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看似高大上的上海车展,咋就因为一场“土味”表演,搞得乌烟瘴气,评论区都炸锅了?
这到底是咋回事?
话说2025年4月23号,上海车展那叫一个热闹,各路车企都想整点新花样吸引眼球。
结果呢,一汽奔腾(咱们就暂且这么说啊,毕竟评论区都这么猜),也不知道咋想的,请来了“青海摇”祖师爷张诗瑶和他的团队。
这“青海摇”一跳,好家伙,围观的人是不少,可争议也跟着来了。
要说这“青海摇”,那还得从2023年初说起。
当时张诗瑶在抖音上随便发了几个跳“青海摇”的视频,谁知道一下子就火了!
那魔性的舞步,配上带劲的音乐,确实让人忍不住想跟着摇两下。
可火的质疑声也没断过。
“这玩意儿也叫艺术?”“这不就是低俗审丑吗?”各种声音都有,说白了,就是有人觉得这玩意儿接地气,够味儿;有人觉得拉低了档次,上不了台面。
你品,你细品,这事儿是不是有点意思?
网络上火得一塌糊涂的东西,到了线下,还真不一定吃香。
就说2024年5月,张诗瑶团队在甘肃某县城搞了个商业演出,结果现场观众反应那叫一个平淡。
没啥互动,形式也单一,跟在手机上看完全是两码事。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了:这“青海摇”到底是谁在看啊?
它的受众群体到底在哪儿?
这问题还没整明白,上海车展又整这么一出,那可真是火上浇油了。
网友们直接开喷:“拉低车展档次!”“像丧葬一条龙!”“哪个辣鸡品牌这么掉价?”反正都是些不好听的话。
也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创新,敢于尝试。
但不得不说,负面评价还是占了大多数。
这就不得不让人反思了,车企的营销策略,到底该怎么玩?
请“青海摇”来跳舞,是一步险棋,还是一步臭棋?
有些汽车行业人士就说了,车企应该选择更符合品牌调性的营销方式。
你奔腾要是想走高端路线,请“青海摇”可能就有点不搭调了。
面对争议,上海车展主办方也出来表了个态,说尊重参展商的营销策略,但必须符合展会规范。
这话说得挺圆滑,但实际上也暗示了“青海摇”可能有点越界了。
“低俗表演”这顶帽子,谁也不想戴。
“土味”文化登上大型活动的例子,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2024年,某省的旅游文化节上,就出现过“广场舞大妈”快闪。
当时也是有人叫好,有人吐槽。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文化碰撞的问题:如何在弘扬地方特色和提升文化品味之间找到平衡点?
要我说,这事儿还真挺难的。
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你觉得高雅的,别人可能觉得装;你觉得接地气的,别人可能觉得low。
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尊重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面对网友的质疑,张诗瑶在2025年4月26号的直播里也回应了。
他说感谢车企的邀请,也理解网友的批评,以后会更加注重表演的质量和内涵。
这话说得还挺诚恳的,希望能说到做到吧。
想要走得更远,光靠“土味”是不够的,还得有点真本事才行。
从“青海摇”的爆红,到上海车展的争议,再到张诗瑶的回应,这事儿其实挺值得我们思考的。
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
在追求流量和关注度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坚守文化底线?
说白了,这不仅仅是“青海摇”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这场闹剧,谁又能说的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