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派去俄乌战场的士兵已经伤亡过半,俄罗斯方面这些士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们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份恩情俄罗斯怕是不敢忘了。
那么,朝鲜还会继续支援吗?他们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到底是为了什么?日后俄罗斯又该如何偿还这份恩情呢?

据英国防务信息显示,截至3月,被派去库尔斯克战场的朝鲜士兵伤亡已经超过5000,接近派遣总人数的一半。专家解释称,朝鲜部队伤亡率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他们采用了大规模、消耗性的步兵推进作战,简单来说就是用生命填补火力上的不足。
要知道,现代战争早已进入高科技时代,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战成了主流,而朝鲜士兵却似乎在用最原始的方式作战,这种反差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朝鲜军队的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不过,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却让人存疑。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和韩国,对朝鲜和俄罗斯的报道往往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排除有意夸大来制造舆论压力的可能。毕竟渲染朝鲜士兵的惨重损失,既可以鼓舞乌军的士气,也可以给朝鲜国内带来某种无形的压力。但不管数据有没有水分,朝鲜士兵在前线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战场不是演习,子弹和炮火不会因为你是来自哪个国家而手下留情。

阵亡的朝鲜士兵
库尔斯克战役的转折,可以说是朝鲜士兵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俄罗斯能在短时间内收复大部分失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外援部队的加入。要知道,俄乌冲突拖到现在,俄罗斯的资源和人力都已经捉襟见肘,虽然俄军在装备和火力上仍有优势,但长时间的消耗战让他们的步兵力量严重不足,朝鲜士兵的介入,显然帮俄罗斯稳住了阵脚。
也正是因此,俄罗斯官方对朝鲜士兵的评价很高,而这在公开场合并不多见,毕竟,俄罗斯是个大国,民族自尊心极强,能让他们如此坦然承认外援的重要性,足以说明朝鲜部队的表现确实超出了预期。
其实不仅是超出俄罗斯预期,国际社会对于朝鲜士兵的作战水平也感到惊讶,毕竟朝鲜军队已经多年没有实战经验,如今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现代战争的节奏,甚至为俄罗斯争取到战略上的主动,这足以说明朝鲜军队的素质确实不容小觑。

眼下,俄美之间的谈判已经陷入僵局,乌克兰问题没有短期内解决的迹象,所以俄罗斯要想继续维持攻势,甚至只是守住现有战线,可能还得依赖朝鲜的援助。而这种支持,对于当前被西方孤立的俄罗斯来说,显得尤为珍贵,朝鲜这份“大恩”,俄罗斯恐怕短时间内是忘不了的。
那么问题来了,朝鲜为什么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把自己的士兵送到千里之外的战场?这显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单纯的“兄弟情谊”能解释的,在我看来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可能是“以战换外交”的策略,多年来,朝鲜因为核问题和经济制裁,一直被西方国家孤立。他们的外交空间非常有限,能依靠的伙伴屈指可数。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与美国抗衡的大国,对朝鲜来说是个难得的靠山,通过这次军事援助,朝鲜不仅巩固了与俄罗斯的关系,还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存在感,虽然代价高昂,但确实让朝鲜在国际博弈中多了一张牌。

第二点则是朝鲜可能也在借机练兵,现代战争的经验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宝贵的,朝鲜军队虽然训练有素,但实战机会几乎为零。朝鲜士兵可以通过库尔斯克战场实战检验自己的部队,积累经验,甚至为未来的军事改革提供数据,这种机会对一个长期封闭的国家来说,实在是千载难逢。
最后一点可能就是最现实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了——经济利益。朝鲜的经济状况一直不乐观,制裁让他们的对外贸易几乎停滞,俄罗斯虽然也受到制裁,但毕竟是个资源大国,能提供的回报对朝鲜来说可能至关重要,比如能源、粮食、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技术支持,这些都是朝鲜急需的。俄罗斯或许不会直接给钱,但通过物资援助或者在国际场合为朝鲜发声,也能让朝鲜从中获益。

至于日后俄罗斯会如何报答朝鲜这份恩情,短时间内可能难以看到,毕竟俄罗斯现在自身难保,经济被制裁压得喘不过气,军事上又深陷乌克兰泥潭,能拿出来的筹码其实不多。
但俄罗斯有资源啊,俄罗斯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朝鲜的工业和民生都离不开能源,如果俄罗斯能以低价甚至无偿的方式提供这些资源,对朝鲜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收获。此外,粮食援助也很可能成为回报的一部分,朝鲜的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短缺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俄罗斯如果能在这方面伸把手,朝鲜国内的压力也能缓解不少。
而且朝鲜一直想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导弹和核技术,俄罗斯虽然不至于直接把核心技术交给朝鲜,但在一些常规武器的升级或者维护上提供帮助,还是有可能的,这种合作既能满足朝鲜的需求,又不会让俄罗斯付出太大的代价。

但话说回来,依赖外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俄罗斯要想在未来的博弈中站稳脚跟,还得靠自己,后续普京该如何应对西方国家,我们还且拭目以待吧。
信息来源:
英国赫芬顿邮报:《英国表示,朝鲜在乌克兰为俄罗斯作战已伤亡 5,000 多人》

韩联社:《北韩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伤亡超过5000人:英国国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