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提出“停战”条件,中方对此不屑一顾,态度强硬前所未有,这回我们为何谈都不想谈了?
4月7日,针对特朗普一系列滥施关税的问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做出表态,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经济霸凌”。

要注意的是,林剑只是痛斥美国的做法,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抛出“愿意坐下来谈”的橄榄枝,也没有暗示任何具体的解决办法,这次面对特朗普再度挑起的关税战,中方似乎不再愿意退让,甚至摆出了一副“你要战便战”的架势,而这一切都是特朗普自找的。
就在林剑表态的前一天,特朗普在专机上接受采访时放出狠话,说要将关税战进行到底,直到“贸易逆差清零为止”才会停手,说白了,特朗普提出这样的“停火条件”就是根本没打算停火,稍微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贸易逆差清零这种目标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国际贸易从来不是零和游戏,一个国家的顺差必然对应另一个国家的逆差,这是由全球经济分工和资源禀赋决定的,特朗普提出这样的条件,要么是他真的不懂经济,要么就是故意摆出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姿态,给对手施加压力。

过去几年,中方在面对美国挑衅时,往往会采取一种相对克制的态度,一边批评对方的霸道,一边强调合作共赢的可能性,可这一次,情况似乎变了。中方不仅没有释放谈判的信号,反而直接把美国的行径定性为“经济霸凌”,所以中方很可能已经意识到,无论怎么谈,都不可能满足特朗普的胃口。
也的确,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早已不是简单的“你卖我买”关系,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大量商品,很多是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生产的,利润最终还是流回了美国,更别提那些依赖中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美国产业,所以一旦关税战全面升级,这些企业恐怕得第一个跳出来喊疼。特朗普想通过关税把逆差抹平,无异于缘木求鱼,只会让美国自己的经济付出沉重代价。
那问题来了,特朗普到底想干什么呢?他明知这种做法两败俱伤,为什么还要一条道走到黑?

有人说,他是为了兑现竞选承诺,给支持者一个交代,毕竟,“让美国再次伟大”这句口号喊了这么多年,选民总得看到点实际行动,还有人猜测,他是想借此逼迫中国在其他领域让步,比如技术转让或者市场准入,可其实这些分析都有点站不住脚。
竞选承诺固然重要,但特朗普不是第一次当总统,他应该很清楚关税战的后果有多严重,至于逼中国让步,这种策略在过去几年已经被证明效果有限,中国在核心利益上从不轻易低头,更何况,现在的全球局势早已不是几年前的样子,特朗普手里的牌,未必还能像以前那样好使。
所以现在外界分析特朗普搞出这个“对等关税”根本就没想那么多,毕竟他不是什么经济学专家,他只是单纯地相信,只要把压力加到最大,就能让对手屈服,这种思维在他第一次执政时就暴露无遗,当时他就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对中国、欧盟还是加拿大,基本都是一个套路,这也确实让他尝到了甜头。

但从林剑的表态来看,中方显然已经看透了这一点,这次不再提谈判,不是因为不想谈,而是因为没得谈。特朗普的要求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与其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拉锯战上,不如直接亮明态度。那有人可能会问,这样硬碰硬会不会让局势失控?答案是肯定的,全球贸易战一旦全面开打,后果绝对是惨痛的,但如果一味退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与其在谈判桌上被牵着鼻子走,不如先把底线划清楚,至少让对方知道,这场仗打下去,大家都得付出代价。

除此之外,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我们完全可以自我消化,耗得起这场贸易战,但美国呢?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上升,白宫门口都成了菜市场,每天都有数万人抗议游行,他们还能坚持多久呢?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林剑用四个“严重”回应特朗普关税的“计算公式”》
观察者网:《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