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生死是很大的事情,差不多是最大的。但是,也有人却把别的事,看得比生死还大,还要重要。
比如,一个人的仪表。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路。
01.
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正式结束了他周游列国的漫漫历程。
而他的得意门生子路,却留在了卫国,辅佐孔悝大夫。
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
蒯聩早年做卫国太子时,曾因想杀死南子,事情败露,只能逃往宋国,又到了晋国。他的儿子辄后来即位,成为卫出公。
这一年,蒯聩秘密回到卫国,想从自己的儿子手中夺取国王的位置。为了达到目的,他和自己的姐姐联手,这位姐姐正是孔悝的母亲。
他们联手攻击的对象,一个是针对的儿子,一个是针对的外甥,而孔悝和卫出公,两个人是表兄弟。这场国君之争,咋看上去,的确很像是一件事关重大的“家务事”。
按说,本来就是人家内部的纷争,子路完全可以不管,先保全自己再说。
但子路不是那样的人,他既是一个讲信义之人,又十分认真,负责任,有时候,还容易认死理。
孔悝的母亲协助蒯聩绑架了自己的儿子,要他参与叛乱。蒯聩带着几位高大的武士,孔悝的母亲也手持长戈,把孔悝从茅房里揪出来,胁迫他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土台子上,立下共同起事的盟约。
孔悝有个叫栾宁的家臣,正在烤肉吃酒,看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连烤肉都来不及吃了,赶紧派人给子路报信儿,同时找了辆车,一边吃着烤肉,一边护送卫出公逃往鲁国。
子路闻讯后匆匆忙忙往城里赶,正好碰上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羔,他刚从城里跑出来。子羔告诉子路:“城门已经关了,你来干什么?”。子路说:“我是专门赶来的,要去救孔悝。”子羔听闻,急切地劝他赶紧远走高飞,避开眼前的灾祸。
他没有想到,接下来,子路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以后流传了很久的话语:“我平时接受着人家的俸禄,在他遇到危难的时候不能不管!”
子羔无奈,只好只身逃离。
于是,子路趁着城门的慌乱情形,夺路进城,直奔孔悝府上。
实际上,在对待蒯聩和卫出公到底谁更应该成为卫国的国君,子路和老师孔子的意见还真不一致。但是,事情到了这样的节骨眼上,子路也不一定就是要反对蒯聩姐弟俩篡位。他想得更多的,恐怕还只是救出孔悝,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
现在看,子路的确想得过于简单了。
他对蒯聩说:“你就是杀了孔悝,还会有别人来继续反对你的。”
蒯聩没有听他的话,反而派武士来攻击子路。
由于寡不敌众,子路在打斗中遭到重创,帽子上的穗子也被扯断了。
就在这时候,子路做出了一个常人没有的举动。只见他忍着剧痛,沉稳地,缓缓地,用双手整理着帽子上的缨穗,一边喃喃地说:“一个君子临死的时候,必须要戴好自己的帽子。”
等他把帽缨整理好,系好帽带子,将帽子规规矩矩地戴好之后,很快,就断了气。
但是,面前的敌人非但没有手软,反而更加穷凶极恶,一阵乱砍,把子路剁成了肉酱。
远在鲁国的孔子一听说卫国发生政变,马上就有了不祥的预感,他说:子羔还有可能安全归来,子路就麻烦了。
果然,时间不长,孔子就听到子路的噩耗,在院子里放声哭了起来。
02.
子路从小家境贫穷,但十分孝顺父母,他冒着严寒为亲负米的事迹,还被列为24孝之一。
子路生性耿直,即便是自己的老师,孔子说什么做什么的时候,他如果觉得不对不妥,也都会直言不讳地说出来。所以,他就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经常批评他。这样的关系,反而使得师徒二人越来越紧密。
孔子评价子路时说他“无宿诺”,意思就是,他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
子路虽然经常和老师辩论,但在外人面前,他又竭力维护老师的尊严,以至于孔子曾这样说:“自从我收了子路做徒弟,就再也没听道有人说我的坏话了。”
孔子还说过:如果有一天,我的思想在国内行不通,就乘坐木筏到海外去。那时候,能跟随我而去的,恐怕只有子路吧!
由此可见,师徒二人的感情非同一般。
子路因为耿直,孔子做什么有他觉得不对的都会指出,所以他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经常批评他,闻过则喜,两人都能够虚心接受,所以师生两人更亲密无间。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可见子路的忠心:我的道如果行不通,就乘上一艘小船去海外,能跟随我的,恐怕就只有仲由吧!
由此可见,师徒二人的关系真的非同一般。
因此,听到子路殉难的噩耗时,孔子都没来得及回到屋内,在院子里就放声痛哭起来。
从那以后,孔子不吃肉酱。
03.
一年后,73岁的孔子寿终正寝。
先生的死,和子路之死的情感打击,很难说没有直接关系。
子路遇难后,卫国人都很怀念他,就把他埋葬于河南濮阳。两千多年来,全国各地建有不少纪念子路的庙祠,遍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
有人以传奇传世,有人以功勋传世,有人以学问传世,有人以诗词传世,而子路,却是因为死亡的姿势,和临死时的态度而名传千秋,这方面来看,毫无疑问,他应该是中国第一人。
对国人而言,生的模样和状态很重要,但是,对一向忌讳谈论死亡的中国人而言,死亡的原因,死亡的方式,死亡的的独特意义,对一个人来说,何尝不是他漫长生命历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7月,我趁着返乡之际,经过濮阳时,专门去瞻仰了子路的墓地。
记得那天阳光灿烂,一片片白云在天空中飘动,其中有一朵,洁白,浓厚,长时间悬浮在子路墓的上方,久久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