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2024年舆情走势,六大特征重塑信息传播新格局

东南大哥 2024-11-06 21:46:41

2024年已接近尾声,又到盘点总结时。这一年,国内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呈现出与往年很多不同之处。我们特别收集整理了多家媒体平台今年前十个月发布的“情况通报”,从中发现了如下六大特征。

01

舆情数量呈高发态势

我们以微博平台“新京报”和“新浪热点”两个账号作为信息源,以“警情通报”与“情况通报”两个关键词搜索去重,发现2023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发布相关信息212条,2024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发布相关信息368条。2024年较2023年增长73.6%。

情况通报是对重大舆情的回应。情况通报的增加,一方面反映出当今舆情事件呈高发态势,另一方面也说明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舆情处置上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及时发布情况通报有效厘清真相,引导舆论走向,防止事件进一步发酵和恶化,推动舆情事件快速解决。

02

舆情所涉行业更加广泛

对今年368条情况通报背后的舆情分析,发现所涉领域非常广泛。无论是贴近百姓生活的医疗问题、旅游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亦或是涉及国家层面的城市管理问题、灾难事故问题,均会成为关注热点。

2023年的情况通报主要发布单位为公安、教育、基层政府、文旅等部门,其他行业所涉较少;2024年的情况通报则涉及公安、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文旅、应急管理、基层政府等多部门,所涉行业面更广,点更多。

03

视频成为舆情主要源头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如今很多热点事件都是源于一段简短又极具冲突性的视频,在微博等平台进一步发酵后引发全网关注,形成舆情。

究其原因,视频能更加直观表现事件的矛盾冲突,调动网友情绪,形成转发,扩散到全网。

2024年8月25日,有游客在网上反映山西大同市一刀削面馆有“阴阳价”行为,本地人和外地人待遇不同。该视频是由当事人发布于抖音平台,后在微博平台引发极大的讨论量与关注度,使得舆情进一步发酵,引发全网热议。

04

情况通报自身引发新舆情

每当有舆情事件发生,相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往往会成为关注焦点。作为焦点的情况通报,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即陈述事实、回应关切,表明态度。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要么语焉不详,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避实就虚,话说不到点上,从而引发公众新一轮的质疑,衍生出新的舆情。

今年9月,一则云南昭通果农将一袋袋苹果摆放在公路上“拦路”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网传视频中,现场有人将打包成袋的苹果排成一排,放在公路上,拦住了车辆去路。其中一辆车直接开了过去,碾坏了苹果。

9月27日,昭通市昭阳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网传视频反映情况属实,公安机关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传唤,当地将多举措促进市场经营行为和交通秩序的规范有序。而就是这则情况通报,却引发新情况。

这封十分怪异的情况通报,开篇不说案情,先讲昭通今年迎来苹果大丰收,产值预计达150亿元。我要是不知道前情,乍一看还以为这是喜报呢。而且这份通报里传唤当事方之后具体是怎么处理的、过路司机到底有没有经济损失等重要细节通通没讲。

05

异地监督成为常态

所谓异地监督,就是某一地区发生敏感案件或事件,不由本地及本领域的媒体主动进行报道,而是由外埠的媒体报道,从而推动事件进入公众视角,促进问题解决。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已经打破了地域界限,人们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对自己关注的事件进行转发、评论、收藏、点赞。至于这个消息是由哪个媒体发出来的,并不重要。这就去除了异地监督的技术门槛。

比如2024年8月26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青岛一生物公司与多名医护人员参与代孕。事件发生后,山东本地的媒体初期保持了沉默,河南都市频道等多家外埠媒体迅速进行采访报道,使该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提升了舆情的热度。

06

舆情具有多变性

还记得今年1月29日发生的“奔驰车男子打砸引擎盖事件”吗?从“九派新闻”1月30日发布相关消息的评论区中可以看到,大多是批判男子的言论。但随着事件发展,网络上又传出一段奔驰车排队的记录仪视频,网友表示事情有反转。2月2日下午,“九派新闻”又发布一条相关信息,而在这条信息的评论区中,可以看到舆论焦点转向了被砸车辆车主徐女士。

由此可见,舆情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事件的发展及更多真相的披露而变化。在事件发展的初期阶段,公众接收到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片面的。基于这种碎片化信息,公众产生的大多也是模糊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与主观倾向的看法,甚至可能会产生误解。但随着事件的深入调查,更多细节也会随之显露出来,观众对事件会产生新的认识,舆情的方向和强度也会发生转变。

纵观2024年舆情走势,呈现出一些不同以往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处置舆情的两个重要原则,即真实与真诚。真实就是要确保所发布的信息准确无误,不夸大、不隐瞒,让公众理解事件真相;真诚则是在回应公众关切时,要带着真挚的情感,设身处地为公众着想,解答他们的疑问与担忧。只有将真实与真诚贯穿于舆情应对的全过程,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推动舆情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真正化解危机,维护良好的机构形象和社会关系。

0 阅读:6

东南大哥

简介:用平凡的视角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