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商业浪潮中,胖东来频频闯入大众视野,一次次惊艳众人。而这一次,它的再度 “封神”,源于一场看似寻常却又被处理得超乎寻常的顾客与员工争执事件。
01事情的开端,在胖东来的日常营业场景里,一位顾客与员工起了冲突。员工在封装特价商品时,顾客拿着自行挑选的一袋商品要求称重打折,员工按规定解释需去正常称重处称重。彼时,周围顾客渐多,大家围绕周转框争抢未称重商品,场面混乱,员工被挤得无法工作,便想先行离开,待人群散去再继续。这一离开之举,点燃了等待中的顾客的怒火,责骂声随即而起。
这本是商超里屡见不鲜的纠纷口角,多数企业或许草草安抚、息事宁人了事,胖东来却截然不同。他们迅速展开调查,且一查就是两轮,尽显对真相的执着。第一轮调查事发当天就紧锣密鼓地启动,超市客服负责人、管理层3人以及现场员工4人齐聚,一同查看监控视频。因未能联系上当事顾客,便着重询问在场员工详情。
处理结果出炉:当事员工因拒绝顾客不合理诉求、制止不良行为却遭辱骂,获500元委屈奖;其他帮忙安抚顾客、勇于担当的员工,得到价值500元礼品奖励。不过,当事员工在混乱时未正确引导疏散人群、擅自离岗,依日常管理制度纪律,重点违纪扣50分,门店管理层因日常引导不力,连带各扣50分。此轮处理,奖惩分明,偏向员工,也算中规中矩,符合大众对胖东来的基本预期。
02四天后的第二轮调查,才真正令人拍案叫绝。参与人员大幅增加,超市业务管理层7人、集团轮值班总2人全员出动,对着监控视频逐帧研究,甚至仔细看口型,还成功联系上顾客,深挖细节。这一查,发现诸多新情况:原以为员工离开现场后给主管打电话,实则是争吵发生后才致电;员工返回岗位后,顾客并未再要求正价商品按折扣称重。如此一来,争执起因发生变化,首轮认定顾客贪小便宜引发冲突,二轮则显示员工擅自离岗致顾客久等不满才是主因,虽顾客仍有贪便宜之嫌,但已非唯一导火索。
令人意外的是,胖东来并未因此严惩员工。他们深知,员工犯错根源在管理层:培训不到位,规章不明晰,致使员工面对突发状况手足无措;首次调查主观臆断、缺乏严谨,未与顾客核实,造成结果偏差。最终,对当事员工,降学习期一个月,却因员工人格受辱给予5000元精神补偿;对消费者,既指出当众呵斥员工不妥,又认可其等待中的不满,按客诉处理标准发500元服务投诉奖;管理层则面临管理人员全部降级3个月的处罚,方案还经过无记名投票选出,足见公正。
03胖东来缘何能凭此 “出圈” 封神?其一,透明度惊人。长达8页的调查报告,蝇头小字详述全程:参与人员、调查过程、奖惩依据、后续调整安排,一应俱全。不藏不掖,不急于甩锅员工,也不草率定论。与那些危机一来就慌乱公关、掩盖真相的企业相比,胖东来稳稳立足真相,追求事实本质,令人钦佩。
其二,以人为本落地生根。“以人为本” 常沦为企业口号,胖东来却赋予其深刻内涵。于顾客,将其视作明辨是非之人,如实呈现事件经过与处理思路,尊重消费者智商与价值观;于员工,不当作牟利工具,受委屈有补偿,犯错找管理漏洞,奖惩分明且把缘由讲清,把员工视为平等、值得尊重的职场人,而非耗材、背锅侠。
其三,深谙业态真谛。身为零售巨头,胖东来深知线下用户体验核心在员工。在商品丰富、渠道多元的当下,消费者择店购物,图的就是舒心。员工不开心,服务必打折。胖东来高薪厚待员工,设委屈奖,让员工无后顾之忧,笑脸相迎顾客,将商超打造成高附加值、重体验的行业标杆。即便高成本运营限制扩张,但其凭借超强消费者粘性,以30%毛利率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其四,守护商业生态平衡。消费者与商家是动态均衡关系,过度迎合个别消费者的无理诉求,代价将由全体消费者买单。胖东来坚守原则,制止不当行为,看似对个别顾客 “严苛”,实则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因而赢得大众支持。
胖东来屡屡被捧上神坛,背后却也透着一丝无奈与悲哀。它不过是做到了透明、真诚、善良与坚守,却在行业中显得格格不入,反衬出其他企业在人本关怀、追求真相、保护员工与消费者等诸多方面,尚有漫漫长路要走。愿更多企业能以胖东来为镜,重塑商业新风貌,让商业世界满溢温暖与正义。
文本来源@曹小灵比比叨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