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亮相,小米打响“价值战”

巧绿谈汽车 2023-12-30 08:34:17

“1999,交个朋友。”

笔者仍然记得在12年前,小米发布第一款手机时,对整个手机市场带来的冲击。

彼时,笔者还在读高中,在那个几乎人人还在用“棒棒机”的时代,小米1直接一步到位,给我们全班带入了“智能机时代”。

短短12年后,小米竟然开启了造车之路。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如梦似幻……小米首款新车SU7,已经在12月28日完成亮相。同时,在长达3个小时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中,我们也初步看到了小米在进入造车领域之后的实力。

以技术论实力,小米汽车表现几何?

在28日的发布会上,小米汽车带来了“摩德纳”架构下的五大核心技术。

其中,包含小米超级电机(Xiaomi HyperEngine)、小米自研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小米超级大压铸(Xiaomi Hyper Casting)以及智能化方面的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和小米智能座舱技术。

在笔者看来,这五大技术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是前三项技术。

因为在现阶段,智能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技术,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车企抑或是相关的供应商,都已经打造出了比较完善、高阶的体系。

在此时,如果小米汽车仅仅是把智能技术作为立身之本的话,其实很难形成差异化的优势。

当然,小米自研的智能体系,也能与华为一样,形成生态集群的优势,有望在使用便利性层面,带来不错的竞争优势。

而小米汽车包括电机、电池和压铸在内的核心技术,也使得它在未来的市场上能够获得真正的话语权。

客观来说,小米汽车仍然算是一家“新势力车企”。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新势力企业最缺乏的就是核心技术。

不过,小米汽车已经实现了电机的自研。

在目前,小米HyperEngine V6/V6s两款电机已经落地,而小米HyperEngine V8s这款预研电机也即将在2025年落地。

从目前的V6和V6s两款电机来看,小米还是有不少“干货”的。比如小米为其研发出了双向全油冷散热、S型立体油路设计、阶梯式错位设计等一系列技术。这些技术虽然算不上彻底的创新,但至少能够达到目前业界的一线水准。

应用在实际的电机产品上,V6和V6s两款电机,具备21000rpm的最高转速。

并且在性能方面,V6超级电机的最大马力为299PS,最大扭矩为400N·m;V6s超级电机的最大马力为374PS,最大扭矩为500N·m。在性能方面,小米的“单电机”性能,几乎已经是其他产品的“双电机”性能。

而在更核心的电池技术中,CTB技术、800V高压技术,这些都已经完成了落地。

在这里有一个信息值得注意,那就是小米SU7上市后,新车将搭载100度大容量电池,在CLTC工况下,车辆续航理论上将超过800km,能够有效破解纯电痛点问题。

来到自研9100t超级大压铸技术环节,其实这一项技术,更能展现出小米的“看家本领”。

这一压铸技术的出炉,使得小米汽车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自主研发大压铸设备集群和压铸材料的汽车厂商。简单来说,小米几乎把“鞍钢”“攀钢”这些钢铁厂商的活儿,都给干了。

而且不止于此,小米汽车甚至还通过AI技术,自主研发出了高强高韧免热处理环保压铸材料“泰坦合金”。这一合金种类,也被不少朋友戏称为“振金(复联宇宙产物)”。小米通过自研合金,也实打实地完成了车身材料的优化,在轻量化、高强度的道路上进一步提升实力。

拿出技术后,我们希望小米汽车回归本质

无论是传统燃油车型也好,还是新能源智能汽车也罢,造车其实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首先,一家合格的车企需要有技术,这也是造车的基本前提。

而在像小米这样收获技术支撑后,更重要的其实就是把这些揉碎的技术再整合到实际的产品上。

当然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小米汽车例如SU7这样的实际产品,可以有着更高的完成度,在驾驶体验、座舱智能体验和安全性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

首先在智能体验方面,其实小米没有太大的问题。

其一,小米这么多年以来,在智能生态链方面,其实有着比较强大的底蕴。在汽车端,小米澎湃OS可以说成为了人车家全生态的关键。而小米汽车的智能生态体系,可以说不仅仅存在于车载大屏的功能性方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SU7的车后排,拥有两组屏幕支架。当小米Pad悬挂上去后,Pad系统将与车机系统自动衔接,实现车内屏幕的自由拓展。而这种“智能生态”带来的丰富体验,在以往也是比较罕见的。

其次,在驾驶性方面,通过小米汽车在28日发布的电机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小米SU7的实际动态性能肯定不会差。而想要把整个驾驶性能打造成闭环,最终的关键就是底盘结构与调校。

我们相信,小米可以为新车提供复杂的高阶悬架结构,但作为一家“新势力”厂商,小米要想把底盘悬架真正调得出色,其实还需要借助外部团队的力量。诸如威廉姆斯工程团队、保时捷底盘团队,都是小米的优质选择。至于小米最终会与谁合作进行底盘调校,亦或是自己的团队独立操刀,这些都还是未知数,我们对此也保持期待。

而在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这一块,从小米发布的智驾技术和“泰坦合金”技术来看,小米汽车的问题应该也不大,能够达到中高端新能源车型的主流水准。

当然了,在这一部分的最后,我们还是期待小米汽车在落地的产品上,能够拥有富有新鲜感、独特性的产品力。毕竟,在2023年,新能源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而很多车型也呈现出了“同质化”的问题。我们希望小米,能够通过对“汽车本质”的把控,带来一些新体验。

想要成为全球前五,小米还需付出哪些努力?

在28日的发布会中,雷军抒发了自己的豪言壮志:“通过15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

回望过去的十几年,小米在手机领域,主要突出一个性价比。

用“1999交个朋友”、“3999买旗舰”这样的性价比优势带来了市场优势,使得小米手机快速占领了市场。而想要在造车领域实现突围,最为关键的因素,也还是在于销量。有了销量,自然也就有了体量规模,也能拥有靠前的排名。

笔者预测,小米在汽车领域,也将以性价比的优势去占领市场。

28日的发布会后,雷军回应了对小米首款新车SU7的价格预测。他表示,由于100kWh的电池成本都在十几万左右,所以小米SU7定价9.9万、14.9万是“不可能”的。

这也印证了笔者的预测:小米SU7是一款不打“价格战”但打“价值战”的新车。这款定位于中大型纯电轿车的产品,在未来应该是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基于一系列的高端产品力,新车的售价大概率可能会在20-40万元区间。而即便是这个价位,小米SU7在同价值、同级别的市场上,也很有竞争力。

当然,按照小米的调性,小米汽车在未来也可能会推出一系列的入门级车型。

比如售价几万元的纯电小车、售价十几万的纯电中型车……这些都有可能。而只要小米汽车能够把性价比做到一个高度,那么不愁没市场。

同时,雷军也给小米汽车“进军世界前五”制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

15-20年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比亚迪从起步到发展强大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以内,车企有足够的时间去研发突破性的技术。

另外,在这样的时间节点里,小米汽车也有足够多的机会去“试错”。

因为造车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品牌经营理念、车型规划……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不可能做到时刻完美、时刻精准。而小米汽车的发展,必将会有坎坷起伏,但如果小米车企能够在试错中成长、能够坚持长期主义的话,这家新车企未尝不会有比肩传统大厂的发展空间。

结语:

在笔者看来,小米的造车之路,其实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当一个科技厂商发展到一定的体量后,新能源智能汽车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增长极;而在大量资金、技术的加持下,造出一台不错的汽车,也未尝没有可能。所以,在宣布造车三年以来,小米汽车给人一种相对比较踏实的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小米实车正式发布后,会有不少年轻人去尝试、去选择。

0 阅读:11

巧绿谈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