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这一精神,是文学作品最喜欢歌颂的主题,但如果要在世界文学作品之中挑选一本将奋斗精神贯彻到极致的书,一定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部用血与火书写的英雄史诗,也是一部享誉全世界的红色巨著。
它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完全瘫痪、卧病在床且双目失明的恶劣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耗费3年时间于1933年创作完成的。
人到中年再次重温少时经典巨著,仍然忍不住热血沸腾、眼含热泪。作者奥斯特洛斯基那段脍炙人口的名言依然震荡魂灵,估计70和80后仍能成诵、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急切的需要英雄的时代,那是一个需要所有青年为民族和国家的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时代。
保尔柯察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父亲去世了,母亲靠着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计。
这是一个典型的出生贫困的少年的奋斗史,小说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这种基调,社会的黑暗与少年的苦难让他奋起反抗。
在一场革命爆发之后,他加入革命队伍,并且成功的成为了军人,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品格,成功摆脱了现状,一生都在为祖国的革命事业所奋斗,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他的那一句名言一度成为无数人的座右铭: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激励了一代青年的成长,可以这样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是无数革命知识枕边必备的精神食粮。当然他的精神鼓舞力量永不过时,现在仍旧是无数青年的枕边必备书。
在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女学生杨蔷云偶尔得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之后还觉得意犹未尽,那种精神深刻的鼓舞了她,在她读完这本书之后,她极力的将这本书推荐给她的同学,捏紧了拳头感慨道:我一定要奋斗,要像保尔·柯察金一样,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当中。为理想而奋斗,不让人生留任何遗憾。
而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青年,读起来可能有些过度的理想主义,但其实它是一本太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书中那些残酷的甚至有些夸张的情节,其实曾经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上真实的发生过。
奥斯特洛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他的一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具有传奇和奋斗精神。
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贫困,11岁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他去世时年仅32岁,他用三年的时间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不朽的名著。
可以说: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保尔的原型。
1927年,保尔走入人生最低谷:双腿瘫痪、左臂失灵、双目失明,这是他进入崭新生活前最黑暗日子,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了病床上,残酷的现实让他一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减轻家人和组织的负担。
但很快他从低谷中走了出来,他以另一种新的形式、辅导革命青年成长,继续投身到革命工作中,正是这次顽强的抗魔经历,再一次诠释了全书的主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经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与巨大痛苦,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他亲自笔录,可是6个月后,手稿意外丢失。短暂气馁后,他从头再来,在自己都不能动笔时,自己口述,请人代录。
在妻子和母亲共同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小说隐喻的就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保尔在革命的浪潮中,逐渐拥有了钢铁般的意志,不断成长为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革命战争和革命建设过程中,他一次次经受住了考验,忍受着残疾和失明的巨大痛苦,并最终战胜了自己,拿起了新武器。
对于《钢铁》有不同的声音,在一些西方学者眼中它只是“斯大林的宣传机构炮制的神话”,马克·斯洛宁说它“文笔平淡,结构松散”,叶尔绍夫说它“简洁明了,几乎只用动词”。
每个人看问题角度不同,《钢铁》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的光辉形象,奠定了它成为一部带有时代与历史烙印的英雄史诗,大多数人也看到了它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
小说中保尔为着革命理想,拥有坚定不移的献身信念、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们。尤其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献身主义曾一度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们的父辈祖辈们也凭着“保尔精神”度过了许多艰难困苦的岁月,70后80后把它捧为经典,作者那段经典名言更成为很多人人生座右铭和指路明灯。
作品之所以是红色经典,大概是因为作品产生时,中国正处于激情燃烧的年代,与小说背景相似,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将它作为学习模板。
其实,艺术和思想是没有国界,“保尔精神”在我们这个国度与时代仍然永垂不朽,小说高尚的思想性让人敬佩并回味无穷,其中心思想仍离不开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段。
而一部真正的经典之作,应是丰富的艺术审美性和精神内涵的统一,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即这样。对苦难的直面、理想的向往、精神的追求、心灵的奔逃等,糅合一起。
再读《钢铁》这部英雄史诗,再次被触动,仍会激情澎湃,不是因为小说语言有多高明,艺术有多上乘,而是因为心灵被强烈震撼到了。什么才是经典作品?能深入人心的东西,大抵都不会差吧。
-END-
▍来源:网络。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