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海清的《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争议比较大,自电影点映以来,它引起的舆论浪潮并没有下去,反而争议越来越大了。它的争议是改编太过,细节失真,还有各种表达上面的问题,那么直接来吧,如何才能拍好“张桂梅老师”呢。
张桂梅老师其实不好拍,她看上去很好拍,但其实非常不好拍。因为她有很多表象的特征很好抓,会给人一种她的故事很容易拍的错觉。但她的精神内核里有一种近乎宗教圣徒的信念感。
这种信念感和这种气质在当今中国很难找到,它是一种高于世俗社会的一种精神。如果你看过五六十年代的革命电影里,你可以在人们的脸上看到那种信念感的气质,关键是现在这个时代没有这种气质。
所以张桂梅实际上非常不好拍,如果你只是世俗化的把她理解成一个善良的女人,能吃苦,有奉献精神,她信的东西你不信,或者你没有过任何信仰和宗教层面的探索,没到这个层面,就拍不出来她的那种精气神。
《我本是高山》为何失败?因为它是传记片第一,作为电影最为简单就是尊重现实原型,服化道等细节到位,千万不要胡编乱造,这点难道很难吗?
这部电影很多细节确实挺荒诞,比如网友广泛提到的女孩逃课去上网,纪录片那种环境,如果你和我说这两年发展起来的学校和乡村环境还行,那时候2008年,因为女记者的报道她们刚赢来转机建立学校,结果你说那个时候家徒四壁穷的女孩子逃课为了上网逛街?
农村女孩子去网吧真的不多见,一是受不了烟味,二是确实不太安全,这个去网吧游戏厅在那个年代都是口中的小太妹了。
当时女孩子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做农活啊,生计啊,那么最常见的是什么呢?
因为女孩是要嫁人的,老一辈观念中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这个观念导致的中国社会现象是不是很常见?我是任何时候看到学校附近网吧,游戏厅都是男孩子为主。电影没有拍出乡村农村女性究竟面临着什么问题。
网吧那段,导演编剧和很多大城市里的人说非常符合现实啊,他们以前上学怎么怎么的,就挺悲哀的,很多人都无法感受艰辛。
究竟为什么女校存在?以及成立女校这么久的艰辛?
不用特地编造故事塑造不堪的人物太突出拯救,去创造一个伟大,张校长她本来就伟大,她的强大的精神内核绝对不是依托于丈夫实现的,更多是对女孩子们的心疼和爱,是强大信仰支撑支持。
比如把酗酒父亲改编成酗酒母亲,人家现实非常残酷,酗酒的父亲打生病的母亲,母亲离开用尽全力养着孩子,农村的女性酗酒很少,那样的家庭不能拯救吗?就算你要拍负面的女性应该也是更深层的东西。
重男轻女的奶奶和母亲,或者因为长久观念渗入躲在父亲身后沉默的母亲,又或者保护女孩遭受不幸的母亲,这些真实可以拍的案例,更突出为什么张校长一定要女孩子学习走出去,改变思想观念。
就算你一定要模糊信仰,但很多事照着拍,你依旧可以拍出那种情感和内核,太可惜了。
党,信仰为何那么避讳?中国导演到底在干什么第二点,电影大问题不在男女对立,而是电影人对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信仰的误解。他们无法共情无法拍摄出张校长作为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对信仰的大爱,而是把镜头偏执的拉入个人小情小爱。
他们没有着眼于贫困地区重男轻女的愚昧思想,而是把电影拉入男女对立的社会矛盾。
如果要改编拍好它,除了上面说的还原真实细节,把胡歌饰演的丈夫换成江姐就行了。张桂梅曾说:“江姐是我一生的榜样,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可能某些文艺圈太过相信人性,不相信有人能四十年如一日靠着党性坚持下来干一件事,所以得刻画个爱家的老公来做支持张桂梅的坚持和希望。可笑的是《红梅赞》在电影里被学生嘲笑老土,海清用唱双截棍来交换学生唱红梅赞。
第二个硬伤倒不如本该重点描写的“在最艰苦的时候张桂梅整理老师的档案,惊讶的发现留下来的8个老师中有6个都是党员干部。张桂梅精神振奋起来,六个党员都在坚守着,她不信这个各种会办不下去!张桂梅叫来了六个老师,开了一个会议。她将华坪女高比喻成阵地,将办学校比喻为打仗。这是一场战役。张桂梅在黑板上画了一面党旗,她带领大家开始宣誓。”
结果电影里面,浓缩成了一个镜头一闪而过。
中国娱乐圈大多数人一边享受着党给予的一切,一边忽视党在其中发挥的领导作用,不是蠢就是坏,党徽倒是戴了,结果也在结尾时一闪而过。还有一个笑点,新来的女教师貌似甩下男朋友跑的那个,说海清没有从事过教学工作。
导演和编剧还挺想体现“穷山恶水出刁民”,酗酒的母亲,要把两姐妹嫁人的一家牲口。除了几个人大给张桂梅捐款的角色,出现的群众基本没一个好人。“捐款过程中,群情踊跃。群众拿出给孩子买衣服的钱,一个山村的妇女为了能多给张桂梅捐五块钱,自己走了半天山路回到家。”
中国娱乐圈,拍不好的绝不止“张桂梅老师”《我本是高山》之所以做成现在这样一锅夹生饭,归根结底还是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不相信信仰的力量,他们质疑“50岁出列”,因为他们以己度人,觉得自己如果面临这样的生死抉择,肯定不会站出来坦然赴死。
怎么可能为了一群陌生人去死呢?得给重要角色制造一个去死的合理的理由,不管是爱情也好,亲情也罢。别说什么党性,他们只相信所谓的人性。
同样的,张桂梅怎么可能为了虚无缥缈的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克服病痛和贫穷,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和牺牲呢?那必须得给她增加一个能说服他们的理由,于是“和亡夫的约定”就被制造出来了。
某个群体没理解到这个逻辑,因为她们自己也不相信信仰,不相信张桂梅奋斗终生的精神支柱,或者说,她们宁愿相信存在一个广泛的“女性性别联盟”,于是打出“girls help girls”牌。
在他们心目中电影没拍出“grils help girls”,不是因为导演和编剧跟她们一样不相信信仰的力量,而是因为导演和编剧是男人和精神男人,剧组遭遇了神秘力量干预,男人害怕女权,于是把电影庸俗化。
至于为什么神秘力量一边给张桂梅颁发至高荣誉,一边阻止电影拍摄,搁这左右互搏,这个不在她们考虑范围之内。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两种人驱动逻辑是一致的,文艺工作者在庸俗化张桂梅,而另一个群体在烂俗化这种庸俗化,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现在的娱乐圈缺少对自己拍的客观实体的敬重,你既然拍的是他,那你不管理不理解他,应该把它真实的模样展现出来,让观众去评判。结果导演拍的不是张桂梅,是一个自己想象中的故事。
不光在这部电影上,在很多其他的片子上都是,登山队勇攀高峰不是为了国家和集体的荣誉,而是为了什么私人感情;反派犯罪不是因为克制不了自己的贪欲或者其他欲望,而是有种种迫不得已的感人至深的理由。
中国娱乐圈病了,还病得不轻张桂梅老师和任何电影电视作品毫无关系,至今任何以张老师为原型创造的作品没有一个如实反应再现张老师的伟大和坚韧。央视故事里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班底,艾丽娅演绎,在舞台上演绎的那个小故事,都没怎么讲好张老师力量来源,江姐,党性,为人民服务,口号式台词多了就比较反感,当时没想到这个版本算是最尊重张老师的诚心制作,故事基本按真实脉络,没瞎改性别魔改信仰。
海清本来靠着《双面胶》等上海小女人作品成功打开演技戏路,结果在《啊摇篮》剧版等作品中的角色演绎,总感觉阴阳怪气暗戳戳,现代剧和童谣的那部讲房子《安居》的,结果内容一点都不安只有狗血。《我本是高山》我没看到张桂梅老师和妇女劳动者多么不容易,我只看到他的选择他该自己承受,不理解,但尊重锁死远离。其他女性角色也一样作死,每一个值得感动掉泪。
海清把当年深入人心作品和角色红利,一部部磨光,他和他的圈子说明就是这么个逻辑,还有能感动无数文艺精英队创懵广大真实农村人的《隐入尘烟》。
中国娱乐圈病了,还病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