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种类很多,今天说的是一种明代宣德时期创造,却只存在十年的瓷器——洒蓝釉。它的釉面犹如洒落的蓝水滴,故称“洒蓝釉”;又因透出的白釉地斑像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故而又称“雪花蓝釉”。
洒蓝釉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特别的釉色,是因为其施釉方法不用,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蓝色是受更多人喜欢的颜色,静谧、沉静,蓝色釉的瓷器自然也很出众,相比于单一的蓝釉,洒蓝釉更富于变化,层次感强,但要制作出色的洒蓝瓷器并不容易。如果器物满身吹釉,吹的不均匀,深浅不一,就是雪盖蓝。如果均匀地密布于瓷柸上,形成星星点点,才是真正的洒蓝釉。
现存的明代洒蓝釉瓷器只有几件,而明代的洒蓝釉瓷器之所以少见,是因为洒蓝釉工艺过于复杂,成本太高,只存在了10年的时间,直到清朝康熙时期,洒蓝釉才又恢复生产。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
洒蓝釉以美丽和稀少而闻名于世,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