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口交易宣布暂缓之后,李嘉诚终于露面了,虽然只有短暂的四分钟讲话,但是透露的信息似乎不一般。

4月3日,李嘉诚以长江和记实业集团创始人的身份发布了一个全程使用普通话录制的短片,这是他自从港口风波后首次公开露面。而就在一天前的4月2日,本该是长和与贝莱德交易落地的关键节点,但因为国家监督管理局的介入而被暂时搁置,如今交易日刚过,李嘉诚就匆匆露面,事情显然没那么简单。
李嘉诚在短片中表示将送给新加坡两家医院治癌仪器,而这项技术将惠及新加坡“以及其他地区”的癌症患者。他说当年这款仪器引进香港之后,有50名患有肝癌的病人,成功接受了治疗,所以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得到治疗。在港口交易受挫、外界对他“撤资”意图猜测不断的背景下,他选择强调医疗贡献,不排除是为了向外界表示,自己从未停止回馈社会。

除此之外,这段讲话还是用普通话发表的,这在李嘉诚的公开露面中并不常见,过去他多以粤语或英语示人,普通话的使用频率极低,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普通话确实不太好,而普通话作为中国内地的通用语言,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李嘉诚选择用普通话讲话,很可能是将信息的目标受众锁定为内地,似乎是想告诉外界,他很在意内地的看法,也希望与内地保持某种联系,是在向内地决策层和公众示好,表明他并未因商业上的挫折而彻底转向其他市场,也表明他愿意以更柔和的方式与各方沟通,而非对抗。

李嘉诚现在也想明白了,为了迎合美国而放弃中国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选项。他的商业帝国与内地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在内地拥有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和基础设施资产,从上海的顶级商业综合体,到深圳的港口物流网络,李氏家族的布局早已深入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
而且他的次子李泽楷也在内地科技与电信领域频频出手,投资版图同样不容小觑,尽管近年来,李氏家族出售英国资产、布局欧洲市场的举动曾引发“撤离中国”的猜测,但从现实来看,完全放弃中国市场对他们而言并不现实,中国经济的体量、增长潜力,以及李氏家族数十年来在这里积累的资源,都是他们无法轻易割舍的根基。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嘉诚选择用普通话讲话,显然是向内地释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他并没有“转身离去”的打算。这段视频与其说是给新加坡听的,不如说是给内地看的,尤其是在长和系近期宣布暂缓某些交易之后,这场讲话更像是一次主动的姿态调整,既安抚内地市场的情绪,也向政府和公众表明,李氏家族依然愿意留下来,继续参与这片土地的建设。
毕竟审查的结果还未出炉,任何表态都可能被放大解读,甚至为后续谈判增添变数,李嘉诚也明白,无论说什么都难以平息外界的揣测,与其主动涉足争议,不如将焦点转向慈善和医疗,用实际行动重塑公众印象。

其实长和宣布暂缓交易,本身就表明了李氏家族对当前市场环境的谨慎态度,无论是港口资产的出售,还是其他大型项目的推进,他们似乎都在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李嘉诚的露面,就是向外界表明家族的战略重心没有根本性偏移,但节奏和方式需要调整。
可问题是,这种周旋真的能平息外界的疑虑吗?如果最终的结果是巴拿马运河港口落入美国或其他非中国势力手中,那无论他如何铺垫,如何用慈善修饰形象,他和他的家族都很难独善其身,内地舆论的反弹、市场的质疑,都可能接踵而至,因为这些港口对中国来说,太重要了。

巴拿马运河附近的港口,承载着中国通往美洲的重要贸易通道,一旦失去控制权,后果远超商业层面。近年来,中美博弈日益加剧,海运通道的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如果这些资产落入美国手中,中国不仅可能面临物流成本的上升,更可能在关键时刻被“卡脖子”,这种代价,是任何企业、任何个人都无法轻易承担的!
所以还望李嘉诚能够三思,不要临了临了背负一身骂名!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李嘉诚,最新露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