步到底应该或者说会怎么走。
就像剥洋葱一下,一开始一无所知,一层一层慢慢地剥下,直抵真相的目的地。这个过程不容易,特别是像《数字星舰》这样的系列之作的第一部,因为需要交待太多的线索。但无论如何,仅仅在《数字星舰1:正义的觉醒》中,未来世界中人工智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就已经令人无比惊叹,而且看起来人工智能倒更像掌握了高科技装备与高智商加持的人类;那个确切的雷切人,斯瓦尔顿,倒更像是机器,今天世界里的人工智能,有点儿本事,但似乎是受到了损伤,还未能“满血”的模样。
一场阴谋导致了“如今”的一切。这场阴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正是布瑞克和斯瓦尔顿想要弄明白的地方。但弄明白的过程相当漫长。这个漫长的过程其实是《数字星舰》的作者安·莱基一手导致的。她在科幻小说《数字星舰1:正义的觉醒》中,全篇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插叙叙事”的方式来还原和呈现这一切。等于说是布瑞克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读者才会跟着看到什么、经历什么,没有第三方视角,只能剥洋葱似的,一层过后是另一层——但魅力也正在这里。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过往的一切渐次明朗起来。
2013年,《数字星舰1:正义的觉醒》出版后,一举拿下了包括雨果奖和星云奖在内的多项科幻大奖。能够一举横扫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阿瑟·克拉克奖、英国科幻协会奖、法国幻想文学大奖、英国奇幻奖、日本星云奖等多项大奖意味着什么,不需要多说,但该有的“吐槽”也非常有必要一“吐”为快。
人工智能(AI)如今是热门中的热门。现实世界中,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与IBM公司的“深蓝”在1997年进行六局对抗赛的时候,人工智能的成绩并不很突出,仅仅是以3.5:2.5胜出。然而到了2016年,围棋高手李世石居然以1:4不敌AlphaGo,差距开始拉大。到了AlphaGo Zero的时候,它在短短的3天内就自学了包括国际象棋、围棋和日本将军棋在内的三种不同的棋类游戏,而且无需人工干预,像人类一样拥有了学习能力。到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未来如何发展,非常不好说。像《数字星舰》中的人工智能,比如布瑞克这样的,其实还算好,对人类还算友好,但其他的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布瑞克和人类斯瓦尔顿何以流落到此,不正是因为那场阴谋事件吗?!
国外的科幻作者,譬如安·莱基这样的,在把握人工智能的能力方面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对人工智能共生体的描写颇具原创性,也极其认真地探索了人工智能和人性的表达边界。但需要吐槽之处也很明显:感觉就是在高科技装备的未来,行为方式却回到了中世纪或许更之前,反正现代感明显严重缺乏,一切都是笨拙无比的样子。如果一个中国科幻作者来讲述这个故事,估计会很不一样——但中国科幻作家显然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人工智能将来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数字星舰》系列作品进行了自己的探索,这个场景以及可能性还是非常惊人的。这一点,哪怕不是在科幻作品中而是在世界世界里,其实也已经到了必须摆到台面上认真讨论的时刻了。
《数字星舰》系列除了《正义的觉醒》,还包括《巨剑的陨落》与《仁慈的复生》两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表达——也许犯错也正在这里,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应该直接看第三部,也就是最后一部,这样的阅读体验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