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光化门广场上,支持者与抗议者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当宪法法院8名大法官中5人挥动法槌,驳回针对代总统韩德洙的弹劾案时,这场持续数月的政治风暴迎来戏剧性转折。 被冻结的总统权力链条重新启动,深陷弹劾危机的尹锡悦政权意外获得喘息之机,韩国宪政史上最混乱的权力真空期或将终结。
这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始于国会通过总统弹劾案引发的连锁反应。 随着尹锡悦职务暂停,国务总理韩德洙依法代行总统职权,却在上任两周内遭遇在野党弹劾。 当经济副总理崔相穆接棒成为“代代总统”后,韩国政坛创造了“代行权力四度易手”的荒诞纪录。
宪法法院的最新裁决犹如按下暂停键,认定韩德洙涉嫌协助实施戒严令证据不足,拒绝任命宪法法官的行为虽存争议但未突破宪法底线。 这份裁决书中的关键表述——“不能因政治斗争牺牲国家治理”,暴露出司法系统对无休止弹劾战的极度厌倦。 随着韩德洙重掌总理府印章,青瓦台停滞87天的公文审批系统终于恢复运转。
韩德洙的强势回归,为尹锡悦阵营注入强心剂。 这位被称作“政坛不死鸟”的技术官僚,曾在文在寅政府担任要职,如今却成为保守派的政治盾牌。 分析人士指出,宪法法院的裁决逻辑为尹锡悦案埋下伏笔——若戒严令证据链存在瑕疵,总统弹劾案的正当性将遭受重创。
在野党的激进策略正在反噬自身。 当共同民主党对韩德洙这位中立派官员痛下杀手时,民意出现戏剧性反转。 最新民调显示,国民力量党支持率逆势回升至38%,较三个月前提升9个百分点。 首尔大学教授金宰亨指出:“民众已厌倦政治报复,稳定治理成为首要诉求。 ”
就在尹锡悦阵营士气大振之际,最大在野党领袖李在明正深陷双重危机。 其涉嫌虚假陈述的司法案件进入终审倒计时,而全力推动的总统弹劾案可能沦为“政治哑弹”。 政治观察家发现蹊跷现象:共同民主党内部已有议员私下接触第三方政党,商讨“后李在明时代”的布局。
这场政治豪赌的风险正在显现。 当在野党集中火力攻击执政集团时,却未料到民众对“清算文化”的忍耐已达极限。 釜山港口工会的罢工牌子上赫然写着“我们要集装箱,不要弹劾案”,折射出经济界对政治内耗的强烈不满。 更致命的危机来自美国,特朗普团队已推迟原定的韩美自贸协定修订谈判,直言“等待韩国确定真正的对话伙伴”。
宪法法院地下室的档案柜里,存放着1987年民主化以来的37份弹劾案卷宗,而今这个数字仍在刷新。 这场权力游戏最可能的结局,是尹锡悦与李在明在相互毁灭中共同退场——前者因戒严令调查难逃弹劾,后者因司法判决失去竞选资格。
在这场没有赢家的较量中,韩国付出的代价触目惊心:国防改革法案搁置导致军队采购系统瘫痪,半导体产业扶持计划延误引发三星电子股价震荡,推迟处理的朝核问题报告在联合国遭质询。 正如复职后的韩德洙在紧急国务会议上疾呼:“当政治家沉迷于互相埋葬时,敌人正在挖空我们的地基。 ”
在首尔钟路区的宪法法院外,抗议人群仍未散去。 不同的是,挥舞太极旗的示威队伍中,新增了要求“停止政治谋杀”的市民团体。 这场宪政危机暴露出韩国民主的深层病灶——当制衡机制异化为复仇工具,国家机器终将在权力绞杀中停止轰鸣。 历史将记住这个夏天:不是政客的输赢,而是大韩民国如何在悬崖边勒住了下坠的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