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神十八成功返回,3名航天员出舱后脸部浮肿、被抬着走

夜下话文书 2024-12-30 10:38:19

神舟十八号安全返回。

随着三位航天员的脸出现在直播镜头,大家惊讶的发现,他们的脸明显肿胀!

随后,几个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担架将他们抬了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太空中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面部浮肿的航天员,东风着陆场上空寂静无声。

突然,一道橘红色的光芒划破夜空,神舟十八号返回舱拖着长长的尾焰,犹如一颗流星般划过漆黑的夜幕。

此时此刻,全国各地无数人正守在直播屏幕前,观看着这一幕。

随着一声沉闷的着陆声,返回舱稳稳地降落在预定区域。

搜救直升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地面人员迅速展开行动。

当舱门缓缓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期待着英雄们的身影。

航天员叶光富的面容出现在镜头中,这个时候,直播间的弹幕沸腾了。

“天哪,他们的脸怎么了?”“看起来好像浮肿!”

确实,与出发前的英俊潇洒相比,此刻的叶光富面部明显肿胀,轮廓变得圆润,就像一个馒头。

紧接着出舱的李聪和李广苏也是同样的状况。

这一幕让许多观众想起了去年神舟十四号的刘洋,和神舟十三号的王亚平。

她们当时也是同样面部浮肿,在空间站录制节目时,王亚平甚至因为面部肿胀,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三位航天员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走出舱门,而是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担架抬了出来。

“为什么几位航天员是被抬着走的?”有人在评论区发问,“记得杨利伟当年下来时还能自己走路呢!”

这个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

老航天迷们纷纷回忆起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意气风发地从返回舱走出,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的画面。

而此刻,医护人员正迅速为三位刚回来的航天员披上保暖毯,将他们送入医监医保救护车。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显然经过了无数次演练。

救护车上的医疗设备闪烁着蓝光,随时监测着航天员的生命体征。

这戏剧性的对比,不禁让人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航天员返回后的状态反而看起来更加“虚弱”了?

180天的太空生活

要想知道航天员返回时为何虚弱,还得回溯一下他们在太空中度过的那180个日日夜夜。

这段看似平静的太空生活,实际上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

在中国空间站内,航天员们的生活严格遵循着“北京时间”。

每天清晨7点,悦耳的音乐取代了地球上的闹钟,唤醒这些“太空居民”。

早餐后,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

从生命支持系统的维护,到各类科学实验的操作,每一项任务都不容马虎。

在太空中吃饭是一件有趣却富有挑战的事情。

失重环境下,食物必须经过特殊处理,以防止飘散。

一包看似普通的红烧牛肉,其实凝聚了航天工程师们的智慧结晶。

为了确保营养均衡,每顿饭都经过精确计算,荤素搭配、营养互补。

但是,太空生活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食物,而是微重力环境对人体的持续影响。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人体内的液体开始“任性”地重新分布。

就像是装满水的气球从竖直状态改成水平放置。

脱离了重力的束缚,体液会大量涌向上半身,尤其是头部区域。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航天员们会出现面部浮肿的现象。

此外,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下,会导致航天员们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

“如果不进行专门的锻炼,一个月就可能损失1.5%的骨量。”空间站医学专家张教授解释道。

为了对抗这种影响,航天员们必须每天进行2-3小时的专项训练。

空间站内专门配备了“太空版”跑步机、自行车和阻力带。

不过,在微重力环境下锻炼并非易事。

跑步时航天员们必须用弹力带将自己固定在跑步机上,否则一用力就会飘起来。

更具挑战性的是,他们不能在同一区域锻炼太久,因为失重环境下,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在周围形成气泡,如果不及时散去,可能导致头晕目眩。

科学家发现,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的航天员,他们的大脑还会出现轻微“膨胀”现象。

这种变化可能影响认知功能,虽然目前尚未发现严重后果,但这为未来的深空探索敲响了警钟。

除了生理挑战,航天员们还要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封闭的空间站、与家人分离的思念,以及枯燥重复的日常工作,常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为此,空间站特别设计了视频通话系统,让航天员能定期与家人联系。

休息时间,他们也会观看地球美景,或是进行简单的娱乐活动来调节心情。

当180天的太空生活结束,返回地球的过程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飞船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时,航天员要承受很大的载荷压力。

不同的飞船设计、返回轨道等因素会导致过载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大约在4G左右,极端情况下会到达5G,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倍。

虽然在地面训练时他们能承受8G的压力,但经过半年的太空生活,身体素质会发生显著变化。

重力环境的突然改变,会导致头晕、恶心、平衡感失调等一系列不适。

专业的担架设计可以将颠簸降到最低,保温睡袋则能维持体温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需要被担架抬出,而不是自行走出返回舱。

而杨利伟当时的太空飞行时间相对较短,身体受到太空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他能够自己走出返回舱。

航空医学的发展

为了迎接未来更长期的太空任务,我们做了全面的准备。

在北京航天医学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一群科学家正夜以继日地研究着从空间站传回的数据。

他们的目标是揭示长期太空生活对人体的全面影响,特别是微重力环境下的生理变化机制。

这些研究不仅关乎当前航天员的健康,更是为未来可能的火星探索任务铺平道路。

与此同时,在航天员训练中心,一支多学科团队正在优化太空运动方案。

他们采用最新的生物力学模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出更加高效的锻炼程序。

这些新方案不仅能更好地预防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还能提高航天员的心肺功能。

营养学专家们则在开发新一代的太空食品。

这些食品不仅要满足口感和保存需求,更要针对性地补充微重力环境下容易流失的营养元素。

例如,他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食品配方来减缓钙质流失,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蛋白质组合来维持肌肉质量。

同时,心理学家们正在开发一套综合性的心理支持系统,包括虚拟现实家庭互动、个性化冥想程序,以及智能情绪监测设备。

这些措施旨在帮助航天员更好地应对长期太空任务带来的心理压力。

仅有研究还远远不够,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地面支持体系也正在不断完善。

一支由航天医生、营养师、心理学家和运动科学家组成的精英团队24小时待命。

从轻微的身体不适到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每一种情况都有相应的处置流程。

这些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定期演练和实际经验不断更新和完善。

除此之外,中国航天医学界并非孤军奋战,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也在积极研究航天医学。

并且通过参与国际空间站的联合研究项目,中国正在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航天医学水平。

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为此,中国航天局正在大力推动公众教育和科普工作。

通过精心策划的媒体报道,航天知识正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普通民众。

这不仅提高了公众对航天事业的认知,也激发了越来越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航天员们也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通过太空授课等科普活动,他们将太空知识带入千家万户。

每一次公开活动,航天员们都会分享他们的太空经历,传播航天精神,激励更多人关注和支持航天事业。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从最初的短期太空飞行,到如今的长期空间站驻留,中国航天员正在不断突破人类在太空中生存的极限。

而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决心,更是人类探索未知的不懈追求。

结语

航天员在太空所面临的,是身体与心理的双重严峻挑战。在微重力环境下,他们出现了面部浮肿、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等状况,每一项都不断冲击着他们身体的极限,而当返回地球时,巨大的压力又会使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

幸好,我们有无比强大的保障力量。科研人员事无巨细地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和准备工作,精心设计的运动方案、特制的太空食品、贴心的心理支持措施,还有完备的地面应急方案,每一处都彰显着对航天员满满的关怀。

【参考文献】

中国日报网-2024-11-04——《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大河网-2023-10-31——《神十六返回,航天员出舱后为何脸部浮肿,需要被抬着走?》

0 阅读:21

夜下话文书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