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打工人被陈志龙戳痛,却无人敢摇旗呐喊背后的痛思

暖阅一刻 2023-04-05 23:49:11

清明节前夕,现象级刷屏的陈志龙「事件」,想必大家都激动地反复观摩了好几遍——文末会为还没看过的朋友们,贴上完整图。

我是在清明节即将结束时躺在被窝里看到的,按捺不住爬起来发几句简短的感想。

人浮于事、裙带关系、无效加班、媚上欺下等基本上都议论过了,这里想说说另一个问题:圆滑世故,究竟是不是国人的悲哀?

这件事,想必半数打工人都被整高潮了,但几乎没有人敢发到朋友圈,就连同事的闲聊群也没人会发。

为什么?

一条评论给出了答案:陈志龙看上去骂的很解气,但葬送了自己的工作,人在屋檐下,还是要收敛情绪。都这么大个人了,还不知道圆滑、不懂人情世故,真是可悲!

作为看客,确实被陈志龙缜密的思路和夹带着糙话的语言给爽到了,但也确实不敢为其摇旗呐喊——因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不允许。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学会隐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自己受点气不要紧千万别得罪别人。

很多老板嘴上说看中能力,但一旦讲话不中听、不会拍马屁,照样被设法炒鱿鱼。工作之初,有些性格比较直的人即便能力很强,但最后要么被上级打压要么被同事排挤,最后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随着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增加,人们的棱角被磨圆,被身边人称赞为「成熟」了——成熟应该是敢于担责,而不是担心被追责而退让。

中国,是一个讲人情世故的社会,世故圆滑是混社会必须的技能。那些爬的高的不是业务能力有多强,而是揣摩上级心思、能投其所好的功夫了不得。

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存在于任何有上下级的地方。这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使然,但真正的文化没被传承,这种糟粕却极其普遍。

话说之前有个技术很强的人在国内只能在一线做普工,出了国直达人生巅峰。

有时候在想:有些所谓的文化,究竟是该被弘扬的精华,还是社会进步的阻力?

令人感到羞耻的是:

以上也是放嘴炮,像多数内心被陈志龙震撼却不敢生效仿心一样,我也是其中一员。因为我们的所处的文化环境,容不下这样的——自由开辟者、愚昧启蒙者、火种撒播者……

要么暴怒撤离,要么处处隐忍。可忍字怎么写的?

利刃劈心——特么的!

▼附图(请根据时间、群名推测聊天场景)

8 阅读:1066
评论列表
  • 2023-04-06 01:14

    沒人敢評論[得瑟]

  • 2023-04-06 07:04

    别谈恋爱别结婚别生娃,先把自己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就可以怼天怼地怼领导了!

  • 2023-04-06 08:54

    不敢附和[笑着哭]

  • 2023-04-06 08:40

    懂技术的不如会说的

  • 2023-04-06 08:54

    还把人家名字放出来,害人不浅[汗]

  • 2023-04-06 08:45

    先来看评论,就两条??

  • 2023-04-06 08:58

    不加班正确。剩余工作量,留给新职工,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和谐度。

暖阅一刻

简介:追热点,讲故事,用自己的想法观世事,愿能够给人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