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古代的隐士都是仙风道骨、衣冠楚楚?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唐朝德宗年间的画家陆曜,用一幅《六逸图》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古代隐士的想象。这幅画中,6位大名鼎鼎的隐士竟然个个“光膀子”,姿态各异,潇洒不羁,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六逸何曾正眼看,
坦腹逍遥懒系冠。
吹箫翘腿笑世酸,
半因天热半心宽。

从右到左,画中的6位大侠分别是:马融、阮孚、边韶、陶潜、韩康、毕卓。他们的姿态可谓是“千奇百怪”:

**马融**坦卧在地,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仿佛世间纷扰与他无关。
**阮孚**则一边蜡屐,一边金貂换酒,摆出一副“不羁”的姿态,仿佛在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边韶**腹笥五经,躺在地上,两腿交叉垫在板凳上,悠闲得像是刚刚喝完一壶好酒。
**陶潜**葛巾漉酒,坐在地上,认真地清洗着头巾,仿佛在为自己的“不羁”形象做最后的修饰。

**韩康**卖药,坐在地上,头朝天仰着,仿佛在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
**毕卓**则盗酒酣醉,趴在地上打滚,完全不顾形象,仿佛在享受这片刻的自由。

**亮点来了!** 这6位隐士的共同特点就是——衣衫不整,几乎是光着膀子!这种“不拘小节”的形象,不仅让人忍俊不禁,更让人感叹:原来古代的隐士们,也有如此“放飞自我”的一面!

其实,陆曜的这幅《六逸图》并不是为了搞笑,而是为了彰显这些隐士的潇洒不羁、真名士风范。

在古代,隐士们往往追求心灵的自由,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法,甚至通过“不修边幅”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反叛。这幅画正是通过这种“不羁”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内心的洒脱与超然。

历史小知识:
**马融**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博学多才,但他性格放达,不拘小节,甚至被后人称为“狂生”。

**阮孚**则是魏晋时期的隐士,以放荡不羁著称,常常饮酒作乐,不问世事。

**边韶**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才思敏捷著称,但他也常常表现出对世俗的不屑。

**陶潜**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饮酒赋诗著称。

**韩康**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以卖药为生,不问世事。

**毕卓**是东晋时期的隐士,以盗酒酣醉著称,常常不顾形象,享受自由。

陆曜的《六逸图》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对古代隐士精神的诠释。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名士,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洒脱与自由。看完这幅画,你是不是也对古代的隐士们有了新的认识呢?

图丨 陆曜 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