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三月二十九日

玉见沈华文评 2024-03-30 01:42:32

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爱国先驱,前赴后继、不懈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1911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开辟新的救国救民道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东方被压迫民族以巨大鼓舞。同时,中国工人阶级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壮大。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的兴起,已不可避免。

1911年4月27日,广州爆发了“黄花岗起义”,黄兴率领130多人,猛攻两广总督府等清朝机关,整个广州城,枪炮声四起,然而战斗到当天晚上,革命党失败了,大批革命党被捕、被杀。

130多名参加起义的同志,部分在城中战死,部分突围逃散,有30多人被俘,被俘的有林觉民、喻培伦、宋玉琳、陈可钧、李文……等等许多,广东清政府一个都没有饶过,全部枪决了,处决了之后呢,清政府把当天战死的、枪决的革命党烈士遗体,在广州城内曝尸示众,长达三天时间,杀鸡儆猴。

后来,广州有个同盟会会员名叫潘达微,出钱雇人把烈士收殓了,收殓之后清点了一下,一共是72具遗体,安葬在当时广州郊外一个名叫红花岗(后改称黄花岗)的地方。所以,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48年3月29日,原是国统区反动当局定的“青年节“。因为他们对于“五四”二字既惧怕又忌讳,因此便把“青年节”定到3月29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纪念日上去了,1948年的“青年节” ,同时是国民党当局召开伪“国民大会”的日子。

当时,我党领导的华北学联已经成立。北大学生会决定举行纪念大会,纪念黄花岗牺牲的烈士,同反动当局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当天北大民主广场上聚集了两万余人,著名的进步教授许德珩、袁翰青、樊弘等出席这次大会,并作了激动人心,鼓舞青年斗志的讲演。

国民党当局虽把这一天定为“青年节”,但得知两万余名学生要在民主广场集会,惶恐不安,如临大敌,一清早就断绝了北大周围的交通,出动了两千余名军警,对集会的学生开空枪恫吓,面对反动派的破坏搞乱,学生们毫不退却,英勇斗争,坚持开会,最后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中结束了这场斗争。

事过几天,北平当局的负责人发表谈话,对几位进步教授进行恫吓威胁,要他们“ 小心脑袋” ,不要再参与这些“带有政治色彩”的活动,北大、清华、燕京、师大四大学九十余名教授对此非常气愤,联名抗议。他们的抗议书发表在《观察周刊》上。

0 阅读:0

玉见沈华文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